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來臨,暑溼、溼溫之證多發,常表現為身體重著、乏力、煩渴等。有些患者不甚在意,認為只是天氣太熱導致的,若不及時治療,後期有可能化燥化火,引起更嚴重的後果。治暑溼、溼溫,以下這些治療要點和常用方藥需要了解。
暑溼、溼溫初起,雖有惡寒、身重、頭痛之象,但不可即用麻黃、葛根之屬辛溫發汗,以防引起溼邪上蒙清竅。且溼溫身本多汗,再汗恐有亡陽之變。但若觸冒風寒,恣食生冷,遏抑其陽,不發汗則邪不易解。此時宜微微發汗,使表裡通達。
故溼溫或暑溫夾溼,初起見有惡寒的,餘每以銀、翹、鮮藿香、佩蘭、青蒿、葛根等加清豆卷、荊芥,芳香宣透。如兼咽痛,宜加牛蒡子、杏仁、桔梗。
溫邪夾溼內停,交阻肺胃三焦,氣機升降失司,症見寒熱起伏,胸滿腹脹,咳嗽,溲赤苔膩,如葉桂《溫熱論》所說“亦如傷寒中少陽病也”,在治則上則“分消上下之勢”,餘每以三仁湯加陳皮、枳殼、桔梗、清半夏、茯苓、青蒿、黃芩、荷葉等屬,辛淡宣氣化溼,舒展氣機,輕以取勝。熱重的加金銀花、石膏辛涼芳透。不可見熱而驟用芩、柏、連等苦寒之品。因溼為陰邪,易傷陽氣,且溼溫患者,脾胃功能多弱,苦寒易損傷脾陽,且寒涼冰伏其熱,邪反不易透發。
溼溫之邪,最易稽留中焦脾胃,瀰漫三焦,常見胸悶身熱、脘痞便溏、苔膩或面色汙垢淡黃等症,當分辨溼重於熱、熱重於溼,還是溼熱並重,權衡用藥。
要充分重視祛溼,因溼去則表氣易於透達,裡氣亦易通暢,並可使溼、熱分離,溼滲則熱下,則熱勢孤立易撤。祛溼之法,當以芳化為主,兼以淡滲,或參以苦溫燥溼。或側重一法,需根據具體病情而定。
例如淡滲一法,並非每個溼溫症均能適用,還要參究體質陰陽。如陽虛溼重,溼困脾陽,只宜苦溫燥溼,佐以甘辛理脾,而不可恣用淡滲,而使真陽無水維附;溼溫化燥傷陰,更不可滲利過度,耗傷陰津。這些病證,用藥宜輕靈,不可見症重而以重劑治之,否則欲速不達。溼去六七,方可議理脾之法以善後。
氣分溼熱,若症見胸口滿悶,可用藿香、佩蘭、厚朴花、廣鬱金;中焦溼重,宜清半夏、茵陳、厚朴、薏苡仁、茯苓、神曲,並加枳殼、竹茹、陳皮、大腹皮等屬以流暢氣機;淡滲多用茯苓、通草、塊滑石、車前子;噁心嘔吐則加玉樞丹、清半夏;有熱象的可用馬尾連、竹茹;便溏則加白扁豆、懷山藥、炮姜炭、生薏苡仁;溼濁入裡,與胃中宿滯兼夾,濁穢鬱伏,閉結中焦,當用制大黃、檳榔、枳實、厚朴等開洩,配合藿、佩、茵陳、白豆蔻等芳香逐穢。
溼溫出汗,可能屬表裡通達之象,也可由於表虛,但切忌輕易進補,防止甘膩氣機,助溼戀熱,溼熱不化以延誤病程。溼滯經絡,多見身體困重乏力,不能誤認為氣虛而進補,而宜適當參用桑枝、萆薢、晚蠶砂等祛溼通絡。
溼溫中、後期,要慎防化燥傷陰,耗血動血。若便黑腹脹,屬血分瘀熱的,則用金銀花炭、炒牡丹皮、黃芩炭、側柏炭、仙鶴草、地榆、白茅根等清熱行瘀、涼血止血。
若熱逼營血而溼邪未化,苔仍膩者,勿輕用生地黃、阿膠之類。也有素稟陽虛,溼溫從陰化寒的,此時出血每多兼見陽虛有寒之症,我常用伏龍肝、炮姜炭、人參粉、三七粉,益氣溫陽攝血。
溼溫化燥入營,與其他溫病治法相同。惟其苔膩者,即使有入營動血之象,不可輕用滋膩,以防戀邪,使病情反覆。
《董建華臨證治驗錄》
點進封面進入悅醫家·中醫書院購書
掃碼免費試讀
董建華教授為著名中醫學家、中醫內科學專家,其臨證所涉病種遍及內、外、婦、兒各科,尤以外感熱病及脾胃病,用心良多,體會尤深,總結出許多寶貴經驗。今將先生醫論及醫案之精華重新編輯整理成冊,並將先生手稿的膏方病案附於書末以饗讀者。從多方面較為全面地反映出董老的學術思想。適合廣大中醫院校師生、臨床中醫師及中醫愛好者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