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用牛蒡子一味治頭痛,要具有這4個特點之一(附醫案)

獨用牛蒡子一味治頭痛,要具有這4個特點之一(附醫案)

中醫書友會
第3521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醫人成長

I導讀:閱讀了幾天的溫病主題的文章,小編也給大家出了幾道思考題,也挺燒腦的。今天的文章輕鬆一些。主角牛蒡子,也是溫病用方中的一味出鏡率挺高的藥。本文對牛蒡子的應用,專注於在頭痛方面,特別是單用牛蒡子一味水煎服的療效,值得重視。


點擊文章底部右下角【點贊】【在看】
建立深度閱讀(友誼)關係

牛蒡子治頭痛的一點體會

作者/姜際升

頭痛一證,原因比較複雜,而治療頭痛症的中藥和方劑也很多。現僅就牛蒡子在臨床治療頭痛來談談個人的體會。

牛蒡子為菊科植物牛蒡的種子。性味辛、苦,微寒,有疏散風熱、解毒透疹等作用。多用於風熱感冒,咳嗽,咽喉腫痛,頭痛,麻疹疹出不透等證。


據近代藥理研究:牛蒡子內服有解毒、消炎、排膿等功效。


考歷代醫生治療風熱所致頭部疾患的方劑中,多采用牛蒡子。


如牛蒡子配旋復花,治痰厥頭痛。牛蒡子配石膏,治頭痛連睛。普濟消毒飲(牛蒡子、黃芩、黃連、陳皮、甘草、玄參、連翹、板蘭根、馬勃、薄荷、殭蠶、升麻、柴胡、枯梗),治大頭瘟惡寒發熱,頭面紅腫,目不能開,咽喉不利,舌燥口渴。


僅從以上幾個方劑來看,牛蒡子在治療頭部因熱引起的疼痛,有的方劑中雖然沒有重點突出牛蒡子的作用,但可以說明牛蒡子的清熱止痛作用已被重視。


筆者和一些同志在臨床,經常用牛蒡子為主治療頭痛,收到滿意效果。經過臨床治療觀察,初步掌握了應用牛蒡子治療頭痛的一般規律。


頭痛不論新久,只要具有下列特點之一的,便是牛蒡子的適應範圍。


一、頭痛兼有發脹感覺;


二、頭痛牽引眼珠作痛;


三、頭痛發作時,精神困頓嗜睡;


四、偏頭痛兼有脹感。


凡具有上述特點的頭痛又兼有便秘的,尤為適宜。

在臨床應用牛蒡子治療頭痛,多單獨使用,或根據病情配伍一、二味藥物。

牛蒡子的用量極為重要,一般須用五至七錢始效。用量小時,效果多不明顯。用時需將牛蒡子炒,搗碎,水煎服。


牛蒡子有滑腸通便作用,故對頭痛脾寒便溏患者忌用。


  • 病案一


張某,女,成人。


主訴:頭脹痛多年,疼時嗜睡,且牽引雙眼作痛,記憶力減退,影響工作,經用中藥和西藥、止疼片劑和針劑治療均不見效。就診時,神志正常,脈沉弦。


根據病情分析系肝經鬱熱所致,治宜宣疏肝經鬱熱。


牛蒡子七錢,水煎服。服兩劑後,頭痛明顯減輕,眼亦不痛。服第三劑時因睡眠不好,頭部又感覺疼痛。繼續服藥治療。隨訪效果良好,基本治癒。


  • 病案二


孫某,男,三十六歲。


主訴:兩年前腦震盪後,頭脹痛,肩臂麻木,兩眼視物不清,耳鳴,耳聾,噁心,有時嘔吐,西醫診斷為腦震盪後遺症。就診時,神色正常,營養中等,西醫檢查神經系統無異常,脈沉滑而稍數。


根據病情分析為肝熱挾痰濁上擾所致。治宜清肝化痰。


牛蒡子八錢,水煎服。複診自述,全部症狀消失,兩眼視物尤為清楚。但出現腹瀉稀便日三至四次。


又用牛蒡子四錢、菊花三錢、蔓荊子二錢,水煎服,以鞏固療效。


“牛蒡子,理痰嗽”

——《本藥備要》


“牛蒡子主風熱痰壅”

——《本草述鉤元》

本例患者病系肝炎挾痰濁上擾,治宜清肝化痰。方中只用牛蒡子一味而達到治療目的。因據上文古籍所言,所以獨用牛蒡子一味收清肝化痰之效


  • 病案三


劉某,男,五十歲。


主訴:因誤入缺氧菜窯,經搶救脫險後,右側頭角部疼痛不止,夜間尤甚,在疼痛劇烈時,須家人用手拍擊痛處,或用手指揪擰痛處皮膚到腫的程度,才感覺疼痛稍為輕鬆,病數月之久,經多次治療無效。


其頭痛特點是:右側頭角疼痛發脹,牽引眼睛作痛,脈弦而數


根據病情分析,主系肝膽兩經風熱上擾,經絡瘀阻所致。治以疏風清熱通絡法。


藥用牛蒡子七錢、桃仁一錢、紅花一錢,水煎服。連服三劑後,頭痛基本消失,惟感四肢無力,診其脈象已較緩和,因患者自覺四肢無力,仍就原方加黨參三錢,以益氣扶正。又服三劑,頭痛完全消失,一切恢復正常。


近來我省丹東市第二醫院用牛蒡子一味治癒數例腦疝,從中總結出牛蒡子對降顱內壓有顯著作用。我院工農兵學員用牛蒡子配合溫膽湯治癒一例頭風,西醫診斷為蜘蛛膜上腔出血(見本刊一九七三年三期)。我院法庫縣孤家子醫院眼科,治療青光眼的方劑中亦重用牛蒡子,收到良好效果。

↓點擊搜索關鍵詞,查看相關好文↓

版權聲明
•文章來自遼寧中醫雜誌(1975年丨作者/姜際升丨薦稿/王雅倩丨校對/李默玄編輯/居業、十三
本文版權歸權利人所有。僅供學習交流,請勿隨意試藥。

下載【靈蘭中醫app】免費學習

近200本中醫古籍

近7000篇中醫好文

戳此下載靈蘭中醫app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