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和三國末代皇帝,後來怎樣了?

東漢和三國末代皇帝,後來怎樣了?

古代幾千年,每當鼎革之際,為鞏固權位,新朝對亡國之君大開殺戒是一種常態。宋欽宗被金人擄走後,在金國又苟活了二十多年,最後被迫參加馬球賽,被馬踐踏而死。

東漢三國之際,東漢及魏、蜀、吳三國的末代皇帝,在被廢之後善終了嗎,我們來看下。

【漢獻帝:劉協】

東漢末年,9歲的劉協被董卓扶上皇位,此後漫長的歲月裡,先後成為董卓和曹操的傀儡。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去世,曹丕繼承魏王之位,不久便逼迫劉協退位禪讓,降其為山陽郡公,但允許他在封地保留天子禮儀、行漢朝正朔和服色、建宗廟以奉漢祀,上書可不稱臣,四個兒子也被封為列侯。劉協則以二女嫁於曹丕。曹丕還對劉協說了一句:天底下的好東西咱倆共同分享。雖是客套話,但也是虞夏以來未有之事,雙方儼然把堯舜禪讓表演到了極致。

十四年後,即234年,劉協壽終,享年53歲,葬於禪陵。魏明帝曹叡率領群臣痛哭祭祀,上諡“孝獻皇帝”。不幸的是,山陽公(劉協)與安樂公(劉禪)、歸命侯(孫皓)的後裔皆在永嘉之亂中被殺。

【蜀漢後主:劉禪】

蜀漢景耀六年(263年),魏軍攻入益州,劉禪出降,蜀漢滅亡。劉禪封為安樂縣公,食邑萬戶,賜絹萬匹、奴婢百人,與家族、大臣遷往洛陽,子孫封侯達五十餘人。西晉泰始七年(271年),劉禪在洛陽去世,諡曰“思公”,享年64歲,世子劉恂襲安樂公。

311年永嘉之亂時,劉恂及一族被亂兵所殺,此時安樂公國實際已經滅亡並絕祀。但劉禪之弟劉永的孫子劉玄逃往成漢,投靠了李雄。李雄仍封劉玄為安樂公,以奉劉禪之祀。347年,東晉軍攻入成都,滅成漢,劉玄不知所蹤,安樂公國滅亡。

劉禪與孫皓同亡於司馬氏,但劉禪受封公爵,地位、賞賜都是孫皓所不及的,這隻能怪孫皓投降太晚,而且被押到洛陽後還敢和晉武帝頂嘴。關鍵的是,劉禪的人生態度更加積極樂觀,在洛陽無憂無慮地活了九年,不像孫皓一般鬱鬱寡歡而終。

【吳末帝:孫皓】

吳天紀四年(280年),西晉大軍攻破建康,孫皓投降,被封為歸命侯,遷往洛陽居住。四年之後,孫皓於洛陽去世,終年42歲。

孫皓被帶到洛陽面見晉武帝時,武帝對他說:“朕已經為你準備了這個座位很久了。”孫皓竟然回答:“我在江南也準備了這個座位以待陛下。”孫皓還作詩輕視晉武帝,並諷刺賈充弒殺高貴鄉公曹髦。孫皓不是一個省油的燈,惹得西晉君臣不爽,因此待遇也較低,僅被賜予侯爵,不過也還好,總算免於一死,得以善終。

【魏元帝:曹奐】

 曹魏鹹熙二年(265年),司馬昭去世,子司馬炎繼晉王之位,曹奐被迫禪讓皇位,至此曹魏滅亡。曹奐被降封為陳留王,食邑萬戶,宮殿安置於鄴城,允許使用天子旌旗,行魏國正朔,郊祀天地禮樂制度一如曹魏時期,享受上書不稱臣、受詔不跪拜的待遇。

三十八年後,太安元年(302年),曹奐去世,享年58歲,以天子規格下葬,朝廷還為他追諡“元皇帝”。由曹奐開啟的陳留國逃過了永嘉之亂的劫難,隨司馬睿南渡江左,一直延續至南齊才被廢除,歷214年,比兩晉的國祚還要長。

【地位高低】

以上四位皇帝,退位後身份待遇(爵位)從高到低下的順序為:曹奐(王)、劉協(郡公)、劉禪(縣公)、孫皓(侯)。曹奐和劉協是禪讓之君,待遇不高則不足以證明篡位者的合法性。

漢魏時期亡國之君得享善終,可稱得上是古代政治文明中的閃光點。其深層次原因不外乎兩點:

一是西漢時期興起的儒家學說在漢末三國進入一個繁榮階段,成為規範日常社會行為的不二法則,忠孝觀念形成了一種道德約束,弒君自然是不得人心,而儒家推崇的堯舜故事正好可以拿來遮掩粉飾;

二是門閥政治初現,世家大族逐步掌控資源,舊朝皇帝作為眾多士族中的一個代表,退位後其家族仍有一定政治影響力,而新朝皇帝不具備絕對權力,還需要依靠士族支持才能維繫統治。如魏明帝皇后郭氏一族,與曹氏、司馬氏均有錯綜複雜的聯繫。

作者:王海東,首都師範大學,本科+碩士,文物與博物館專業,文物出版社編輯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