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寸土寸金的市中心,“停車難”、“行車亂”始終是困擾老舊小區居民的煩心事。
這兩天,橙友“人生如茶”在橙柿互動橙友圈“吐槽求助”論壇發了一則表揚貼:“大學路最近開始重劃停車位,車位多了,秩序也好了不少,點贊!”
說起大學路,相信杭州人都不陌生,它的擁堵、違停現象由來已久,成了附近居民的心結。
究其原因,一方面,大學路連接了慶春路和解放路,亦是周邊小區車輛進出的主要通道,承擔著很大的通行壓力;另一方面,大學路地處“老大葵”(老浙大社區、大學路社區、葵巷社區)生活區內,小區多、商鋪多、單位也多,隨著私家車、臨停車數量與日俱增,停車泊位存在很大的缺口,大學路上違停的車輛越來越多。
兩個因素一疊加,矛盾凸顯,造成了大學路6年來解不開亂象:路上車輛停成兩排、三排,道路擁堵、機非混行,存在安全隱患。除此之外,亂停車還可能堵住消防車、救護車的生命通道,居民們憂心忡忡。
有居民向記者形容稱,在大學路開車、停車稱得上“地獄難度”:“車子開不過、又退不回,天天‘打結’,還容易誘發糾紛和事故。車位更是難找,很多居民寧願車停著不開,也不願意一遍一遍兜圈找位。”
楚風物業負責人金濤告訴橙柿直通車記者,在入駐“老大葵”生活區之後,物業公司花時間數了一遍車位:“整個片區角角落落的車位加起來約有1200個,而小區包月車就有1900多輛,親情車(限時免費停放)1700多輛,途經車輛更是逼近3000輛。”
如此懸殊的車位配比之下,光靠物業進行勸阻和管理,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停車位重新規劃和整合迫在眉睫。屬地小營街道牽頭組織召開了交通改善意見徵詢會,邀請派出所、消防大隊、消安辦、物業、老大葵社區、物業及居民代表參加,會上大家圍繞如何緩解交通擁堵、解決交通秩序問題展開了討論。
在聽取各方意見之後,結合路段環境和交通特點,老浙大橫路和翰林街在去年年底開始了試點,將原本縱向的停車位改成橫向。經過重新施劃與調整,在不影響道路正常通行與車輛交匯的情況下,老浙大橫路增加了52個車位,翰林街增加了65個車位。有位可停,違停車也隨之減少。
改造後的老浙大橫路與翰林街 記者 朱振輝 攝
試點初見成效,居民關於大學路進行調整的呼聲逐漸高漲。今年年初,大學路也開始了分段改造,並於3月7日全部調整完成。“改造完之後(大學路)車位多了83個,通行空間還剩6米有餘,車輛的正常通行不會受到影響。”金濤說。
記者在現場看到,改成橫向停車位之後,臨近晚高峰,大學路上依舊有不少餘位。物業公司還在路邊設置了警示柱和標語,並安排保安隊員定點值守加強引導,避免出現違停堵路的情況。
改造後的大學路 記者 朱振輝 攝
算下來,這次車位“豎改橫”給“老大葵”生活區增加了200個停車位,道路違停和停車難的問題得到了有效緩解。下一步,“老大葵”生活區將逐步完善常態化的管理機制,落實常態化的路面巡查、提醒制度,確保違停現象不反彈。
“停車難”、“行車亂”是困擾老舊小區居民的老問題,歡迎來橙柿互動橙友圈“吐槽求助”、“我的建議”兩大論壇參與討論。好的意見建議,橙柿直通車會交由相關部門評估參考。
橙柿互動·都市快報記者 朱振輝
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