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期主持人 | 徐魯青
“我做得非常堅決,微信不回,問候不發,祝福更是從沒有。有時候親戚提出想來我家小住,或者打電話找我幫忙,我都會直接拒絕。”
在近期《三聯生活週刊》一篇題為 《33歲,我帶著父母一起“斷親”》 的熱文中,居住在大城市、從事文藝工作的作者關於“斷親”的自述引發了許多人的共鳴轉發。“斷親”的概念出自南京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胡小武的論文《青年“斷親”:何以發生?何去何從》,它被定義為人們幾乎不同二代以內的親戚互動和交往的一種現象。這篇論文提到,如今年輕人與親戚的聯繫越來越少,大多數30歲以下的年輕人“偶爾與親戚有聯繫”,而18歲以下的調查者則大多“基本不怎麼與親戚聯繫”。
這份研究結果並不讓我感到驚訝。不管是身邊的同齡人還是自己,也早就和父母以外大多數親戚幾乎沒有了交往,連微信好友都很少加,只有在過年回家時草草說幾句話,面對著來自生活經驗差異巨大、邊界感較弱的長輩說教,每年幾乎要靠倒數逃脫時間來捱過這些場面。對我來說,血緣遠近幾乎和關係親疏無關。當親屬關係不再是重要的社會支持網絡的時候,我也會有意識去建構以趣緣和位置為基礎的支持系統,我知道在未來大多時候,陪伴我的更可能是朋友、同事,甚至同一層樓的鄰居們。
當血緣無關親近
“斷親”是進步還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