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經典白話精解叢書(全七冊)免費下載
民國名醫著作精華叢書(全21冊)免費下載
【絕版醫書】《中醫證候學》上中下冊(2008版)高清PDF免費下載
《全國著名老中醫臨床經驗叢書》22卷高清PDF免費下載
《中醫精華叢書》全九卷PDF免費下載
中華國粹書系叢書-中醫如此神奇(全10卷)PDF免費下載
田從豁教授從事針灸臨床、科研、教學工作60餘年,有深厚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臨床經驗。根據田從豁教授1970—2006年診治的針灸門診病歷348份,以客觀的病歷數據為基礎,以名老中醫本人的意見為主對數據挖掘結果進行分析,總結田老臨床常用穴方19個。但由於病歷數有限,所總結的穴方不可能反映田老全部經驗。
穴方中的手法為通過與田老交流、田老講解並演示所總結。田老常用提插捻轉補瀉法,適當配合迎隨、呼吸補瀉法。提插法重插輕提為補,輕插重提為瀉;捻轉法拇指向前用力為補,食指向前用力為瀉。提插捻轉幅度一般不大,動作要輕柔,同時注意體會手下感覺,空虛者為未得氣,過於沉緊則患者疼痛不適,應“如魚吞鉤餌”,患者感覺舒適為度。迎隨補瀉一般採用30°~45°刺,順經為補,逆經為瀉;呼吸補瀉則隨患者呼吸進針、出針,即“吸內呼出”為補,“呼內吸出”為瀉。
主治:痺症日久、腹脹、腹水、浮腫等正氣虛或水溼盛之證。
加減:病久體弱加足三里;肝失疏洩加陽陵泉;腎陽虛衰加命門、腎俞;水飲凌心加心俞。
典型病例:患者,女,31歲,1999年6月9日初診。主訴:雙下肢脛骨發涼半年。病史:自去年入冬後出現雙下肢脛骨前自覺冒涼氣,下肢無疼痛、腫脹,曾經針灸治療無效。肢體肌肉無萎縮,肌力、肌張力正常,直腿抬高試驗陰性,血常規、抗鏈“O”、類風溼因子等檢查均正常。飲食正常,眠差,月經延期3~4日,舌淡、苔白微膩,脈沉滑。西醫診斷:雙下肢發涼待查。中醫診斷:痺症,屬風寒溼邪入侵經絡,溼邪阻滯,氣血不運。治宜祛風散寒除溼,針刺水分、陰交、肓俞、足三里、鶴頂、解溪,每週治療3次,共治療14次痊癒。隨訪2年未復發。
體會:利水除痺方最初為田老治療痺症日久的經驗用方,後逐漸用於腹水、浮腫等水溼較盛兼有正虛之證,亦取得很好療效。因穴位距離臍部較近,臨床運用時應注意嚴格消毒。
加減:風寒加大椎拔罐,風門、肺俞隔姜灸;風熱加大椎放血拔罐或少商、商陽放血;肺氣鬱閉加尺澤、列缺。
手法:大椎向下斜刺,用平補平瀉法;風池向鼻尖方向斜刺,用瀉法;風門向下斜刺或直刺,用瀉法。
典型病例:患者,女,43歲,1986年11月4日初診。主訴:咳嗽3天。病史:3天前因著涼出現咳嗽頻作,胸痛,痰白呈泡沫樣,易咯出,咽癢,喉中痰鳴,頭痛,噁心,納差。兩肺聽診有痰鳴音,血常規正常,舌淡紅、苔薄白,脈細數。西醫診斷:呼吸道感染。中醫診斷:咳嗽,屬風寒束肺。治宜宣肺散寒、化痰止咳,針刺大椎、風門、風池、肺俞、列缺、尺澤,大椎、風門、肺俞加拔罐,每日1次,治療3次痊癒。
體會:本方無論外感風寒風熱,均可運用,臨床應注意根據具體情況配用不同穴位。3穴深處均有重要臟器,不宜深刺,且田老認為外感病邪在表宜淺刺,故本方針刺勿過深。
主治:遺尿、不孕不育、更年期綜合徵、月經不調等腎精不足或衝任失調之證。
加減:脾虛氣弱加足三里、中脘;腎虛加腎俞、肓俞、命門、志室、太溪;衝任不調加氣海、中極。
典型病例:患者,女,8歲,2006年1月23日初診。主訴:自出生後一直遺尿。曾經中西醫治療效果不好,現白天尿急,夜間遺尿,每夜1~4次,尿常規正常,飲食、睡眠正常,大便幹,1~3日一行,舌尖紅、苔薄白,脈沉細。西醫診斷:遺尿。中醫診斷:小兒遺尿,屬腎氣不充。治宜培元益腎,針刺關元、三陰交、水道,夾脊胸腰段梅花針輕度叩刺,命門拔罐,治療1次即未遺尿,後繼續每週治療3次,共治療10次痊癒。隨訪半年未復發。
