2020年10月底,在華為方面發佈Mate40系列機型時,帶來了一款限量的最高端定位版本——Mate40 RS保時捷設計典藏版。
與“普通”的Mate40 RS保時捷設計版相比,“典藏版”的差異主要體現在兩處,一是它僅有12GB+512GB這一種存儲組合方案,並未提供小容量版本;其二則是在後攝區域多了一個傳感器配置,可用於非接觸式溫度測量的紅外測溫傳感器。
當然,結合當時的市場背景,我們不難理解華為要給旗下定位最高的機型增加一顆“測溫傳感器”的用意。畢竟也就是在2020年至2022年間,各種能測體溫的手機、耳機、智能手錶,甚至智能手環都如同雨後春筍般出現在市場上,也確實引發了消費者的追捧。
但當時間來到2023年,當有爆料信息顯示,谷歌有意在尚未發佈的Pixel 8 Pro上搭載紅外測溫傳感器,並將其作為“重點功能”進行宣傳時,很快也引發了我們的一些思考。
正如前文中所提及的那樣,“紅外測溫”主要流行於2021年到2022年的消費電子產品中。華為Mate40 RS保時捷設計典藏版在2020年底發佈時,顯然可以說是開了行業之先河。
可當時間到了2022年下半年後,“測溫”的熱度在消費電子市場其實已經消退。其中一個很明顯的證據,就是一些此前帶有測溫功能的智能穿戴產品後續型號,反而取消了相關傳感器。
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什麼谷歌方面卻反而要在2023年、或者準確說是2023年下半年,推出一款主打測溫功能的旗艦手機呢?
是因為測溫功能“不好做”,所以需要更精細地去設計傳感器和相關算法嗎?歷數過去的谷歌智能手機產品線,的確有過這種為了追求“技術完成度”,而刻意不急於嚐鮮“新方案”的例子。比如谷歌旗下機型的影像功能就是直到最近這兩代,才終於用上了高像素大底,而且憑藉著更為成熟的算法取得了不錯的成像表現。
紅外測溫確實可以用算法來做的更精確,但這個難度並不高、對算力的需求也很低
但大家要知道,紅外測溫可不是什麼“高新技術”,它本質上其實只是一個成本很低、技術早已被吃透的東西。壓根也不需要什麼先進的算法來確保準確度,所以說谷歌手機“出得晚”是為了讓測溫體驗更靠譜,在技術上顯然是站不住腳的。
如此一來,似乎唯一合理的解釋,就只有谷歌在看到其他廠商前兩年靠著這個功能“火”了一把後,也想跟風。但由於本身在產品規劃上的“慢動作”,導致其在新機上實裝的這個功能早已過氣。
谷歌手機硬件上的“翻車”已經不是第一次
這並不奇怪,譬如谷歌剛剛推出首款摺疊屏機型Pixel Fold,就因為轉軸設計不太靠譜,剛上市就鬧出了“機身居然不能完全攤平”的笑話。這其實也從一個側面表明,即便是大名鼎鼎的谷歌,在硬件設計的水準以及對於手機行業相關技術的掌控上,與真正的一線大廠相比仍存在著不小的客觀差距。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就是谷歌會不會已經“先知先覺”,知道了2023年秋季或之後,用戶又會對於無接觸的體溫測量功能重新產生強烈的需求呢?
雖然今年新機很卷 但去年老機其實更香 驍龍8+也只需2000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