頑固胃炎,中醫治療有妙方

頑固胃炎,中醫治療有妙方

胃炎、息肉、潰瘍……這些病症見於同一位患者,乍一看感覺病情太過複雜,治療無從下手。其實只要找準病機,這些病症便可“一網打盡”,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名醫王邦才老師是如何解決這種問題的吧。  

翁某,女,69歲,退休。

初診:2018年1月6日。

胃脘作脹伴反酸1年。患者1年前無明顯誘因下出現胃脘脹滿,常有反酸,食後尤甚,於當地醫院查胃腸鏡示:糜爛性胃炎,十二指腸多發息肉,小腸多發潰瘍。予奧美拉唑腸溶膠囊及鋁碳酸鎂片等藥物對症治療,效果不顯,故來就診。刻下見:胃脘脹滿,伴反酸,食後加重,常覺口乾口苦,夜寐欠安,神疲乏力,腰背痠痛,納谷尚可,大便黏溏,小便帶泡沫,舌紅,苔黃膩,脈弦細。

西醫診斷:糜爛性胃炎,十二指腸多發息肉,小腸多發潰瘍。

中醫診斷:痞滿。

辨證:溼熱中阻。

治法:清熱化溼和胃。

處方:蒼朮10g,六曲10g,香附15g,生山梔10g,炒枳殼15g,炒白芍20g,生甘草3g,薏苡仁60g,敗醬草20g,制附子10g(先煎),生山楂20g,木香10g。7劑。

二診:1月13日。反酸胃脹較前緩解,神疲乏力,腰背痠痛,口苦口乾,二便尚調,舌紅,苔黃膩,脈細。治從原法,上方減生山楂,加生黃芪20g。7劑。

三診:1月20日。胃脘得舒,反酸明顯減少,口乾口苦減輕,睡眠較前好轉,大便好轉,精神及腰背痠痛改善,小便泡沫減少。遂守前方再進服1個月後,諸症復平。3月2日複查胃腸鏡:淺表性胃炎,十二指腸息肉,小腸正常。

按:患者糜爛性胃炎,小腸多發潰瘍,反覆西藥治療,效果不顯。觀其脈症,患者年近七旬,脾腎趨虧,飲食不節,脾運失司,氣滯溼阻,阻遏胃腸氣機,胃失和降,故見胃脘脹滿,反酸;溼邪鬱久化熱,溼熱蘊結,息肉贅生,病久進一步損傷腸絡,潰瘍發作。

脾喜燥惡溼,溼存則脾失健運。胃喜潤惡燥,但過“潤”亦阻滯氣機,使胃失和降。小腸乃“受盛之官”,主受盛化物,溼邪阻滯於腸道,可使小腸受盛化物功能失調,久可化熱損傷腸絡。再參舌脈,可確認此病為溼熱之證,病位在脾胃。

治以越鞠四逆散合薏仁附子敗醬散加減,以達理氣化溼和胃,清熱潔腸通腑之目的。臨床上胃腸疾病多由溼邪作祟,我善用通法治之。越鞠四逆散理氣清熱化溼,氣行則溼自去,溼除則熱難留。薏苡附子敗醬散多以治療痢下日久,瀉而不爽,或夾黏液之病,用於此,則因其溫清並用,配合越鞠四逆散可增祛溼清熱潔腸之功。待溼熱漸化,則加黃芪、山藥、白朮健脾益氣之品,大劑薏苡仁久服對消除息肉有一定作用。

❖名醫實踐錄❖

  

《王邦才醫學實踐錄》

點進封面進入悅醫家·中醫書院購書

掃碼免費試讀

本書為寧波市中醫院主任醫師王邦才的臨證醫案集,共分醫路經歷、從醫感悟、學術擷英、醫案集萃四部分。前三部分介紹了王邦才主任幾十年的從醫經歷,及讀經典、做臨床的實踐心得。醫案集萃是本書的重點,是從大量病案中精選出來的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每案皆有按語,詳細分析治療過程的病機轉化及治療用藥,可為讀者提供辨治思路。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