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心助眠方”治療失眠

“寧心助眠方”治療失眠

點擊箭頭處“人衛中醫”,關注我們哦!!

30餘首經驗方,50則典型驗案展現了山西省名中醫王洋教授從醫近40年的學術思想和臨證經驗(辨治肺系病),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知識性。

寧心助眠方

組成:炒棗仁30~60g,五味子10g,夜交藤30g,合歡花30g,五加皮(刺五加)30g,靈芝12g,生甘草6g。

功用:安神助眠。

主治:夜眠不安,難以入眠或早醒,舌紅苔白,脈沉細。

方解:炒棗仁,酸甘、平,歸心、肝經,養心安神,為君藥;五味子亦入肺、心經,收斂固澀、補腎寧心;夜交藤、合歡花,均性平味甘,其中夜交藤養血安神,合歡花解鬱安神;刺五加歸脾、心經,益氣健脾、補腎安神,藥理研究顯示有明顯鎮靜作用,能改善大腦的興奮、抑制過程,增強學習記憶力,提高工作效率;靈芝性平味甘,補氣安神、止咳平喘;甘草調和諸藥。全方性味甘平,安神的同時補氣養血,疏肝理氣。

常用加減:
(1)伴見汗出者,加生龍牡、浮小麥等。
(2)伴見心中煩熱者,加知母、黃柏。
(3)伴見心煩不寐者,加黃連、肉桂、阿膠等。
(4)伴見口苦、脅肋脹滿者,加柴胡、香附、薄荷、黃芩等。
(5)伴見頭暈者,加天麻、葛根等。

(6)伴見汗多、食不知味,舌苔厚,加半夏、夏枯草、蒼朮、藿香等。

病案

徐某,男,75歲,主因“進行性氣喘2年,加重1周”於2020年6月25日就診。既往有類風溼關節炎病史3年,長期口服激素及雷公藤等藥物,間斷口服中藥湯劑,病證時有反覆。

現症見:患者神清,精神萎靡,氣喘,動則尤甚,伴咳嗽,咳白痰、量少,神疲乏力,咽乾,汗出,失眠,舌淡,苔薄白,脈沉。

中醫辨證為氣陰兩虛,腎不納氣。

處方:炙麻黃6g,杏仁10g,百部10g,紅景天40g,補骨脂20g,沉香2g,炒棗仁30g,五味子10g,夜交藤30g,五加皮30g,靈芝12g,生甘草6g,茯苓20g,枸杞30g,生龍牡各30g。7劑,水煎服,日1劑,早晚分服。

二診:藥後患者咳喘好轉,失眠明顯改善,但有汗出,動則加劇。上方加山茱萸12g、桑葉30g。

[按語]對於慢性肺系疾患,常常伴隨諸多兼症,在臨床上針對飲食、睡眠等兼症治療後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咳喘等主症隨之明顯改善。患者肺腎氣虛,故以炙麻黃、杏仁、沉香、補骨脂宣肺止嗽,納氣平喘;腎氣虛,久病傷陰,相火妄動,故以五味子、枸杞、生龍牡育陰潛陽;氣虛不養,元神不充,則神疲乏力、失眠健忘,故以紅景天、靈芝、茯苓益氣安神;夜交藤安神養血;五加皮補肝腎,調節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全方共奏宣肺止嗽、納氣平喘、育陰潛陽、養心安神之效。

特別提示:

由於公眾號平臺更改了文章分發機制,不按時間推送,而是按權重隨機推送,為了保證您能看到我們的推送,不錯過每一篇好文章和每一次福利活動,請將我們的公眾號設為星標,讓我們每天與好文章相遇,在文章中與國醫大師攀談!

END

【本文選自肺系病臨證經驗集,人民衛生出版社,主編:王洋。人衛中醫編輯整理。文中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掃描下圖二維碼可查看本書詳情。】

長按上方二維碼

【掃描二維碼】

進入購買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