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按摩穴位就可以解決疼痛問題呢?的?中醫理論認為:“不通則痛”,不通是導致疼痛的最終原因,是各種疼痛的病理變化基礎,所有致病因素都是通過引起機體發生“不通”的病理變化而導致疼痛出現的。
所謂“不通”是指氣血運行的障礙,包括運行不暢和瘀滯不行。正常情況下,人體氣血在經脈之中流行不止,環周不休。經脈是氣血運行的通路,而一旦經脈中的氣血出現瘀滯現象,經脈就不通暢了,這樣就會“不通則痛”,而穴位就是這些經脈上的關卡,當經脈不通的時候,按摩方法正是讓不通變為通暢的做法,所以對“痛”有著最直接的治療效果,刺激穴位就會疏通經脈,就會疏通經脈。
坐骨神經痛是中老年人一種常見的病症,尤以男性患者為最多,它與體質強弱、生活環境、氣候條件等密切相關。現代人的工作非常繁忙,在外面的時間很多,很容易肝腎不足、氣血兩虛,再加上寒氣的侵襲,就可能導致腰部氣血運行不暢,經絡阻滯而引發坐骨神經痛。坐骨神經痛的症狀是在坐骨神經通路及分佈區內的疼痛,自臀部沿大腿後側、小腿外側向遠端放射。
環跳穴為足少陽經與太陽經的交會穴,而膽經又與陽維脈、陽蹺脈相交會,根據“經脈所過,主治所及”的中醫經絡理論,環跳穴位於下肢樞紐的髖關節部,故為治療坐骨神經痛、痺症、痿症等下肢諸疾和腰脊痛的常用效穴之一。《針灸甲乙經》裡說: “腰脅相引痛急,髀筋瘛,脛痛不可屈伸,痺不仁,環跳主之。”
環跳穴怎麼找呢?這個穴位的定位是在股外側部,側臥屈股,當股骨大轉子最凸點與骶骨裂孔的連線的外1/3與中1/3交點處。可是我們按照書上這個定位,很多人不會找。而找不到或者找不準,說了半天也沒用。為此,我找遍了所有的針灸穴位方面的醫書,找到了一個方法簡便的方法,這個方法大家都會找了。具體怎麼個找法呢,就是我們站著臀部繃著勁,兩個臀部的地方各有一個最深的窩窩,這個窩窩最深的地方位置就是環跳穴。
怎麼按摩呢?用雙手中指指腹分別按揉左、右兩側的環跳穴,每次3分鐘左右,也可以用手掌拍打環跳穴,早、晚各1次。
坐骨神經痛是一個慢性病,雖然有時候暫時止住了疼痛,但如果不注意改變生活習慣,還是會復發的。
環跳穴除了對坐骨神經痛有緩解作用以外,對中老年人的腰腿疼也有效果。所以,出現腰腿疼時,都可以找環跳穴來疏通散瘀,有很多人,用手掌拍打的方法每天拍打環跳穴,這樣方便,隨時都可以進行拍打。即便沒有病痛,經常拍打也是大有好處的,環跳穴做為養生作用絕對不能忽略。拍打時要注意,每次拍打的時間以5分鐘左右為宜,可以多次拍打,同時注意不要太用力,以自己可接受為宜。
用簡單方便的方法,教大家用穴位按摩艾灸的方法,解決小病痛和養生保健,小穴位大功效。喜歡這個系列文章,您可以收藏,轉發給更多需要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