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傳海南航空“空姐體重超過10%的將被停飛”引發熱議。
據瞭解,網傳信息發佈為海南航空向其客艙部的空中乘務員發佈通知,對乘務員進行“關於專業化形象的篩查和管控提示”。
空姐超重10%將停飛?
據報道,6月4日,海南航空客艙部下發了一份名為《關於專業化形象的篩查和管控提示》,除相關日常工作要求外,其中對該公司的女性乘務員體型體重製定了具體的管控標準,對這一規定出臺的原因,相關文件內容表述稱,“專業化形象是重要的直觀的職業形象”“我們作為窗口單位,應是一道靚麗的名片”。
該標準提出,海航女性乘務員標準體重計算公式為“身高(cm)-110=標準體重(kg)”,體重超過該數值即為超重,對超重人員公司將進行分類管控。對於超重數值在5%以下的女乘務員,該公司提出將以月度為週期進行體重監控,避免組員體重持續上升。“待一月監控期滿後,著制服赴乘務隊進行當面複核,完成現場稱重及三人面試小組評議。”
對於超重5%、未超過10%的女乘務員,該工作細則規定,將給予乘務員30天自我減重期,並以周為單位進行監控。乘務隊將在每一週期結束時對乘務員進行現場稱重及三人面試小組評議。“若體重上漲並突破10%上限,則立即停飛。”
對於超重10%的女乘務員,公司要求立即停飛減重,乘務員所在的乘務中隊將協助組員制定減重計劃,督促減重效果。
今天上午,海南航空客服熱線表示,將就此事交辦相關科室,截至目前暫無進一步消息。
不過,記者在海南航空官方微信中看到,2017年4月24日海南航空發佈了乘務員招聘信息,其中也提到了男女乘務員的體重標準(kg)。其中女:[身高(cm)-110] *90%~[身高(cm)-110];男:[身高(cm)-105] *90%~[身高(cm)-105]。
從該招聘信息中看到,對於女性乘務員的標準體重最大值為身高(cm)-110,這與網傳信息基本一致。
這也就可能意味著,目前網傳的相關規定並非是該公司最新發布的相關通知,而是之前就對女性乘務員體重就有相關要求。
民航飛行從業人員:
身體質量指數超出範圍
轉專業、停發“健康證”或停飛
對於網傳空姐“超重10%立即停飛減重”,民航相關從業人員表示,這並不意外,但可能說法並不完全正確。
“超重體檢,肯定不會只針對乘務員,只要在天上飛的,一般都要執行這標準。”
而對於超重體檢,該學員說,其實就讀飛行相關專業的學生,就已經在執行民航部門相關標準,簡單說就是“BMI”(身體質量指數)。
“簡單說,就是看你肥胖程度。”
如果超過BMI指數,就會提出警告,如果超過某個範圍,就不會航空人員的“健康證”,如果沒有“健康證”,那就意味著你沒辦法從事民航業具體崗位。
該學員說,通常,學校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測量“BMI”指數,“每個人每個時間段都不一樣,可能讀書時是一年體檢一次,但你從業之後,隨著年齡大了,‘BMI’檢查間隔也會縮短。”
對方說,民航學校相關專業也應該是按照從業標準在執行。
“這個標準不分男女,只要你飛上天,相關人員都要執行。”
該人士表示,自己讀書時,一年時間內所在的“中隊”中,有四十分之一的同學超出了該指數範圍,最後選擇轉專業或申請退學、繼續高考等。
該人士說,自己目前的BMI,也超出了一定數值,但如果要體檢,自己會減下來。
“轉專業的學員中,真正因為超體重的因素很少,主要是體重上去之後,影響到了心臟負荷等潛在疾病。”
“飛行專業要求很嚴,如果不達標,可以轉機修、地勤相關專業,簡單說,只要在客艙工作,包括飛行員、安全員以及乘務員都嚴格執行這個標準。”
至於為何要定期體檢測量BMI?
