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就在人們紛紛感慨的時候,這個新聞又有了更悲傷的後續:
這殘酷的世界啊。

5月23日,是噩夢的開始。
那天下午,武漢一所小學課間,一年級的譚某在教學樓下玩。
等待的時候,他看到了車前的孩子譚某,揮手示意孩子離開。
幾分鐘後,另外一位老師上車,這位男老師以為孩子已經離開了,直接啟動了油門。
——早晨上學時還活蹦亂跳的帥小孩,已經被碾壓得面目全非。
她絕望地哭訴著:他從孩子的頭壓過去了,壓的脖子啊……
楊女士說,她不要一分錢,只要撞死兒子的老師,向全社會公開道歉。
而本就痛不欲生的楊女士,居然還遭遇了鍵盤俠的質疑。
因為從很多照片和視頻中看,楊女士穿著優雅,打扮精緻。
有人說,她每天都會換一雙高檔品牌的鞋子,價格昂貴。
這樣的狀態,似乎不符合有些人對一個喪子女人的預期。
楊女士處理好了孩子的後事,熬過了第一個沒有兒子的兒童節。
楊女士的鄰居說,孩子出事後,這位可憐的媽媽就曾在朋友圈裡發文,說“很想念孩子,想陪孩子一起去”。
那天下午,楊女士趁著家裡人上廁所的空當,決然跳下了24樓。
也許一個人傷心到極致,就真的只有“命絕於此”才能解脫。
我當然不贊同楊女士的做法,但是說實話,我十分理解她心情。
自己生養了7年的寶貝孩子,以這樣慘烈的方式驟然離去。
她大概是反覆想著,孩子在車輪下那一刻,該多痛多無助。
想著那麼可愛的兒子,從此再也不會抱著她喊媽媽,再也不會回到這個家。
於是,她去了。

楊女士的自殺,讓我想起了另外兩個人。
他在教學樓的樓梯處,扒出兒子的屍體,悲痛萬分,哭了很久。
但是因為揹負救災和重建的重任,董玉飛打起精神,投入工作。
他以“堅強和樂觀”的樣子,鼓勵眾人“只要肯幹,就能從頭再來”。
朋友說,“董玉飛跟兒子的感情特別深,他心裡很痛苦”。
這個40歲的男人,將一根繩子系在床頭勒住脖子,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董玉飛自殺兩天後,北川縣委宣傳部副部長馮翔發文祭奠,說:
董哥,一個好人,去了天堂,在天堂擁擠快樂的人群中,尋找自己愛子了。
馮翔曾說,5·12大地震後,喪子之痛不分白天黑夜,總是無休止地折磨著他。
“我怕動筆,怕再勾起那些撕心裂肺、刻骨銘心、肝腸寸斷的回憶。”
他曾想去都江堰找催眠師,“想與兒子在夢中相見”,但因為工作太忙最終沒有實現。
2009年2月24日,在兒子八歲生日當天,馮翔寫了一篇博文:
“我曾經以為我很堅強,但是我錯了,我從來都沉浸在喪子的悲痛之中,沒有真正走出過一步。”
用一根紅繩,把自己吊死在了下水管的彎結處。

父母對子女的愛,能有多深厚?
我和老公都特別悲痛,很多時候都不相信這是真的,恍若隔世。
看見同齡的孩子就會想起兒子,甚至有時候突然會在街上痛哭。
曾經那些陪著兒子慢慢長大的短暫安穩的小幸福,突然被老天殘忍的收走了。
周圍人開始勸生,我跟老公三十歲出頭,但是已經決定這輩子不再要孩子了。
兒子在我們心中,永遠都是唯一的寶貝,沒有任何人能替代。
孩子走後的第一年,很多個夜晚流著淚到天明,有時候跟老公抱頭痛哭。
很多次反反覆覆夢見他走的那一天,醒來時發現孩子不在身邊,心裡空蕩蕩的……
那天跟老公偶然經過一個幼兒園,碰巧趕上孩子們放學。
小朋友們戴著黃帽子,揹著小書包,嘰嘰喳喳,可可愛愛。
想起孩子,情緒崩潰,老公突然眼睛紅了,泣不成聲,我也跟著一起哭了。
後來所有人都在避口不談小葉子,好像他從沒來過這世上。
都說死亡的盡頭是遺忘,可能我跟老公離開世界的那一天,才能真正將他帶走吧……
還有一個媽媽,失去了不滿12歲的兒子,留言也是令人淚目:
我的孩子意外離世三年了,那一年他不滿十二週歲,我一直在痛苦和悔恨中度日。
但這麼久了我還是經常會夢到他,夢中知道他已經不在這個世界了,每每都是哭醒的。
在外人眼中我也許是個堅強的媽媽,不久就為了生活忙碌起來。
孩子其實很懂事,不到十二週歲,一米七的大個子,帥帥窩心的小暖男。
我脾氣不好,孩子有時候不用心學習貪玩,愛吃零食什麼的,我會罵他,還打他。
後悔對他的打罵,為什麼不能再多點耐心呢……

在我們看不到的角落,許許多多人都承受了喪子之痛。
有些人不堪其痛,隨孩子去了。
ta更是我們柔軟的幸福,是親密的陪伴,是愛的寄託,是無盡的希望。
所以,孩子離世,是對一個正常成年人最具毀滅性的打擊。
真的該好好愛ta,好好陪伴ta,好好珍惜和ta在一起的時光。
ta好好的在這裡,會跑來跑去,會開懷大笑,會認真吃飯,會抱住你喊媽媽……
– END –
作者:李月亮,高人氣作家,新女性主義者,紮實寫字的手藝人。解讀情感,透視人性,以理性和智慧陪萬千女性成長。新書《好的人生,不慌不忙》熱賣中。微信公眾號:李月亮(bymooney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