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間常說“一夏無病三分虛”,很多朋友時常會感覺疲乏、頭暈、不想吃飯、心慌胸悶,氣色也變得很差,甚至例假都受到影響。
中醫認為,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脾壯則氣血化源充足;脾虛則運化無力,氣血生化乏源,久而致貧血。
脾喜燥惡溼,夏季溼熱容易導致脾胃虛弱,影響氣血生化。
再加上“汗血同源”,夏天流汗多,津液大量流失,也會耗傷氣血。
如此產出少+消耗多,身體的氣血自然越來越少,導致氣血不足甚至血虛。
除了汗多傷氣血,經常熬夜、心思重、用腦多、內耗大,也會在無形中扼殺氣血。

氣血不足的時候,通常會在身體上表現出來。
大家可以對照自測,有兩個及以上問題可以確認為血虛。
看狀態:時感疲憊乏力、精神不足、頭暈目眩,出現健忘、耳鳴現象。
如果確實存在氣血不足,應該怎麼辦呢?
醫生會說,補補吧。開出一堆補品或藥品,結果吃了不少,收效甚微,反而還上火了。
多半是脾胃虛弱,補進去的不消化反倒堵在體內,所以一補就上火。
那怎麼才能正確地“氣血雙補”呢?
血能養氣,氣能生血、行血,氣血互根互生。血液的化生離不開氣作為動力,所以補血的同時也要補氣。
心、肝、脾、腎等臟腑與氣血生化調節關係密切,補血也應適當配伍健脾和胃或滋肝益腎之品。
除此外,還要兼顧人群年齡及四時氣候,才能平衡營養,調和氣血。
哪些食材適合夏天補氣血、調理貧血呢?小編綜合考量後,推薦以下食材和食方,供大家選擇。
五紅湯,為調養氣血的經典溫和補血湯,枸杞、紅棗、紅豆、紅皮花生米、紅糖為傳統配方組成。
它可以用來緩解面色萎黃、面部色斑、黑眼圈、手腳冰涼、月經量少、痛經、疲乏倦怠、頭暈眼花等問題。
但現代人大多並非單純血虛,往往還伴有氣虛、溼氣重等問題。
所以,我們結合與氣血生化相關的臟器之需求,對配方進行了適當調整:
去掉紅糖、紅豆,防止加重痰溼;增加補氣、祛溼的五指毛桃、赤小豆等食材,以便更適合現代人群體質。
桑葚、枸杞,滋陰補血,生津潤燥,適合肝腎虧虛導致的血虛;
紅衣花生,止血、散瘀、消腫,補血還防止“血漏”,無法留固;
紅棗,補中益氣,養血安神。它補血的同時還益氣,脾胃虛弱者可常用;
桂圓,補益心脾,養血安神。用於氣血不足,心悸怔仲,養心血為主;
珍貴黑棗,發酵後的“升級版”紅棗,專入脾胃、補血安神,被稱為棗中“阿膠”;
另外,還添加了天然紅薯調養脾胃,車前子殼粉通暢腸道。
和傳統五紅湯相比,調整後的配方,不滯脾胃,非常溫和。
它能穩紮穩打地通暢周身血脈,全方位地滋肝腎、補脾胃、養氣血。
每天早上來一杯,先用少量涼水攪拌,然後加入熱水衝開即成。
紅豆沙般柔順絲滑的口感,伴隨著食材本真的醇香甘甜,忍不住一飲而盡。味道好才容易堅持,讓身體穩穩地“回血”。
喝上一段時間,整個人的氣色都會明潤起來。
注意:嬰幼兒、孕早期慎用,痰溼十分嚴重時慎用,外感疾病發作期慎用。
《黃帝內經》說女子,“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
之所以這麼說,就是因為一到35+的年齡,我們體內的陰液往往急劇減少,精力、氣血、整個人的狀態都開始走下坡路。
特別是以血為本的女性,經、孕、產、乳等過程,會消耗更多陰血,自然血虛更重。
血虛的人容易狀態不穩,尤其是熬夜、壓力山大、有糟心事無力解決之時,動輒就會煩躁、焦慮不安、無法安睡。

桑椹,是少數能直接補肝、腎陰液的果子。
顏色越深紫,代表它富含的營養物質越多,也就越能滋潤肝腎。它能真正緩解女性身體深層次的“乾枯”,延緩衰老。
桑葚玫紅膏,就是專補陰液的。
桑椹,補血滋陰,生津潤燥,《滇南本草》謂其:“益腎臟而固精,久服黑髮明目”;
覆盆子、藍莓、枸杞子,幫助滋補肝腎、固護腎精、益精明目,讓補進的陰精可以留固住;
酸棗仁,寧心安神、養肝、斂汗,朱丹溪評價到:“血不歸脾而睡臥不寧者,宜用此(酸棗仁)大補心脾,則血歸脾而五臟安和,睡臥自寧”;
茯苓,利水滲溼、健脾寧心,脾胃好了,氣血生成也就足了;
橘皮、重瓣紅玫瑰,行氣血、化痰瘀,使全方補血而不滯氣、淤堵;
最後,加入少量紅糖,補血的同時幫助收膏;滴入天然抗氧化的濃縮檸檬汁,以防變質。
這樣做出來的桑椹玫紅膏,能全方位滋陰潤燥、養血安神,適合血虛、失眠、煩躁的人群服用。
挖1勺,熱水沖泡後溫服,甜味當前,酸味突出,還可以吃到明顯的覆盆子顆粒。
女子例假結束後,可連吃7日,補充陰血。
35+,尤其是更年期女性,就要吃得密集且長。每天都需要來1勺,連續吃3個月以上,休息1周後,繼續吃下個週期。
雙目乾澀、視物模糊、面色萎黃、失眠、煩熱、常熬夜晚睡、便秘、髮絲乾燥、發白、易脫落、精力不足、記憶力減退的人,也適合經常食用。
孕婦、糖尿病患者慎用,3歲以下兒童慎用,外感、腹瀉時慎用。
清代唐容川《血證論》說:“舊血不去,則新血斷然不生,瘀血之去,則新血日生。”所以,補血不能只一味的補,還需注重活血化瘀。
尤其是本身就肝鬱、血瘀的人,需要疏肝、活血搭配,否則很難補得進。

玫瑰芳香濃郁,為疏肝理氣之良品,可以疏通體內瘀滯的地方。
《本草綱目拾遺》細數其功:“和血行血,理氣,治風痺……肝胃氣痛。”
在諸多玫瑰品種裡,山東平陰玫瑰是藥食兩用的道地藥材。
當季特選的平陰重瓣紅玫瑰,精油成分足、效用好。用它做的玫瑰十物丸,是花版的“逍遙丸”,最能化結解鬱、調養氣血。
春末夏初時採摘的玫瑰,富含生髮之氣,有疏肝、解鬱、和血之效;
加入佛手,疏肝理氣的同時還和胃化痰,有效解決痰氣互結;
桃仁、山楂,幫助玫瑰一同活血祛瘀,瘀血得除,新血得生;
茯苓、山藥、紅棗,補肺脾腎、補血、安神,行氣活血不耗氣血;
白芝麻、百合,滋陰潤燥、補脾潤腸,滋潤五臟不積滯。
諸藥共力,互相配合,可對氣、痰、瘀導致的淤堵問題逐個擊破。在疏肝解鬱、化痰破瘀的同時,還兼顧補脾胃和氣血,整體通補相宜,補而不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