該人士個人認為,這些崗位對個人形象要求很高,其實也是一個嚴格標準,不僅僅是體重要在一定範圍內,包括上課穿制服、如果發現“邋遢”,也要被“扣分”。
該民航人士提供的課程中顯示,為保障空勤人員的身心健康和飛行安全,民航局制定了有關空勤人員體檢合格證管理、體檢鑑定、航空衛生保障等一系列法規、標準和管理文件……
其中,從業人員要通過運用預防醫學知識和方法,降低風險因素對健康的影響。
而民航相關課程中也提及“體檢合格證”,涉及精神系統、神經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免疫和內分泌系統等相關檢查。
律師:
沒有經過特定程序臨時新增規定涉嫌違法
浙江智仁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章吳睿表示——
首先,公司提出的專業化形象要求是為了進一步提升乘務人員的形象,標準的出臺屬於單位用工自主權或自主經營權的範疇。
但是,如果以該標準作為乘務員日常工作能力、表現的考核標準,這不僅是規章制度的更新,還涉及員工權益的重大影響。應該依法經過民主程序,方能作為管理、考核員工的合法依據。
空乘的工作能力評價標準應該是與航空公司建立勞動關係起就已經確定,臨時新增的規定沒有經過特定程序,是不能作為對員工做出負面評價的標準的,而負面評價本身如果影響到了乘務人員的薪資或其他工作待遇,確實是可能涉嫌違法。
不過,章律師也表示,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公司如果操作得當,這個規定還是可以合法操作。
新聞+
飛機減重意味著什麼?
“航空業減碳可從飛機減重做起。”2021年,中國南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馬須倫在接受採訪時表示。
馬須倫曾說,降低飛機油耗和碳排放應該是航空公司節能減排最重要的抓手,推進精準配載,精準測算餐車、機供品、貨運板箱、免稅品、報刊雜誌等重量,推廣電子飛行包,通過一系列手段,每架飛機減重約40公斤,科學確定飛機加油量,避免“多加油”“油耗油”。
據業內人士表示,一架飛機由眾多尖端技術因素構成。
在飛機上只要多放一杯水,然後飛上十年,多花的燃料錢相當於這杯水等體積的黃金。一架普通客機,假如能減重300公斤,每年就能帶來1000萬美元的收益。注意,這還僅僅是一年。而一架飛機使用壽命有20年,收益就是2億美元。
因此,為了解決減重問題,全世界的航空公司那是相當拼。
比如印度航空為了減重,只招身材特別苗條的空乘人員,而日本全日空為了減重,建議乘客在登機前務必去廁所。
另外,阿聯酋航空的“體重檢查”專門監控體重過重的空乘人員。該公司“體重警察”負責監控機艙服務人員的體重和身體質量指數(BMI),甚至會對那些體重不達標的員工進行懲罰,包括不讓她們上飛機、削減工資或者解僱。
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要求航空公司在估計飛機總重量的時候,也需要考慮到機組人員的重量。
1月8日,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的夏洛特城,一架美利堅航空公司的小型飛機在起飛拉昇時突然發生故障,墜毀在機場內的一修理廠裡,機上21名乘客和機組人員全部遇難,造成了“9·11”以來美國最嚴重的空難。經過半個多月的調查,美聯邦航空管理局(FAA)下屬的飛行安全委員會認定,造成這起事故的最大可能是飛機上乘客超重。
為了杜絕類似悲劇重演,FAA於1月27日下達行政命令:從2月1日起,美國境內24家擁有小型客機(乘客人數在10-19人之間)的航空公司在預售機票時,必須讓乘客上磅秤稱體重。如果機票售罄,而所有乘客的體重之和超出FAA規定的飛機最大載量,那麼航空公司必須從乘客中“裁員”。
今年5月,新西蘭航空公司表示,從6月起至7月2日,要求部分國際航班乘客上飛機前先稱體重。在辦理登機手續時,乘客須脫掉鞋後站在體重秤上。據悉,體重秤設置在登機口休息室的入口處,乘客需要在一個體重秤上稱體重,再用另一個秤稱隨身行李,當然,為保護乘客隱私,體重不會顯示。
據報道,此措施並不是要向體重超標的乘客額外收費,而是收集乘客體重,作研究之用。詹姆斯表示:“我們會針對所有上機的人和食物進行測量,包括貨物、飛機餐和手提行李,目的是調查乘客、機組成員、機艙行李的平均重量。”
橙柿互動·都市快報 記者 董呂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