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順時養生,宜常喝姜棗茶,今年茶中還需加一物

夏季順時養生,宜常喝姜棗茶,今年茶中還需加一物

時光飛逝,又是一年暑熱時。


夏季養生,離不開姜棗茶,喝它不僅溫中、排溼,還能養血、補氣


從立夏到三伏前一天的這一段時間,是喝姜棗茶最好時機。


古代醫學著作《珍珠囊》,把生薑的功效概括為兩點:益脾胃,散風寒生薑最擅長的是驅表寒和胃寒。


自古姜棗不分家,昇陽助陽、溫中散寒的生薑,加入益氣補脾的大棗,一辛一甘,合而化陽,可以提升體內陽氣以溫中散寒、安和脾胃

中醫說“外熱一分,內寒一分”,夏天炎熱,人體腠理是開放的,體內陽氣空虛,脾胃比較虛寒

此時喝一杯姜棗茶,既能補體內陽氣之虛以溫中,又能助陽氣發散以排寒

夏天成天待在空調房的人,以及陽虛、體寒的朋友,更要經常喝,會過得舒服一些。


陽虛、體寒的常見表現如下:

1、怕風怕冷、手腳冰涼
2、氣色差、面色蒼白或發暗
3、大便溏稀、小便清長,著涼後症狀加劇
4、嗜睡、白天犯困、少氣懶言
5、夜尿多、性慾減退
6、女性痛經、月經推遲,甚至宮寒
7、舌淡、脈弱

朋友們可以對照上表測一測,有2個及以上表現的,很可能就是陽虛、體寒體質。

再加上今年氣候特殊,要早點喝上姜棗茶

2023癸卯年的年運:火運不及——意思就是說今年是陽氣不足的一年。

今年上半年,陽明燥金司天,當熱不熱,氣候偏涼:春天反覆降溫,夏季陽氣不旺。

所以今年棗茶更要喝得早一點,喝的時間也要更長一些

“火不及則陰邪盛,而心氣傷”,人的精神、情志容易低落,需要好好補心、養心。

而“夏宜養心”,這時姜棗茶裡需要加一味桂圓,養心又養陽,特別適合今年的調理。


桂圓是補心脾要藥,桂圓肉專補心血

它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之效,補氣、補血的效果非常好。常用於調節心血失調引起的心悸、胸悶氣短等症,又能治脾虛。

“北有人參,南有桂圓”,廣西桂圓核小肉厚,氣香味甜,加入姜棗茶裡同煮服下,既能健脾又能養心,夏天喝屬於順時養生,能事半功倍

雲南的古法紅糖,味甘性溫,最是益氣補血、活血化瘀、散寒止痛;寧夏枸杞鮮甜飽滿,滋補肝腎,可以深層次地補益氣血。

喝出桃花好氣色

這樣做出來的紅糖姜棗茶,不僅味道好,養生的效果也更上一層樓,是陽虛體寒、氣血雙虛、月經不調女性的元氣茶。

夏天的炎熱,加上姜棗茶的溫熱,內外夾擊,可以把冬天的陳寒積聚趕出去

現代人陽虛、體寒以及血虛的人很多,這個紅糖姜棗茶可以一直喝到夏天結束。

在空調屋裡吹了很久的冷氣,如果感覺手腳冰涼,這時候一定要喝上一杯熱熱的紅糖姜棗茶。

吃過西瓜、冷飲、或者海鮮後,感覺胃裡不舒服,也可以喝點姜棗茶,驅散寒溼,預防腹瀉。

想要長時間喝但又怕上火,喝完姜棗茶可以再喝點酸梅湯,或烏梅茶,防止它過於辛散,收一下元氣。

我們自己配,一是選材製作麻煩,二是難以保證效果

比如姜,推薦用雲南羅平的生薑,姜香濃郁、辛辣味足、溫煦感好。

每一塊姜也都過手洗淨,去掉姜的頭尾、碎姜,再切絲晾乾。

棗,最好是用核小肉厚味甜的新疆大棗,還要祛核。

還有注意每種食材的配比,用多了容易生溼,用不夠又沒效果,配比不當容易適得其反。

只有配比適中的成品,才能祛寒溼以溫煦中焦,補氣血而不易生熱,能很好地化解人體內的邪氣,於平和中收取卓效

只有陰陽平衡,才能使身體維持在一個較為穩定的健康狀態


有些朋友情況比較特殊,自己想喝,也需要喝但又怕上火,可以在紅糖姜棗茶這個底方的基礎上,加點其他的藥材來調和:

上熱下寒,可以多加肉桂,引火歸元;

下巴經常長痘,往往是下焦有溼,可以加羅漢果、蒲公英根;

經常便秘,在姜棗茶里加上牛蒡,通便效果更好;

肝火旺盛、肝鬱、氣滯,可以加點陳皮和玫瑰;

下焦虛寒/腰膝怕冷,在茶里加點花椒,可祛寒溼,暖宮。


廣告
戳上圖,入手紅糖姜棗茶👆
姜棗茶大多數時候都能喝,但晨起服用效果最好

民間俗語云:早上吃薑,勝過吃參湯。

早晨7~9點正是人體氣血流注陽明胃經之時,此時喝一杯紅糖姜棗茶,最能昇陽氣,溫養胃臟

辛辣與香甜互相交織,喝完會感覺胃裡暖暖的,彷彿升起一輪小太陽,將寒溼之氣全都驅散了,人也變得精神起來。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