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溫之證,日間發熱,口乾舌燥,至夜身涼,神思安閒,似瘧非瘧,人以為傷寒證中如瘧之病也,誰知是傷風而邪留於陽分乎。
夫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所謂氣者,正陰陽之氣也。風邪即陽邪也,陽邪乘陽氣之虛,尤為易入,以陽氣之不能敵耳。
治法於補陽之中,而用攻邪之藥,則陽氣有餘,邪自退舍矣。
方用助氣走邪散:
柴胡(二錢) 當歸(三錢) 黃芪(五錢) 人參(一錢) 枳殼(五分) 天花粉(三錢) 白朮(五錢) 濃樸(一錢) 黃芩(一錢) 麥冬(五錢) 山楂(十粒)
水煎服。
連服二劑即愈。
此方乃補正以祛邪也。譬如青天白晝,賊進莊房,明欺主人之懦耳。倘主人退縮,則賊之氣更張;主人潛遁,則賊之膽愈熾,必至罄劫而去。今用參、芪 、歸、術以補陽氣,則主人氣旺,執刀而呼,持戟而鬥,號召家人,奮勇格鬥,許有重賞酬勞,自然捨命相拒。即鄰佑聞之,誰不執耒以張揚,負鋤而戰擊,賊且逃遁無蹤,去之惟恐不速矣。
此證用破瘧散亦效。
白朮 黃芪(各五錢) 半夏 防風 羌活 陳皮 甘草(各一錢)
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