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說:在這方土地上,古宅群落,文明奇葩,如夢如幻,信步走進一個個村落,就會翻動一頁頁歷史,隨處踩動一塊石板,就會觸動一個朝代。
徽,上山下水,左人右文,集大成也,先人在造此字之時,應該就是在這片土地上“橫看人文,縱觀山水”後,希望它能代表東方文明的符號,以至於我們後來的詞語中有了校徽、徽章等,它就是著代表美好的符號,而徽州即是美好的地方。徽文化作為中國三大地域文化著實影響著整個東方文明。
勤勞智慧的徽州人,在中國五千年的文明中抹上了濃厚的一筆。
從哲學、理學到建築、音樂,醫學、宣紙、繪畫、盆景、硯臺、製茶、美食、糕點……通通表達著徽州人的美好生活方式。
徽州美食是徽州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從江南代表名菜醃篤鮮,到精緻到像藝術品的蘇杭糕點……蒸、煎、烤、煮、燉中始終保留著那份淳樸與精緻。
從新安江流向錢塘江、輻射秦淮河,造就古今絢爛而儒雅的長三角精緻生活。
端午節的典故老生常談,這裡就不在重複,但是糯米作為主糧之一,為何在傳統節日美食中成了在端午節最主要的原材料?
“端”是指穩定、堅毅、威嚴等,體現了一種剛性的力量。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端往往被視作一種非常重要的美德,代表著一種有擔當、有責任感的品質。
“糯”則是指柔韌、溫和、包容等,體現了一種柔性的力量。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糯往往被視作一種追求和諧、舒適的美德,代表著一種善解人意、懂得變通的品質。
“端與糯”之間的平衡,既能使人們在面對事物時具備堅定果敢的態度,又能夠做到變通隨機、善於調整。正是由於這種平衡,中國人民在漫長的歷史中才能夠保持自身的獨特性和活力。
③ 糯米飯攤涼後,以一斤糯米四個土雞蛋,三兩五花肉、八克鹽的配方倒入盤中攪拌;
④ 用20ml熱水將黃梔乾果撕開浸泡20分鍾,濾水倒入糯米飯盤中一起均勻攪拌;
⑤ 用傳統子糕木模底部鋪上新鮮粽葉後,將攪拌均勻的糯米飯放入模具中按壓實;
⑥ 將糯米飯按壓平整後上面再鋪滿粽葉,放入鍋中蒸兩小時;
⑦ 蒸熟後脫模切成方塊形,真空包裝後放入冰箱,日後切片蒸、煎亦可。
徽州人也認為五月是火旺之月,過旺則為毒,因為端午時節,天氣極熱,雨水也多,溼氣加重,人易生病,氣候容易滋生蛇蟲鼠蟻以及各種病菌,進一步加重疾病的傳播。除了門前插艾草、菖蒲、喝雄黃酒、泡艾草浴等習俗,徽州子糕加入黃梔水是老祖宗為了清肝火,除胃熱,助消化的一種養生習俗。
包裝選用桐木環保材料作為包裝材料,沿用木模的形狀進行設計,包裝容積率近乎100%
木盒不用扔,還可以二次創作。夏季用來掛風鈴或擺放一根線香,微風徐徐,感受這一刻的寧靜。
如何食用:
多種的食用方法,可切片加熱、蒸、煎、烤均可。
貯藏方法:陰涼乾燥處保存,可冷藏,冷凍需解凍後再切片加熱後食用。
保質期:真空包裝20℃下15天,冷藏30天,收到貨後請冷藏,打開後儘快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