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卡片關注我↑
【本篇是:彭博士講《黃帝內經》系列(附語音)-精華篇-之八百零七。(更多精彩內容持續更新中……)】
“帝曰:願卒聞之。岐伯曰:肝主春,足厥陰少陽主治,其日甲乙,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黃帝內經·臟氣法時論》
(接前文)所以我們在臨床上有很多人說,那臨床用什麼藥呢?其實我們都知道,如果是肝臟的火特別大的話,我們先得清肝火,清肝火你得柔肝,這時候你就需要用甘味的藥,比如生甘草,因為它是甘味,可以健脾補脾,同時它還能和緩肝氣,所以我們看到有些名老中醫治肝火的時候用芍藥甘草湯,也就是用白芍、甘草相合來柔肝氣,還有一些民國時期的大家瀉肝火不是用黃芩,是用白芍來瀉肝火。(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所以這些都提醒著我們肝火得給它柔下來,柔了之後就好了,比如將軍發火的時候氣勢非常強,這時候我們要把他的心情平復下來,就是用柔的方法,把脾氣給他降下來,脾氣降下來之後,將軍就正常了,他就冷靜了,所以這時候第一件事是先緩,你先不用特別著急的去清火,你先給他緩下來,緩下來之後再去清火也好,再去疏肝也好,等等的那些後續的工作就好辦了。你第一步先給他平復下來,這就是張景嶽的註解,他說∶“急者可平,柔能制剛”。
《素問釋義》裡邊講∶“木性柔軟,有餘則急,故以甘緩之,且調中,以實脾也”。這個地方出現了一個詞是實脾,整段話我們就知道,木性本來是柔軟的,它一旦過頭了之後,它就急了,一急了之後用什麼來緩和呢?用甘味來緩和,甘味是用什麼呢?用調和脾胃的,我們都知道甘入脾,所以用實脾的方法,這就是《金匱要略》裡邊的那句著名的條文∶“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什麼意思呢?也就是說你看到肝病了之後,肝是木,木克土,土是什麼,是脾,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所以你就知道肝的問題會傳到脾那裡去,因為肝脾不和,這時候你應該怎麼樣呢?你先把脾先給實住,先給它補好,把脾補好了之後,肝臟的問題不至於傳到脾這裡來,所以這時候你再疏肝解鬱,或者清火都行,這就是整個這樣的一個思路。
很多人說那我要是脾氣大,肝火盛怎麼辦?那就是清火,至於你用什麼藥,比如用柴胡、黃芩作為藥對來清肝火,還是直接是龍膽瀉肝湯,用龍膽草來清肝火,還有的醫家喜歡用菊花、天麻這些藥來疏解肝氣,同時清肝火,還有的醫家根據情況用生白芍來清肝火,總而言之,大家用的方法都不同,你一定得根據具體情況來調和運用,(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有的時候我們知道清三焦火可能還會用黃連甚至黃柏這些苦味藥一起來清肝,很多人肝火大的同時腎也虛,因為肝腎同源,腎虛的時候怎麼辦,得加上地黃,熟地、生地給他滋上腎,這樣一講的話那就非常多了。還有的人肝火大,同時他脾虛還腹瀉,還容易大便不成形,這時候你得用上炒白朮、茯苓,甚至用點陳皮、砂仁給他燥溼行氣,這就牽扯到脾胃了,所以在真正臨床上我很難說讓大家用一款藥把您的某一個症狀解決,因為每個人的症狀有可能還涵蓋著其他症狀。
肝火旺可能同時有的人是兼腎虛,有的人是兼脾虛,有的人是兼心火重,每個人兼的不一樣,我不能用一種藥來治您所有的問題,有可能張三用著合適,李四就不合適了,張三是肝火大兼腎陰虛,李四是肝火大兼脾虛,他倆就不能用一樣的方,所以在這個時候希望大家一定要理解,我們看病也好,學中醫也好,你得找一個適合你自己的方法,而不是專家說什麼你就回家趕緊買去吃什麼,有的時候有可能不合適,所以在這裡就善意的提醒聽眾朋友們,一定要根據自己的情況來進行調養,所以《素問釋義》的這段話非常重要,所以要“木性柔軟,有餘則急,故以甘緩之,且調中,以實脾也”。(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這個時候就要一邊調中,一邊實脾,然後緩解肝的急。這就是我們今天《黃帝內經·髒氣法時論》講的肝主春這一段的條文的含義。
好了,今天的課就講到這裡,謝謝大家的收聽,我們下次課再見。
學了彭鑫博士今天講的課程之後,相信您對《黃帝內經》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最後做一個答題互動,測一下您的學習成果。
關注「中醫彭鑫博士工作室」公眾微信號,回覆數字 2023,查看熱門閱讀集結 .
[附語音]中醫彭鑫博士講解《艾灸養生》系列課程
[附語音]彭博士講《二十四節氣養生》
[附語音]彭博士講《黃帝內經》系列精華篇
[國新辦]中醫學博士彭鑫:中西醫終極的結合點就在臨床一線
[清華大學]彭鑫博士公益講座——彭祖養生思想的現代啟示
[視頻]八段錦全集養生功法—彭博士送您一份大禮
[視頻]漩渦匯聚能量:升清降濁走圈法
[視頻]彭鑫博士座客央視——如何給寶寶捏脊
[精品文章]“冬至”一陽生,正確的養生方法是這樣的
[精品文章]偏方到底能不能吃?
[精品文章]大德必得其壽:心胸豁達是養生第一理念
中醫彭鑫博士工作室
微信公眾平臺:pengxinboshi
官網:www.pengxinboshi.com
新浪微博:@中醫彭鑫博士
騰訊微博:@中醫彭鑫博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