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抑鬱症孩子的背後,往往都站著一位“聖母”

每一個抑鬱症孩子的背後,往往都站著一位“聖母”

孩子還小的時候,我們需要多給一些空間,他才能更快進步,當他長大,我們就更要轉變,讓他獨立。按耐住我們自己的心,教育就成功了一半。


——派媽

來源|石蟲語(shichongyu2017)

每次做直播,我講起“全能性自戀”心理的症狀,總會有抑鬱症孩子的家長說,對對對,我們家孩子就是這樣:

自卑又自戀,覺得自己是神,要求一切要圍著自己轉,追求完美。


抗挫力差,只要世界不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運行,就會憤怒煩躁。


憤怒之後倍感無助,對人際關係迴避,不願去學校。沉迷遊戲,作息顛倒。

我做了十幾年諮詢,發現有90%以上的心理疾病患者(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雙相情感障礙等),尤其是青少年患者,大都有著嚴重的“全能型自戀心理”。

在心理學上,有全能性自戀心理的人,被稱為“巨嬰”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巨嬰”吧,看看巨嬰是如何養成的?建議花5分鐘看完下面的文字,也許會幫你解開很多困惑。

01
巨嬰背後都有一位聖母
先解釋一下,“巨嬰”這個詞的由來。
著名心理學者武志紅,寫過一本書叫《巨嬰國》,裡面講到中國相當數量的人是巨嬰。
這本書裡,關於原生家庭的表達有些過分渲染,後來被下架了。今天不討論別的,只說說關於巨嬰和聖母的關係。
心理滯留在嬰孩水平的成年人,被定義為巨嬰。具體標籤有:依賴、自私、自戀、抗挫力極低、獨立性差等。
大家看看這些標籤,是不是和近年流行起來的名詞“媽寶男”非常像?是的,“媽寶男”就是巨嬰的一種。
巨嬰有個共同的特點:每個巨嬰的背後,都站著一位無所不能的聖母。
在這裡,聖母只是泛指,不單指媽媽,指的是父母或養育者。
毫無疑問,每個父母都愛孩子。但正是這份“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讓孩子從小到大,一次又一次,被媽媽用“母愛”的刀,雕刻成了脆弱、依賴、沒擔當、沒主見的模樣。
2019年,曾有一部熱播的電視劇《都挺好》。
劇中的蘇母,就是比較典型的聖母。不僅兩個兒子是她的作品,甚至包括丈夫蘇大強。
蘇母的去世,讓蘇家失去了秩序,變得一團糟。幾個巨嬰失去了聖母的照顧和管理,在慌亂中被動成長。
蘇母在小兒子蘇明成身上傾注的心血最多,所以他“巨嬰”的最厲害。相反,不受待見的女兒蘇明玉,因遠離聖母,獨立成長,反而成了家裡最有出息的孩子。 
看到這裡,您可能覺得,聖母就是“慈母多敗兒”中的慈母,因為溺愛,把孩子毀了。
其實您只理解對了一半。聖母中,溺愛型只佔一小部分。還有一個更普遍的類型——控制型聖母。
許多父母都懂得溺愛孩子的危害。她們在生活裡時常提醒自己不能溺愛孩子,但最終,卻走到了相反的方向。
這些聖母對孩子並不是百依百順,恰恰相反,而是要孩子對她們百依百順。
02
控制型聖母
我們來看看控制型聖母是如何誕生的?
孩子出生後,很多媽媽找到了新的"重心”。她們與丈夫疏遠,對事業分心,放棄自己的生活,把喜怒哀樂跟孩子徹底捆綁在了一起。可以說,孩子的未來,就是她們的未來。
此時,媽媽所有價值感的來源,不再來自於夫妻關係,不再來自於社會關係,更不是來自於自己,而是隻來自於孩子。
“孩子好,我就好,孩子壞,我就壞,我從此只為了孩子活著”。
德國心理學家海靈格有個理論,在家庭關係中,每種關係的重要性是有順序的。簡單說,夫妻關係,應該排在親子關係之前。
如果媽媽只關注孩子,與爸爸疏遠,往往會導致家庭關係的失衡,問題叢生。
有人可能要說:過多關注親子關係,不好嗎?難道孩子不是得到更多照顧了嗎?
表面看,孩子好像更幸福了,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不妨來看看這個故事,歡迎大家對號入座:
天,下起了瓢潑大雨。
媽媽發現兒子沒有帶傘,很擔心。她想,兒子大學畢業剛上班,正是壓力大的時候,要是不帶傘,萬一淋雨著涼怎麼辦?也耽誤工作。
媽媽非常的辛苦,特意坐了5站地公交車,把傘送到了孩子的單位。
清冷的大雨中,媽媽把傘遞給兒子的時候,分明看到他一臉的嫌棄。
兒子埋怨說:“你來幹啥啊。”
媽媽生氣的說:“我不來,你不得淋透了?”
看到這裡,我們第一反應會覺得兒子怎麼這麼不懂事,不明白媽媽的苦心。
從媽媽自己的角度,看待這件事,她會覺得自己是個偉大的母親,是個肯為孩子付出的母親。
但站在兒子角度看,卻是另外一回事。
兒子會覺得,我都上班了,還不會照顧自己嗎?還需要自己的媽媽淋著雨來送傘嗎?別人又會怎麼看?
所以兒子只會從這件事中感受到愧疚感和羞恥感,覺得自己原來連最基本的生存能力也沒有。很多時候,成年人跟父母的衝突就是這樣產生的。
孩子的這種感受,媽媽是看不見的,或者是視而不見的。她更會被自己的行為所感動。
聖母從來不會問兒子是不是需要這樣,她只會覺得自己應該要這樣。這樣做自己才會覺得心安,才會舒服。
為什麼非要這樣?
因為她們永遠覺得自己的孩子沒長大,拒絕承認孩子會長大這個事實。
如果有一天,孩子長大了,想自己飛翔,聖母很難接受分離。
聖母和巨嬰之間,不僅僅是嬰兒需要媽媽照顧,媽媽同樣需要照顧孩子。誰也離不開誰。
心理學上,這叫做共生
03
全能自戀的聖母
聖母把精力都投放在孩子身上,希望包辦孩子的一切。這種包辦,從形式上不一定是溺愛,更有時候是控制。
她們認為孩子還小,做的事往往沒有意義。如果孩子自己做了,剛好又不符合她們的價值觀,一般得不到鼓勵,反而會被罵。
兒子放水杯在桌子上,媽媽就可能會說:“你怎麼放在這裡啊,你應該放在那裡”。

