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前有韓國以紀錄片的形式公開揭露邪教性侵案、後有日劇《圍欄》,以不同的視角給予那些受到侵害的女孩力量。
沖繩出身的女主角,因父親是美軍營裡的亞洲面孔,從小被別人帶著有色眼鏡瞧不起。
小時候,圍觀過媽媽被物業大叔侵害,長大後,很不願意回想起自己的童年。
因為一位黑人女性向警方報案,自己受到美軍的侵犯,她再次回到沖繩調查。
其實,被性侵的人並不是報案的黑人女性,而是她認識的日本小妹妹。一位高中生。
而當她們去醫院檢查,希望醫院能開出受傷證明時,醫院又帶著偏見阻止受害者想報案的勇氣。
起碼當有爭議的話題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時,會有更多的人注意到這件事,她們有更多的希望。
整個故事的走向,我們都能猜出一二,為什麼說這部劇值得一看呢?
性侵的源頭是日美關係,於是編劇毫不避諱大談歷史和政治↓
girls help girls的行為,不分國籍、種族,只有女孩能懂女孩的痛。
女性在兩性關係中,並不是絕對的附屬品,她們也有自己的選擇權。
男性習慣性以愛之名綁架女性,精神PUA讓她們自願付出,一旦懷孕,他們可以推卸責任,女性面臨的問題遠比想象中更多。
說起本劇的臺詞,就不得不提日本的著名編劇野木亞紀子。
代表作有國內觀眾非常熟悉的《非自然死亡》《逃避可恥雖有用》《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機動搜查隊404》。
國內評分9.5分的《非自然死亡》告訴觀眾,我們不能將死當做不吉利的事情。
以法醫視角告訴大家,煩人心情不需要理解,調查背景,只是為了更好的預防更多犯罪行為。
《逃避雖可恥但有用》告訴我們愛情也像事業一樣,需要經營。
所謂命中註定的關係,都需要兩人在不斷地磨合中互相包容。
《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聚焦壓抑的職場和苦悶的打工人。
隨著年齡增長,對於我們來說,鼓起勇氣,不再指做成什麼驚天地的大事。
野木亞紀子最大的特點是落地生活,在微小的事情中給予觀眾極大的治癒。
《非自然死亡》裡,法醫也是普通的社畜,他們也會抱怨工作的辛苦。
《機動搜查隊404》裡,最治癒的一句臺詞莫過於此↓
野木亞紀子的臺詞有一種很神奇的魔力,不管你憤怒也好,共情也罷,總能以不同的身份,在臺詞中找到不同的力量。
她的代表作風格多變,這一次的《圍欄》也很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