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課瑣記 | 馮波:戰勝國為什麼也同意限制軍備?

備課瑣記 | 馮波:戰勝國為什麼也同意限制軍備?

前幾日,學生拿著《綱要》(下)第14課來問我:

作為一戰的戰敗國,德國被處罰是可以理解的,為什麼作為戰勝國的美國、英國、日本同意限制海軍軍備呢?

這個問題問得我有些猝不及防,因為從來沒有把它當作問題對待和思考過,我只好說查證和整理後再回答。

擴軍?裁軍!

儘管有如日德蘭海戰這樣的經典戰役,海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並未起到太大的作用,《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史》的作者李德·哈特乾脆就認為這場海戰“簡直微不足道”,“只要英國海軍繼續堅持其消極優勢政策,日德蘭之類的海戰,只能確保一些毋須作戰就已可確保成功的事”。

但是,隨著德國的被嚴厲懲處和威脅的消除,協約國之間的同盟迅速瓦解,轉而走向軍備競賽,海軍軍備即是焦點之一。各國紛紛大量投入:1919年美國總統威爾遜提出海軍擴軍計劃,到1925年建造50艘戰列艦,1920年,國會通過海軍法案,撥款4億3千2百萬美元;日本於1920年通過《八·八艦隊方案》,投入增加到5000萬英鎊;1919年,英國的投入為1億8千8百萬英鎊,並於1921年也提出了海軍擴軍計劃。時任英國首相勞合·喬治對美國總統的話不無警告意味:

英國將花掉最後一個金幣,

使海軍對美國或任何其它國家保持優勢,

在大英帝國裡是沒有哪一位內閣官員會反對的。

時任英國首相大衛·勞合·喬治

但計劃趕不上變化。

威爾遜“50艘戰列艦”的口號並沒有打動國會,第二年民主黨在總統選舉中的失敗更讓這個計劃石沉大海。

眼看日本和英國大幹快上,美國的焦慮油然而生,為拖住日英,美國主動於1921年11月的華盛頓會議上提出限制海軍軍備競賽。

各國代表簽署華盛頓海軍條約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