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幹部少年參軍,經歷過艱難的土地革命,也在華北前線打過鬼子,解放戰爭時,他在李先念將軍的指揮下,參加了大名鼎鼎的中原突圍,粉碎了蔣介石“圍剿”華中解放軍的陰謀,最大限度保存了紅色陣營的實力,他就是丁先國。
丁先國18歲時起就開始鬧革命了,20歲那年正式參加人民武裝,次年,他因表現突出被批准入黨。鄂豫皖蘇區建立後,他升任副連長,曾率部多次擊潰進犯我革命根據地的敵人,立下赫赫戰功。長征結束後,他參加了東征戰鬥,沉重打擊了山西軍閥的囂張氣焰,鞏固了陝北蘇區,將革命從低谷中拯救了出來。
抗戰爆發後,他出任八路軍某團政治部幹事,1937年10月率部東渡黃河,開赴前線作戰。在此期間,他與陳錫聯將軍聯合指揮了襲擊日軍機場的軍事行動,炸燬敵機數十架,取得了豐碩的戰果。1938年,他調任補充團政委,率部屯駐晉東南某地。當年3月,劉帥決定對邯長線周圍的日軍發動一場突襲戰,補充團與其他配屬部隊奉命在外圍設伏,伺機打擊敵人的援軍。
3月中旬,八路軍主力部隊按照原計劃陸續發動戰鬥,邯長線的日軍抵擋不住我方兇猛的攻勢,連忙發電報求援。周圍縣城的日軍收到消息後,緊急派出一個混成聯隊約1500人向邯長線一帶機動,想要為友軍解圍。這支部隊不偏不倚正好撞進了補充團與友軍羅織的包圍圈裡,丁先國見狀,立即命令官兵們狠狠的打。經過3個小時的激戰,敵人傷亡過半,倉皇逃走,我方大獲全勝,繳獲槍支彈藥無數。
解放戰爭爆發後,蔣介石欲先消滅華中的解放軍,再轉而對陝北和華北施加軍事壓力,逐步蠶食人民武裝。華中軍區的負責人李先念將軍察覺到危險之後,馬上召集所有團級以上幹部召開緊急軍事會議,決定分頭向外突圍,以躲避敵人的重兵“圍剿”。此時丁先國正擔任軍區主力團政委,李先念將軍給他的任務是率部充當全軍先鋒,在敵人的防線上撕開一個口子,協助主力部隊跳出包圍圈。
丁先國接到任務之後,立即在全團開展總動員,集結所有人馬猛攻當面的國民黨軍,國軍當時毫無防備,一下子被打懵了,不一會兒便全面潰敗。解放軍趁機從突破口向外轉移,途中又分為兩部,一部直接北上進入河南,與劉鄧大軍會合,一部向西進入陝南與敵人繼續周旋。
解放戰爭進入到反攻階段後,丁先國按照上級首長的指示帶領麾下人馬東進,配合中野開展對敵鬥爭,1948年底又參加了淮海戰役,聯合華野一口吃掉了數十萬精銳敵軍,取得了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1951年,他被派往朝鮮戰場負責後勤工作,他與洪學智將軍通力合作,克服重重困難將一車車槍支彈藥和糧食被服運抵前沿,有力的支援了一線部隊作戰,為我方取得最終的勝利打下了堅實基礎。
1955年,他被授予少將軍銜,兼任總後勤部高幹,後來奉軍委命令於重慶開辦軍校,專門為部隊培養後勤方面的軍事人才。1969年,他升任總後部副部長,成為解放軍的核心領導人之一。913事件爆發之後,他因為此前與林帥經常來往而受到隔離審查。1983年,62歲的他被免除所有職務,並強制退出現役,沒過多久,他被安排到重慶某幹休所定居。
晚年的丁先國過著樸素的生活,他一直穿著粗布衣、布鞋,吃著粗茶淡飯,只有逢年過節的時候才會置辦一些肉食打牙祭。閒暇時,他會走街串巷的撿廢品賣,所得錢財自己一分不留,全數捐給慈善機構,用於扶助弱勢群體。2001年,這位傑出的無產階級戰士走到了人生的盡頭,時年93歲。家屬在火化他的遺體的時候,發現他的體內居然還殘留著好幾枚彈片,這些都是特殊的“軍功章”,彰顯著他對革命以及國家的貢獻!
丁先國是一名優秀的軍人,他勇敢、果斷、執行力能力強,且擁有不俗的大局觀,他一生經歷了數百場戰鬥,好幾次都差點犧牲在敵人的槍炮之下,但他並未因此生出退縮之意,反而愈戰愈勇,最終聯合同志們成功擊敗一切當面之敵,完成了民族解放大業,建立了一個沒有壓迫和剝削的全新國度,這份功績值得我們永遠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