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幹部曾在陝西、山東擔任主政官,親手為這兩省規劃了未來數十年的發展道路,助力秦地和魯地實現經濟崛起,走向繁榮和興盛。後來,他又被調到中央工作,主理全國人大日常事務,官至副國級,他就是李建國。
李建國是個學霸,青年時曾在山東一所知名高校讀書,畢業後正趕上動盪,國家處於混亂之中,沒辦法按照原定計劃給大學生分配工作,他只能被迫滯留學校待業。直至1970年,學校才通過革委會介紹將他安排到天津某公社插隊當知青。這段歲月是漫長而艱苦的,李建國白天要跟著農民們一起下地勞作幹農活,晚上還得學習上級傳達的各項指示和精神,很少有時間留給自己。
不過他並未因此自怨自艾,他總是保持著高昂的熱情,全身心的投入到生產建設中,為國家發展貢獻著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1972年,他因為表現出色,被推薦到縣政府做宣傳工作。他大學學的就是文科專業,文字功底十分深厚,寫作更是信手拈來,各種類型的文章都能駕馭,因而很得上級領導的器重和青睞,不久之後便被提拔為幹事。
動盪結束後,他作為青年幹部骨幹受到重點培養,先是在黨校學習了半年時間,後又直接履新市委辦公廳高幹,職級為正廳。1989年,他再度獲得提拔,擔任市委秘書長。這個職位可謂是市委上下溝通的紐帶,上級的各項指示要通過其準確落實到各部門,下級的意見也要通過其彙總到市委高層。秘書長看似是“幹雜活”的,實際最是鍛鍊人,能夠讓一個幹部快速積累行政經驗,提高個人能力。
果然,僅僅1年之後,李建國便成長為一位足以獨擋一面的成熟幹部,黨中央隨即安排他出任市委副書記,希望他能協助書記搞好行政工作,為天津的發展增光添彩。1997年,51歲的他被調到陝西擔任一把手,任期內,他主要乾了兩件大事,其一是加大對陝北的開發力度,將能源產業打造成陝北的支柱產業,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其二是整頓官場亂象,維護革命隊伍的純潔性。
李建國曾在省委工作會議上明確指出,有些幹部權利慾薰心,看到有好位子就擠破了頭去搶,也不管自己能不能幹好工作,全然沒有一丁點責任心。除此之外,他還不點名的批評了某些幹部,私底下搞小團體,排擠其他同志,將政府內部的氣氛搞得一團糟,簡直愧為黨員!
最後,他呼籲大家要時刻牢記使命,秉持為人民服務的理念,凡事以公為先,將個人的私心放到最後,切莫捨本逐末,否則將來必然遭到反噬。李建國也很注重對老同志的關懷,每逢節假日,他都會帶著省委的幹部們去幹休所看望退下來的革命前輩,和對方聊聊天,給予對方力所能及的溫暖和陪伴。
2007年,黨中央又欽點他到山東當省委書記,山東是華北的重鎮,亦是扼守渤海灣的要衝,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黨中央對該地很是重視,自改革開放初期起,便出臺了大量政策扶持山東。李建國上任之後,一方面承接前任定下的發展戰略,繼續堅定不移走對外路線,大力建設濟南和青島兩個經濟核心,繼而通過輻射帶動周圍地區發展。另一方面則加大對農牧業和第三產業的資源傾斜,開闢新的發展途徑,做到多管齊下,共同繁榮。
次年,62歲的他被調到中央出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職級為副國,2012年增選為政治局委員,成為國家核心圈的一份子,2013年,他又兼任總工會主席。2017年,他因為身體原因無法再繼續在一線履職,遂主動申請離休。晚年的他還經常下鄉搞調研、做視察,始終與人民群眾站在一起,這份不忘初心的精神值得讚揚!現如今,他已經77歲了,精神頭依舊很足,一言一行都迸發著活力,在此,我們也祝願這位老同志身體健康、生活美滿!
李建國是一位傑出的共產黨人,他自始至終秉持著為公為民的理念,不論身處何職位,都將心思放在工作上,從來沒有想過為自己謀利。在他的帶領下,陝西、山東很快突破了發展困境,邁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當地老百姓也吃到了更多的紅利,生活愈發富裕、美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