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雞蛋,幾乎包含了人體所需的全部營養,被譽為“理想的營養庫”。
除了能夠為人體補充營養,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常吃雞蛋還有助於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近日,北京大學流行病學與衛生統計學系的研究人員使用靶向核磁共振的技術檢測了4000多名參與者血漿樣本中225種代謝物,發現——適度的雞蛋攝入,或許能夠通過增加血液中心臟健康代謝物的數量,從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雞蛋攝入與高密度脂蛋白(好膽固醇)的濃度呈現正相關。
這些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清除血管中的膽固醇,改善膽固醇代謝特性,從而對心血管有保護作用。
雞蛋攝入量與載脂蛋白A1指標呈正相關。而載脂蛋白A1可以使外周的膽固醇運送到肝臟進行代謝,從而有助於降低壞膽固醇的水平。
簡單來說,研究人員通過實驗數據推測雞蛋的攝入能改變機體代謝,進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而此前,美國波士頓大學研究團隊在《營養素》Nutrients上發表的一項研究也顯示,每週攝入≥5個雞蛋,患2型糖尿病和高血壓的風險分別顯著降低28%和32%!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每週食用3~6個雞蛋更有利於健康,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較低。
煮雞蛋是簡單又健康的雞蛋吃法,不需要額外加油、鹽,既好消化又好吸收。
煮雞蛋一定要冷水下鍋,待水開後再轉小火煮5~6分鐘左右關火,然後燜個3~4分鐘左右,即可食用。
生活中,有些人只吃蛋白不吃蛋黃,認為蛋黃中膽固醇含量高,對身體不好。
事實上,健康人群每天1~2個雞蛋,不僅可以供給營養,還有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功效。
現代研究顯示,雞蛋黃富含卵磷脂、鈣、磷、鐵以及多種維生素等,有促生長發育、鎮靜等作用。
中醫理論則認為,蛋白性微寒,蛋黃性溫,蛋黃、蛋白合食性平,共補氣血,助力健康。
針對這種情況,推薦一款製作簡單且調理脾胃效果良好的養胃湯——麵疙瘩雞蛋花湯。
做法:在湯鍋內添淨水一碗(約300ml),中火煮開。煮水期間,另取麵粉兩小勺,加水攪拌成糊。待水煮開,把麵糊緩緩倒入開水中,並不停攪拌,最後取一枚鮮雞蛋打入麵湯中打圈攪開。待蛋花成形,養胃湯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