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不清感冒的寒熱時,這個中成藥,發汗祛溼、兼清裡熱,家中常備

今天再給大家說一個家中常備的中成藥,九味羌活丸

既然說是常備藥,最主要解決的就是一些常見問題,比如感冒發熱。

感冒發熱有很多類型,除了風寒風熱以外,估計外感風寒溼邪、內有蘊熱這種類型可能算是最常見了。

聽上去比較複雜,這類感冒連中四邪。

其中三邪自外,外感風、寒、溼;一邪由內,裡熱。

四邪齊發,但依然是外重裡輕。

打個比方,一個人感受了風寒,可見發熱、惡風寒、無汗頭痛等早期的外感症狀。

但不同的是,這個人又多了全身痠痛、頭身沉重、無力等症狀。

這就說明,侵襲人體的還有一樣溼邪。

這種痠痛的感覺,我常常有,與單純的痛相比,酸的滋味同樣地不好受。

伏案寫作或看書久了,項背痠痛,不像痛那般乾脆,痛則痛、不痛則不痛。

痠痛是一種拖泥帶水、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

這瀝瀝拉拉不好受的感覺,很容易讓人想起溼邪。

溼邪侵襲人體,打個比方,就像北方冬天蔬菜大棚上那一層薄膜,你走進大棚裡的感覺就是熱。

溼邪對人體的作用也是這樣,會使人體產生內熱。

病因找到了,我們就可以確定治則為發散風寒,祛溼清熱

方中,羌活能同時治風、寒、溼三邪,其德可以為君,作君藥。

就藥性而言,羌活是一味風藥。


風藥發散,可祛風散寒;風性燥,可除溼。

就好像洗完的衣服,如果今天有風,就乾得很快。

防風辛甘性溫,長於祛風除溼,散寒止痛,為風藥中之潤劑;

蒼朮辛苦溫,功可發汗祛溼;

兩藥相合,協助羌活散寒除溼止痛,是為臣藥。

細辛、白芷、川芎散寒祛風,宣痺以止頭身疼痛;

生地、黃芩清瀉裡熱,並防諸辛溫燥烈之品傷津,均為佐藥。甘草調諸藥為使。

諸藥相伍,既能統治風寒溼邪,又能兼協調錶裡。

中成藥九味羌活丸,是由九味羌活湯變化而來的。

生活在這個時代還是很幸福的,各大藥房都有九味羌活丸賣,原著中也是點出丸劑為佳。

前段時間新冠疫情,九味羌活湯也是抗擊疫情的方劑之一,就像是中藥裡的布洛芬。

主治風寒的同時管了溼邪,還考慮到了裡熱。

現在物質條件比較豐富,體質上鬱熱鬱火的人群也比較多見。

這個方子的適用範圍很廣,本人深有體會,作為受益者,我外感初期也是常用此藥。


臨期處理 八綱調形貼 二折優惠

9貼/盒 有效期至2023年6月29日
一盒原價168元 臨期優惠價33.6元
兩盒原價298元 臨期優惠價59.6元
十盒原價990元 臨期優惠價198元
六十盒原價4800元 臨期優惠價960元
或戳下方「閱讀原文」進入購買專區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