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莫言的一次見面,揭開林青霞美人背後的避難所

與莫言的一次見面,揭開林青霞美人背後的避難所
臺灣老中代藝人,很多祖輩或父輩是從大陸過去的,他們有的是國軍將領,比如秦漢父親和劉若英祖父;有的是軍隊、政府裡的文職人員,有的是商人、文化教育界人士。他們的家庭在大陸經濟條件比較好、受教育程度比較高,這讓他們有很重的文化情結。在他們心裡,當醫生、律師、工程師、大中學老師,這是體面職業;當藝人,拿不上臺面。具體到各家,各不相同,有的尚能接受子女做藝人,有的認為子女做藝人有辱門風。
鄧麗君的哥哥很久不願承認妹妹是歌手,導演李安的父親對兒子學戲劇耿耿於懷,多年不肯原諒李安,直到李安拍的電影獲獎,父親才接納了他。半生沒得到父親原諒,是李安心中的刺痛。

李安與父親,圖源/網絡

作品無數次搬上屏幕的言情作家瓊瑤,父親是大學教授,母親是國文老師,親戚有很多是名人。瓊瑤參加兩次高考,沒考上大學,她的妹妹陳錦春卻是個學霸,父母偏愛妹妹。瓊瑤埋頭寫作,出版小說《窗外》,還拍成電影,一夜成名。她的父母也不高興。作家本來是個體面工作,但是瓊瑤寫言情小說,還把家人矛盾寫進小說,這讓她的父母非常憤怒。瓊瑤崩潰痛哭,不知自己怎樣才能討得父母歡心。
瓊瑤的言情劇捧紅很多女明星,林青霞是最早演瓊瑤劇成名的女演員,圖源/網絡
他們的這種思想,有好的一面,注意文化教養,他們的子女大都言行持重,穩重大方,有氣質,有品位。也有壞的一面,他們沿襲“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陳舊理念,把職業分高低貴賤,給從事文藝事業的子女造成心靈傷害。
這種職業歧視還與門第歧視結合在一起,伊能靜前夫庾澄慶出身名門,他的母親看不起出身貧困讀書不多的伊能靜。儘管伊能靜是個才女,能唱歌,能寫歌詞,庾母仍然對伊能靜有意見,這是導致伊能靜與庾澄慶婚姻破裂的一個重要因素。
林青霞與秦漢相戀多年,外人看來金童玉女,內部人看去,卻覺得門第不般配。林青霞的父親是一名軍醫,秦漢的父親孫元良是黃埔一期,兩者地位懸殊。

林青霞與秦漢,圖源/網絡

林青霞的父母最初不願林青霞拍電影,電影公司三番五次登門拜訪,都被林青霞的父母拒絕。電影公司請一位山東老鄉說情,林青霞父母才勉強同意。林青霞媽媽親自審核劇本,把所有吻戲去掉,才允許林青霞出去拍戲。
林青霞高中畢業開始拍戲,沒能上大學,這在她的父母心中,多少會有一些遺憾。回顧林青霞的職業生涯,她拍戲之餘,主要休閒方式是讀書與旅行。她與瓊瑤、三毛、蔣勳、白先勇等很多文化界名人都是好友,後來到香港,與香港的文化名人也保持著密切關係。
林青霞一直是一個文化圈外圍人士。

林青霞在電影《窗外》中的劇照,圖源/網絡

寫作是內心充盈的需求,不缺錢的她也需要避難所

林青霞與秦漢痴纏多年,青春耗盡,沒有等來一紙承諾,終於死心。40歲時,嫁給香港富商邢李㷧,可謂是“老大嫁作商人婦”。
“商人重利輕別離”,嫁給商人冥冥中意味著不會有豐沛的情感回饋。藝人與商人,本是兩種人。藝人需要情感豐富,商人卻不能有太多情感,情感會干擾理性選擇。商人有錢,會以物質的方式回饋對方,更覺得情感回饋可有可無。
林青霞結婚時,想必這個問題想明白了。對不願再拍戲的林青霞來說,保障以後的生活是結婚的目的。臺灣地狹人少,收入遠不能與大陸藝人相比。哪怕是林青霞這樣大紅大紫的明星,她的積蓄也未必能保證後半生過有質量的生活。頂了二十年大美人桂冠,年輕時沒得到愛情,年老時沒有生活質量,讓後世嗟嘆“紅顏薄命”,林青霞不願意活成一個這樣的笑話。

林青霞與邢李㷧的結婚照,可謂“郎財女貌”,圖源/網絡

林青霞在邢李㷧結婚以後,至少經過兩段艱難時期。2001年,林青霞71歲的母親因抑鬱症跳樓自殺,幾年後,她的父親也病故。林青霞在喪失愛情之後,又喪失父母親情的支撐。
這幾年,一直有林青霞離婚、邢李㷧出軌生子的傳聞,說他與別的女人生的兒子已經好幾歲。林青霞或是淡然以“我的家庭幸福美滿”、“他付出的代價是要面對媒體”、“我是禁忌的(對媒體)”作出回應,或是通過分享家庭趣事的方式去側面化解,並不甚去特意闢謠。

林青霞與施南生、徐克,圖源/網絡

除去親情的情感來源渠道,林青霞在友情上同施南生成為閨蜜。她倆都有強大內部力量,能夠自己消化掉不良情緒。當情感不能求諸於外時,她們會求諸於內。施南生是努力工作,用工作填滿情感的空缺。林青霞是讀書、寫作,用文化填充情感的空缺。
毛姆說:“閱讀是一座隨身攜帶的避難所”。心靈上的風雨來了,躲進自己的避難所裡舔幹血跡,走出來,又是元氣滿滿的一天。
林青霞靠著這種內源力,化解了失去愛情之痛、失去親人之痛。一個人在消化了負能量之後,會成為更強大的自我,一個人就是一個世界。
對如今的林青霞而言,丈夫更像是一種點綴,有他、是好的,沒他、她也能生活得很好。當然這也離不開豐富的物質滋養,林青霞旺夫,結婚以後,邢李㷧財產暴漲數倍,這些財產含著林青霞一部分。她餘生不必擔心缺錢,可以安心地做她喜歡的事情。

林青霞六十歲生日,邢李㷧送十億豪宅做禮物,圖源/網絡

現在林青霞書出了好幾本書,在《南都》開了專欄,去年還被香港大學授予名譽博士頭銜。林青霞頭上頂著“大美人”“大明星”兩頂桂冠,多個“名譽博士”頭銜試不出分量。但她仍然會高興,這證明她在人生的另一條跑道上試跑成功。

林青霞被香港大學授予名譽博士學位,圖源/網絡

青年時是大美女,中年時是優遊貴婦,晚年當起作家,林青霞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擰巴過,又都重整旗鼓,過上精彩生活。
她沒有像一些差不多年齡的女明星那樣靠醫美硬撐著當不老女神。老不老的,對她來說意義不大。她跟“不老女神”不在一條跑道上,沒有同臺競爭的慾望。
即將七十歲的林青霞,歲月的痕跡在她的臉上清晰可見,然而她的臉是舒展的。那張臉上沒有恐懼,沒有怨恨,只有歲月沉澱後的從容,讓我們看到美人老去後的另一種可能。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自媒體,不代表平臺觀點立場)
ENTERTAIN

「騰訊新聞」APP搜索:

娛鑑viewpoint

或點擊下方「閱讀原文」

圍觀更多精彩內容

| 熱門文章推薦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