女兒寫作業,她又會說:“你離本子太近了,說了多少遍了?”

對兒子帶回家的女朋友不滿意,媽媽會說:“不用不聽我們的,以後有你哭的時候。”
反正孩子做的每一件事,她都必須要插手。她們內心的設定是:如果我不插手,孩子將搞的一團糟。
2019年,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頒給了華裔女導演石之予的《包寶寶》。這個動畫片很鮮活的闡釋了聖母和巨嬰的故事。
動畫片裡,媽媽對小包子愛的無微不至,卻不願意他長大。
包子有了女朋友,媽媽很不高興。最後包子要離開家的時候,媽媽的世界完全崩塌了。
最傳神的畫面是,媽媽一口吞掉了包子,然後痛哭流涕。
看似是孩子很需要她,實際上她更需要孩子。
但很多的媽媽無法自我意識到這一點,總會以“我是為你好”之名來管教孩子。
其實控制孩子的家長,是為了獲得一種被隱藏得很深的自戀體驗。那些控制背後,貌似是焦慮,本質上是家長的自戀心理在作祟。
如果剛好,聖母在外面無法跟別人建立親密的關係,那孩子更成了她的救命稻草。她們往往會更嚴厲地控制自己的孩子。
因為她要從孩子身上找回那種存在感、價值感。
控制的結果,是孩子很難長成他自己,會變成沒有意志的木偶,或者變成奮起抵抗的斯巴達。
被控制長大的孩子,拼命想掙脫,總想在父母面前證明自己已經長大,獲得認可。
可父母的感覺卻是:孩子叛逆心強,總是對著幹。繼而得出一個結論:這孩子太任性了,總是長不大啊。
究竟是孩子長不大,還是你不願看見孩子長大?
抑或,不按你的方式長大,就不算長大。
04
缺席隱身的父親
聖母和巨嬰之間是沒有邊界感的。孩子的事,就是媽媽的事。
因此,家庭需要爸爸挺身而出,介入到媽媽和孩子中間,把兩人分開一些。這就是為什麼說,爸爸在孩子的勇敢、獨立方面會起至關重要的作用。
所以,巨嬰的背後,不僅站著一位聖母,還站著一位缺席失聲的父親。當然,這裡說的父親,也是泛指撫養者。
在電視劇《都挺好》裡,懦弱的蘇大強在孩子的教育中完全隱形,無法起分離作用。這樣的原生家庭,造成兩個與蘇母“共生”的兒子——明成、明哲,獨立性差、承擔力不足。
而女兒明玉不需要父親去分開,因為蘇母本來就離她很遠,邊界清楚。所以明玉要比兩個哥哥,更有主見,有擔當的多。
當然,聖母控制巨嬰,巨嬰也在剝削著聖母。
看看社會上,有那麼多啃老族,你就能理解背後的原因了。在父母的強烈控制下長大的孩子,成長的只是身體,而非心智。所以,父母不可避免地受到控制力的反噬。
寫到這裡,我把聖母和巨嬰的關係,做了一個簡單分析。
作為家長,您不妨比對一下自己,看有沒有聖母的特點:
“我不允許孩子離開自己,一旦離開,就會茶飯不思。”

“看到孩子學習落後,我就焦慮,睡不著覺。各種設想,孩子未來落於人後。只能下力氣管教他,吵架發怒也在所不惜。我是為了他好!”

“一個女孩子在外邊飄著打工,算個什麼事?必須讓她回來,趕緊找對象。在我們身邊上班,也能照顧她。以後她會感激我們的!”

“兒子太善良,找對象不會看人。我早看出來了,這個女孩絕對吃定兒子。我不能讓兒子進這個坑!”
文止於此吧,最後勸勉各位家長,為了孩子,更為了自己,不要共生。
因為,世間所有的愛都是為了相聚,唯獨父母的愛是為了別離。
從共生到剝離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
你和他的緣分就是
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
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
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龍應臺 《目送》
*來源:石蟲語(shichongyu2017):一個會說相聲的心理諮詢師,話癆九段。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從業16年,諮詢案例1500+,組建心理諮詢師團隊“蟲蟲特工隊”。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聯繫刪除。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