體會:本方為治療月經不調常用對穴,田老取其補益腎精的作用,用於治療各種腎精不足或虧虛之證,臨床運用常配足三里、中脘健運脾胃,有陽中引陰之意。
主治:蕁麻疹、神經性皮炎、慢性溼疹、皮膚瘙癢等氣血不和、營衛失調之證。
加減:氣滯血瘀加局部火針淺刺,或大椎、膈俞放血拔罐;肝氣不舒加陽陵泉、期門;中焦氣滯加中脘、胃俞;風邪外襲加疏散外風方;病久虛實夾雜加背俞四穴(肝俞、膈俞、脾俞、腎俞)。
典型病例:患者,男,54歲,2005年12月7日初診。主訴:全身皮膚瘙癢1年。病史:1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全身皮膚瘙癢,並起片狀紅斑,抓後更重,曾用西替利嗪治療,僅能維持1小時不癢。現皮膚瘙癢,夜間尤甚,全身片狀紅斑,此起彼伏,飲食、睡眠正常,二便正常,舌尖紅、苔薄白,脈弦緊。診斷:癮疹,屬風寒外束,治宜祛風散寒、理氣活血。大椎、膈俞刺血拔罐,針刺血海、曲池、足三里、三陰交、風池、風門,針後皮膚瘙癢明顯減輕,繼續每週治療3次,共治療16次基本痊癒。隨訪半年未復發。
體會:對於蕁麻疹、神經性皮炎等皮膚病,田老常以調暢氣血、調和營衛之法治療,取穴多取陽明經穴與血海、三陰交等調陰血之穴合用。田老認為陽明經多氣多血,凡陽明經穴均有調氣血作用,臨床均可選用。
加減:脾虛或臟腑功能不調加章門;腎虛加肓俞、太溪、腎俞、命門;肝鬱血虛加膈俞、陽陵泉;中焦氣機不暢加天樞、曲池。
體會:田老重視中焦脾胃的作用及任、督二脈穴位的應用,氣海、中脘同屬任脈,三陰交、足三里分屬脾、胃表裡兩經,4穴健脾益氣而兼調氣機升降,養血而兼活血。臨床見正虛邪實者,應配伍運用祛邪穴位。
主治:哮喘、蕁麻疹、失眠、眩暈等氣血不和、臟腑不調之證。
加減:背俞穴應用不僅此4穴,根據不同病情采用不同臟腑之俞加減。
體會:本方的配伍體現了田老重視調理臟腑的思想,對於久病者,雖為一髒之病,多累及他髒;或雖未及他髒,但僅治一髒亦很難奏效,田老往往採用“調五臟以治一髒”的方法,多髒同治。臨床運用時,不限於此4個背俞穴,可根據具體病情選用不同背俞穴。
主治:咳嗽、哮喘、蕁麻疹等病久本虛標實、氣血失調、營衛失和之證。
加減:風邪外襲加曲池、風門;血瘀加三陰交、心俞;本虛明顯加夾脊(胸腰段)梅花針中度叩刺。
手法:大椎、肺俞用平補平瀉法,風池、膈俞用瀉法,脾俞、腎俞用補法。
體會:田老善用大椎與背俞穴,本虛標實的肺衛表證及營衛失和證,以大椎振奮陽氣,與背俞穴合用宣肺祛風,活血行氣,兼顧培本。邪實較甚者,大椎可加刺血拔罐。
主治:失眠、神經衰弱、更年期綜合徵、髒躁等心神不寧,或兼脾胃不和之證。
加減:陰陽失衡加巨闕;陽氣不振加大椎;頭目不清加風池。
手法:百會直刺7 mm,刮針向下的補法,或用溫和灸法,餘穴用平補平瀉法,或依據病性虛實採用補瀉之法。
體會:對於失眠、神經衰弱等病,田老注重從平衡陰陽入手,取穴要求陰經穴與陽經穴同取,上部穴與下部穴相配,以調和陰陽。
主治:中風、高血壓、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腦炎等腦髓失養,或神昏、痴呆之證。
加減:熱盛神昏加十二井、水溝;肝經氣逆加合谷、太沖;病久加膈俞、腎俞;腎精不足加肓俞、腎俞;脾胃虛弱加中脘、足三里。
手法:實證大椎用放血拔罐法,放血量5 mL以上,餘穴用瀉法,虛證用補法。
體會:田老重視頭部腧穴的運用,認為頭部腧穴密集,但目前應用較少,療效不肯定,可能與針具偏細、刺激量較小有關,為加大刺激量可採用雙針刺或多針叢刺等方法。
主治:中風、痺症、痿證、蕁麻疹等經絡失暢、氣血失和或各種疾病證候中兼有肝鬱氣滯者。
