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年的初夏,高考無疑是為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在高考的第一天除了每年都少不了的忘帶准考證,以及走出考場的考生會如何語出驚人,也被諸多吃瓜群眾所關注。但在今年,一位走出考場的考生並沒有對高考試卷臧否一番,而是喊話馬化騰,並表示“騰訊能不能把QQ空間改回老版,新版太難用了!”
作為被cue到的一方,騰訊QQ方面旋即回應到,“鵝收到喊話啦,我們非常重視你的建議!先專心考試,等考試結束後,我們第一時間聯繫你!祝你高考順利”。QQ方面還表示,如果大家有任何意見和建議,請私信騰訊QQ官方賬號,官方將認真收集並及時跟進。而在評論區中,諸如“從QQ空間的角度來看,你是特別偉大的”、“大哥XX”等言論更是隨處可見。
沒想到,剛剛度過18歲生日、幾乎是與今年高考考生同齡的QQ空間,居然會在05后里依然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從此前的PC互聯網到如今的移動互聯網,QQ空間似乎並沒有隨著時間老去,反而歷經彌新,明明曾經陪伴了一部分80後和一整代90後青春的QQ空間,為什麼會在05后里還有存在感,甚至成為國內市場最為“長壽”的社交平臺之一呢?
本世紀初隨著博客的興起,QQ空間也應運而生。相比更具公共屬性的博客,更私人的QQ空間也以多樣的裝扮和新鮮的玩法脫穎而出,甚至幾乎每一位“涉網未深”的90後,都能在QQ空間裡打造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就像如今在朋友圈點贊一樣,那時候去訪問他人的空間也會留下記錄。於是訪問後留言增加人氣就成了約定俗成的“規矩”,由此誕生了“踩踩”、“跑堂”這兩個早已被大家遺忘的流行語。
作為一個長盛不衰的平臺,QQ空間裡的信息基本可以籠統地分為好友日常和轉載兩類。在QQ空間裡可以看到朋友們分享日常,這與當時海外市場大熱的Facebook是同一個邏輯。相比其他社交軟件,QQ空間也更能反應你關心的好友們的日常,例如他們的心情、簽名、日誌、照片等等。然而QQ空間被更多人使用的功能,其實是轉載,但其中多為其他社交軟件的長圖截屏、動圖轉發等,可謂是吸潮流之靈氣、取內涵之精華。
這一切無疑是QQ空間的過去,更是它在PC互聯網時代輝煌的歷史。然而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照理說有了微信的存在、特別是在朋友圈出現後,QQ空間應該是被“降維打擊”了,可微信朋友圈的空前成功,反而促使QQ空間在年輕一代中紮根。微信的簡單易用使得它比QQ更容易被新的網民接受,因此在移動互聯網的浪潮中,有相當多中老年人通過手機變成了移動網民。
相比微信,QQ最大的劣勢無疑是臃腫,堆積在這款騰訊賴以起家的軟件上的功能實在是太多,這對於中老年用戶顯然極度不友好,卻反過來成為了在青少年群體中受到青睞的根源。由於QQ是一個父輩存在感缺失的社交軟件,所以在年輕人並不想將學習、生活中的事情事無鉅細分享給家長的情況下,他們自然就需要一個分享生活的場景。
這時候,被上代人放棄的QQ空間,反過來就成為了新一代年輕人的社交場地,QQ空間在事實上也成為了青少年的“朋友圈”。更何況QQ空間本身的產品力也相當出眾,由於其最初是面向Web端的緣故,所以UI設計相當出彩,再加上靈活多樣的個性化設置,因此準備來說,QQ空間應該是在UI上客製化程度最高的互聯網產品了。
各種功能模塊能夠隨意加減組合、放置,並根據喜好形成屬於自己的空間主頁,這就是QQ空間的賣點,以至於裝修自己的QQ空間更是幾乎一代人的共同回憶。而相比於老版本,新版QQ空間確實稱得上是難用,例如發說說看不到瀏覽次數、點贊和評論被合併在一起、而且瀏覽區和轉發區也被直接取消,取而代之的則是騰訊力推的小世界和小視頻。
小世界的功能設計其實類似於Instagram,主打的是圖片社交,同時也可以發佈視頻內容,而小視頻則是QQ版的視頻號。說實在的,為了推廣新功能,QQ為小世界和小視頻賦予了太高的權重,導致這兩個板塊的內容幾乎淹沒了QQ空間原先主打的日常分享。
不難發現,騰訊推出的新版QQ空間是為了降低用戶的“社交壓力”,取消說說的瀏覽次數以及模糊化轉評贊是為了讓用戶不再為發佈的內容如何收穫更多點贊而絞盡腦汁。然而對於青少年來說,攀比是他們社交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新版QQ空間就變得與微信朋友圈幾乎一個味了,所以也就難怪青少年用戶會不喜歡了。
iQOO Pad評測,超高性能大屏娛樂神器
夠大、夠勁,夠好玩的大屏娛樂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