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說,“汗為心之液。”若汗出過猛,就會傷心血,包括周身的津液;且“氣隨津脫”,心氣也會隨之受損。
一旦氣血津液供應不上,心神便會像曬蔫的花草一樣,沒有了生機,心神的干擾,表現出來就是心慌、氣短、胸悶、乏力等等。
動能生陽,亦能能善陽——所以運動適度就好,微勞微適微汗即可,切忌過度、大汗淋漓。
否則時間一長,很容易導致氣陰雙虛。
出現失眠、驚醒、盜汗、神疲乏力、肢體睏倦、氣短懶言、面色蒼白、口燥咽乾、舌乾紅少苔等症狀。
除了運動過量,還有一些人也容易氣陰雙虛:
本就氣虛的人,自身元氣不足無力固表,再加上夏天氣血浮散,毛孔張開,導致夏天出汗量特別的多,人也從氣虛變成氣陰兩虛。身體虛弱的老人,有呼吸道疾病的人,以及天生心肺不足的人,需要格外當心。
面臨中高考升學壓力的學生,生活壓力大、工作繁重的人,自我要求比較高很難放鬆的人,以及容易氣滯、氣鬱、血瘀的人。“心主神明”,而這些人長期思慮過度,會導致心的氣陰耗傷過大。
戶外工作者如高壓電線維修人員、地質勘測人員、導遊、交警等,常年在外奔波,尤其是高溫天氣,也很容易大汗淋漓,出現氣陰受損。
女人如水,離不開津液的滋養。到了更年期,越加津虧血少,情緒不穩。就像特別乾燥的木柴,一丁點火星,都能燃燒起來。
大病一場損耗了大量氣血,氣陰雙虧已經嚴重到傷及心肺、脾胃。
要調理氣陰虧虛,可以試一試氣陰雙補的千古名方——生脈飲。
生脈飲出自唐代藥王孫思邈的《千金方》,因其益氣復脈、養陰生津的功效而得名。
原方就3味藥——人參、麥冬、五味子,能快速補回身體損耗的氣陰。
這樣一補、一清、一斂,便能讓脈得氣則充,脈陰得復。
從生脈散化裁為生脈元氣飲,讓整體方子變得更加平和,也更針對現代人脾虛溼重的體質。
為此,我們做了以下的調整:
原方中的人參換成西洋參,並增加補氣祛溼的五指毛桃。
-
人參補氣太猛,相比之下,藥性平和、涼潤的西洋參,既能補氣,還能養陰生津,甚至可以清虛火,更適合陰虛火旺、內熱旺盛的人;
-
五指毛桃能益氣補虛,且藥性溫和,可助西洋參增補氣之效,且不上火不生燥,還能祛溼,避免五味子酸收太過;
-
五味子補五臟之氣,補五臟之氣。酸味生津,可潤澤咽喉乃至五臟,且酸收可以幫助補進去的氣陰留在體內,還能幫助斂汗;
-
麥冬能入心、肺經,最能潤養肺陰,清心除煩、益胃生津。
這樣調配出來的生脈元氣飲,椰香濃郁,酸味生津。
因為沒有為了口感用糖去壓五味子的酸,糖尿病人也可以用。
初聞是淡淡椰香伴,隨著清冽的微甘淺酸。
喝著喝著,西洋參那股醇厚的底蘊才會緩緩滲透出來,似乎每一口都能感覺到它清潤的補益之力。
生脈元氣飲如一汪清泉,喝完後會感覺從上到下都很潤和,不會再燥得上火。
氣虛、陰虛、氣陰雙虛的人都能用,大病初癒、元氣大傷、陽後需要修復、更年期女性等人尤宜。
不妨喝上一段時間,把失去的精氣神兒、心氣兒找回來。
今年是“伏火”之年,燥熱、上火會比較常出現,尤其是高溫炎熱的夏天。
“一夏無病三分虛”,可以常喝以調理體質。
希望這杯元氣小補茶,能幫你補足氣陰,撫慰心肺之傷,平安健康地度過每一個春夏秋冬。
生脈元氣飲雖好,但以下這些人需要慎用:
發熱、感冒等疾病發作期慎用;
痰多、便溏腹瀉、急性腸胃炎慎用;
孕產期、小孩子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