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消費者保護法公佈之後,保護消費者權益的呼聲也越來越高,打擊假冒偽劣商品、加大商品質量監察力度是政府部門非常重視的一件事情。這些以次充好的商品,輕則讓百姓受騙上當、損失錢財,重則危害國家利益、甚至造成人員傷亡,因此對這些“奸商”的處罰力度也越來越大。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浙江省長親自體驗了一把買假貨的經歷,結果被朱總理笑說是“報應”,這其中發生了怎樣的事情呢?
八十年代的浙江在改革開放的政策下,經濟飛速增長,但在這種增長的大好環境下,卻有著非常嚴重的負增長,那就是產品質量問題,其中以溫州皮鞋最為出名。這裡產出的皮鞋漂亮又便宜,常常成為引領時尚的“先驅”,只是這質量慘不忍睹,早上穿著鞋出門,晚上回家就開了底,因此被命名為“晨昏鞋”,其質量堪憂而成為了“大患”。
溫州很快以出產假皮鞋“出名”,全國到了人人談“溫”色變的程度,甚至一些商家打出了“本店無溫州鞋”的牌子,可想而知溫州假皮鞋真的是“名聲遠揚”。有一對新婚夫婦,在婚禮上,因為新郎買了一雙假皮鞋出了洋相,最後這對新婚夫婦把這雙假皮鞋寄給了溫州市長,言外之意再明顯不過,這是對溫州皮鞋的無聲譴責。
回想溫州本是匠人之地,在古代這裡就以出產皮革而聞名於全國,在明朝時期,溫州皮革被選入貢品成為皇家貴族的御用之物,經過千百年的傳承,溫州匠人的制皮工業一代代傳了下來,本應該在現代社會大放異彩之時,卻被一些不法商人把牟取暴利當作發家致富的手段。他們以次充好、以假亂真,到了後來連“裝”都不屑於“裝”了,公開銷售假貨。
隨著網絡逐漸發達起來,溫州假鞋成為了當時熱議的焦點,浙江省長柴松嶽得知此事後,特意到基層調研實際情況。浙江經濟發展迅速,在當時是經濟非常發達的省份,這是浙江人的驕傲,溫州皮革工業是帶動經濟發展的一部分,如今出現了溫州假皮革而成為過街老鼠,難免會成為浙江的汙點,為了擦去這個汙點,他特意到蒼南縣瞭解實情。
當時柴松嶽帶的一條皮帶已經陳舊,陪同的領導就建議他在當地買一條新皮帶,並且推薦他這裡是皮革生產基地,生產製作出來的皮帶物美價廉,柴松嶽聽後正想了解一下市場行情,就與他們一同來到市場。市場裡熱鬧非凡,同樣這裡也是真假摻半,柴松嶽挑選了半天最後相中了一款皮帶,最後以非常便宜的價格成交。
柴松嶽還特意問了商家這款皮帶的質量如何,商家笑容滿面地告訴他貨真價實,看著商家臉上一副童叟無欺的模樣,柴松嶽雖然懷疑這條皮帶的價格可能連成本都不夠,但仍然買下了這條皮帶。這條皮帶可以說是物美價廉,柴松嶽還想著,真要是能夠質量過關的話,未嘗不是一件好事,說明經濟繁榮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出現大量優惠價格。
回到辦公室後,領導班子成員開會時,空調氣溫調得較低,柴松嶽受冷打了個噴嚏,結果這個噴嚏下來之後,讓他神情一頓,接下來他就走向了洗手間,在洗手間裡一看,新買的皮帶因為打了個噴嚏被震斷了,細看之下,這哪裡是皮帶,分明是紙和布的合成品,純純的假冒偽劣商品。柴松嶽又氣又惱,會議還在進行,他只能解下一條晾衣繩當作臨時皮帶回去繼續開會。
經過此事,柴松嶽認識到了溫州皮革假冒偽劣問題的嚴重性,已經達到了非常普及的程度,難怪被人人喊打。之後他在省裡召開緊急會議,為了引起各層領導的重視,他說出了打個噴嚏皮帶就斷了的事情,這件事情後來被傳到了朱總理的耳朵裡,朱總理聽後哈哈大笑,看到柴松嶽後說“你這是報應啊!”
柴松嶽這次發起了全省打假活動,有五千多雙假皮革公開銷燬,同時加大了監察力度,設立了相關的質量立市實施辦法,給溫州樹立起一個新的經濟發展戰略目標,那就是向國際靠攏,實施質量系統工程,打造出一個全新的溫州經濟質量監督體系。如今溫州皮革商品已經面貌一新,出現了特有的“溫州模式”市場環境,溫州已經重振品牌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