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學生產子宿舍帶娃,舍友拍下細思極恐的一幕:這一次,全網怒了!

女大學生產子宿舍帶娃,舍友拍下細思極恐的一幕:這一次,全網怒了!
最近一則新聞,看得心裡很不是滋味。
貴陽一座大學宿舍樓裡,鏡頭中的女生,不是在溫習功課。
而是盤腿坐在上鋪床上,用奶瓶喂孩子。
待孩子吃飽後,又由下鋪女生幫著抱了下去。
此情此景,哪還像宿舍,儼然快成育嬰房了。
更魔幻的是,這則新聞隨後被一些營銷號大肆推廣。
光看這些標題,便讓人很不自在:
媽媽在臺上進行畢業答辯,寶寶在下面乖乖等著。

真好,從小就接受高等教育。
有些標題甚至進行價值誤導:
大四女生帶娃求學,獎學金和榮譽證書拿到手軟。

誰能拒絕一個已婚已育的應屆畢業生呢。
讓人憂心的是,評論區竟還有不少支持的聲音:
只是,事實真是這樣嗎?
首先,女孩曬出的獎學金實際上是“國家勵志獎學金”。
這項獎學金是獎勵資助家庭貧困的學生,成績良好即可獲得,所以並不代表她是學霸。
其次,孩子難免因為哭鬧、吃夜奶等情況,打擾到同寢室的舍友,大家嘴上不說,不代表心裡不介意。
再者,該女生還住在上鋪,讓嬰兒一起睡上面,恐不安全。
對於所謂“已婚已育應屆生”有優勢的言論,就更立不住了。
剛畢業還沒有工作經驗,就要分精力去養育孩子,確定用人單位青睞這樣的求職者?
我更想問的是,孩子的爸去哪兒了?
難道生孩子、養孩子都是這個大學女生一人包辦了嗎?
面對種種問題,實在想不通學校、媒體怎麼會大肆宣傳鼓勵女生,在上大學的時候生孩子的?
難道為了提高生育率,就不考慮在現代社會中,女性要面對的生育壓力了嗎?
02
要知道,成熟女性面對生育壓力承擔起來都費力,
更別說仍在上學、自己還是個“孩子”的大學生們了。
我們不是危言聳聽,已經有太多實際的案例擺在面前了。
  • 生理上的風險
幾年前,剛上大二的潔潔,偷偷瞞著家人在出租房生了一名6斤多男嬰,生產過程中,只有她和室友在手忙腳亂地接生。
生完孩子,潔潔次日下午便回校正常上課,因為年幼不知坐月子保養,也並未注意避風、忌冷水等問題。
半個月後,她突然出現渾身發冷並伴有發燒、抽搐等症狀,被送到醫院時,已陷入昏迷,不醒人事。
沒幾天,便因搶救無效,永遠離開了人世。
一個錯誤的決定,失去了一條生命,真是不值。
  • 心理上的壓力
記得河北某高校一女生,也是在校期間生了孩子。
因不堪心理壓力,曾試圖將孩子塞進廁所便池。
嘗試無果後,便將孩子丟棄了。
等到被人發現,孩子已經奄奄一息,最終救治無效。
臨了,孩子沒了,孩子母親也要因遺棄致孩子死亡而面臨法律制裁。
讓人心驚的是,這類棄嬰致死的悲劇,遠不止一例。
  • 學業上的壓力
另外,我們再來談談大學生子後,將面臨的學業壓力。
照顧一個新生兒花費的精力,是不可預估的,白天不定時吃奶、晚上吃夜奶、定時換尿布,遇到孩子生病,幾乎要整夜跟著熬。
為此一些懷孕生子的女大學生,都不得不休學回家。
此前,抖音裡便有一個大二女生因此休學一年。
當時便有人犀利評價:
此舉不值得提倡,因為你很可能完不成學業。
是啊,休學一年期滿,即便孩子不需要哺乳了,隨之而來的還有早教、幼兒園、小學……無盡的操心。
真能確定在一年後,成功脫身嗎?

03
更何況,生育中的“生”和“育”,還是兩回事。
尚在讀書的媽媽們,有“生”的能力,卻沒有“育”的能力。
因為養育孩子要具備的物質基礎、充足的時間精力以及一定的育兒經驗,都是一個大學生缺失的。
這種情況下生孩子,只能甩給自己的父母帶。
之前,便有大三女學生在宿舍順產9斤男寶。
網友在震驚的同時,女生的舍友們卻見怪不怪了:
這已經是第二胎了。
還是大三,便連生兩胎,女生自然成不了孩子的實際撫養人。
再者說,一個大學生剛畢業工作,就帶個孩子,工資連自己都養不活,父母又沒退休,自己和孩子爸爸還是兩個剛出學校的“孩子”。
當誰帶孩子、誰賺錢、誰做家務……一大堆現實問題擺在眼前時,
這些大概率只會推到女生身上,女性的就職壓力便是雪上加霜。
哥本哈根商學院曾研究發現:
女性在25歲之前生育,很少有機會趕上不生育的女性所獲得的收入,畢竟事業和家庭是無法兼顧的。
其次,所謂的最佳生育年齡也是騙局。
經常有人說,30歲前生孩子才健康,越早生越好,他們以所謂的“科學”來要挾女性生育。
其實大眾在討論“最佳生育年齡”時,只是一個概率上的“最佳”,以婦產科操作為基準的。
但婦產科學還指出,女性晚育有利於生殖系統健康,推遲初次性生活和初次生育,還能減少宮頸癌等發生幾率。
最重要的是,一個還在讀大學的學生,雖然身體機能好,但心理準備卻是幾乎完全空白的狀態。
別說生育,可能連兩性生活的安全都很難把控,一旦發生意外,對身體的損傷是不可逆的。
04
既然提早生子會面臨這麼多的風險,為何還會有人鋌而走險呢?
一方面,是她們對兩性生活的認知空白,沒有做足安全措施。
另一方面,主要還是社會向女性施加了太多的生育壓力。
女性求職時,已婚無孩,會被用人單位判斷是不穩定。
一般公司會擔心,女員工入職後生娃,要享受產假、哺乳假,產生諸多隱形成本。
為了更好地就職,才會有人要提前完成“生子KPI”。
再者,拋開工作因素,在世俗觀念裡,女性超過25歲未生育,也會被認為是大齡產婦。
可女性的人生價值,從來都不僅限於生育價值,更不應該被“什麼年紀生育”定義。
真心期待社會能對女性多一些寬容,別讓夾在“催生”和“壓力”下的群體繼續擴增,甚至向下蔓延到尚在讀大學的孩子們身上。
十年寒窗,終於考上了大學,正是青春飛揚、享受生命的時節,
不要讓過早生育給年輕的生命按下快進鍵,讓人生徒增那些不穩定因素。
殊不知,除了我們上述提到的生理、心理、學業上的壓力,過早生育還可能成為婚姻的隱患。
知乎裡關於“大學就結婚生子,早婚的你,現在還幸福嗎”話題評論區,很多人都奉勸大家不要衝動。
大學期間最好將學習放在首位,婚育放在第二階段,這樣在之後的人生,才能具備更多的選擇權和主動權。
相信,只要社會對女性生育給予更多寬容和自由,便能讓女性放下生育焦慮,認真慎重地思考“該不該生”、“何時生”……
讓生育能成為一種主動選擇,而不只是為了完成人生進度KPI。
而想生孩子的唯一理由,是自己在心理和物質上已經完全準備好,要用愛迎接他來到這個世界。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