體會:本方為田老的老師高鳳桐老中醫所授。本方作用一是疏肝理氣,二是調和氣血和營衛,三是通經活絡,用於疏通局部經氣,有“治痿獨取陽明”之意。臨床根據不同治療目的選配不同腧穴。
體會:田老補虛多從脾胃入手,選穴除脾、胃本經穴外,重視任、督脈穴位的運用,肓俞為腎經與衝脈交會穴,為田老常用腧穴。本方既可用於虛證,又可用於虛實錯雜之證,為一補益基本方。
手法:中脘、足三里用平補平瀉法,梁門、內關用瀉法。
體會:本組與下面調和肝胃方、寬胸理氣方、和降肺胃方、通腑降濁方几組均含調暢氣機升降之意,而各有側重。田老認為脾胃為氣機升降之樞,調氣機必從脾胃入手,故幾組均取胃之募穴、腑之會穴中脘、胃經合穴足三里調暢中焦氣機。
主治:胃脘痛、脅痛、吞酸、洩瀉等肝旺脾虛、氣機失調之證。
加減:脾虛較重加章門、脾俞;肝鬱較重加陽陵泉、太沖。
主治:哮喘、咳嗽、心痛、胸悶等肺氣不降,或胸中氣滯之證。
加減:痰溼蘊肺加肺俞、豐隆;心氣不足加心俞、巨闕。
手法:中脘、足三里、三陰交用平補平瀉法,膻中用瀉法。
加減:虛寒證中脘加用灸法;實熱證加大椎放血拔罐;寒凝證加胃俞或肺俞用灸法、中脘加用灸法。
手法:中脘、足三里用平補平瀉法;天突穴根據不同症狀採用不同手法,咽癢咳嗽直刺12mm深,針尖抵氣管內膜處,患者欲咳未咳時出針,用捻轉顫法瀉之;咳喘痰多先刺入皮下,再斜刺至氣管向下入針37~50 mm,吸氣緩慢入針,捻轉向下補法30秒後,呼氣出針;神經性嘔吐、呃逆先刺入皮下,再斜刺沿食道向下入針50~75 mm,向下捻轉30~60秒,呼氣出針;梅核氣先刺入皮下再斜刺向下,針尖沿胸骨內緣入針37~50 mm,捻轉向上刮針法,30秒後出針。
加減:熱證加大腸俞、合谷、曲池;寒證加中脘、關元;脾虛加脾俞、中脘;腎虛加關元、命門。
主治:久病脾胃虛弱,氣虛不運,或中焦氣滯,腹脹、便秘等證。
加減:水溼不運加水道、陰陵泉或臍周4穴(肓俞、水分、陰交);水谷不運加足三里、下巨虛;瘀血阻滯加大椎放血拔罐;痰濁內生加豐隆。
體會:病在脾胃,田老常用此方加減,重在行中焦氣機,益氣健脾,助運化。病在他髒,兼有中焦不運或氣滯者,也可合用本方。
加減:病久本虛加中脘、足三里;精虧加命門、志室、太溪。
體會:本方為田老治療婦科病的基本方,臨床根據具體疾病配用不同穴位,如不孕多加三陰交、血海,帶下多加帶脈、維道、豐隆,月經不調多加氣海、中極、肝俞、腎俞、脾俞等穴。
取穴:百會、肩髃、曲池、合谷、陽陵泉、足三里、三陰交。
主治:中風、痿證、痺症等經絡空虛或阻滯,或氣虛血瘀之證。
加減:瘀血阻滯加大椎放血拔罐;中風腦髓失養加大椎芒針通調督脈;言語不利、失語加舌下穴速刺;經絡阻滯加風池搜風通絡。
體會:“治痿獨取陽明”,本方取手足陽明經穴為主,是一個治療痿證、中風後功能障礙等的基本方,但往往僅取陽明經穴收效較慢,故應適當加用大椎刺血拔罐等法祛瘀生新。為防止中風後遺症患者產生肢體痙攣,田老一般不加用電針治療。
中醫在線視頻課程
中醫二十八脈及全部脈象(動態圖解)
高清舌診圖譜(收藏)
關注公眾號:中醫寶典 杏林醫典 岐黃寶典 懸壺寶典 祖國醫學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有身體不適請到正規醫院就醫★
購買實體中醫教材:
中醫經典白話精解叢書(全七冊)免費下載
民國名醫著作精華叢書(全21冊)免費下載
【絕版醫書】《中醫證候學》免費下載
《中醫精華叢書》全九卷PDF免費下載
《全國著名老中醫臨床經驗叢書》22卷高清PDF免費下載
中華國粹書系叢書-中醫如此神奇(全10卷)PDF免費下載
.
更多內容盡在【中醫寶典】文章排行彙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