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張合照,現年85歲的瓊瑤引起熱議。
與林青霞站在一起,絲毫不顯老態。
歲月洗去了她身上的鉛華。
只是,老年的她,生活卻不平穩。
可如今,“瓊瑤劇”總被質疑三觀。
就連瓊瑤的名字,常被網友拿來調侃“玻璃心”、“矯情”的人。
而她的“矯情”,其實跟身世有關。
出生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瓊瑤是重男輕女家庭裡面不被重視的女兒。
她有兩個弟弟。
在那個家裡,父母更加偏愛男丁。
1944年,他們的家被戰火毀於一旦。
為了逃離戰爭,父親僱了一個“挑夫”,一家五口開始逃亡。
年長的瓊瑤跟在父母身邊,寸步不離。
而兩個弟弟,則放在竹筐裡面,由挑夫擔著。他們一路逃行,走了幾日未曾歇息。
有一天,等到父母回過神來,兩個弟弟跟挑夫,都消失不見。
本就視子如命的父母悲痛欲絕,他們動了求死的念頭,牽著瓊瑤,往河水深處走。去。
年幼的瓊瑤雖然害怕,卻只能跟著。直到,河水漸漸沒過她的胸口,她開始呼吸不順,這才意識到要尖叫求救。
一聲聲撕心裂肺的“媽媽”,終於喚醒父母的良知。
他們回過神來,拉著瓊瑤,一起回到岸邊。
雖然兩個弟弟最終找了回來。但是這件事對瓊瑤造成的傷害,卻無法癒合。
瓊瑤曾說:“那一幕,牢牢刻在我心底。”
所以她筆下的女主角,總是帶有一絲她的影子。要麼身世悲慘,要麼人生坎坷,角色都是帶著悲情色彩,令人感傷。
1964年,瓊瑤作為《皇冠》雜誌的作家,受邀前往新臺北大飯店參加宴席。
從這裡開始,瓊瑤開始闖進平鑫濤的生命力。
那時候,瓊瑤已有婚姻,平鑫濤亦有家室。
平鑫濤的妻子林婉珍,是他的賢內助。在雜誌社最困難的那幾年,是林婉珍放棄自己最愛的國畫,一心撲到丈夫的雜誌社,幫他處理公司業務。
那段最艱難的時間,林婉珍身兼多職,既是客服,又當會計,還要幫忙包書。
可以說,沒有她,就沒有起死回生的《皇冠》雜誌社。
瓊瑤與平鑫濤,也不會相遇。
而瓊瑤當時的丈夫,則是一個鬱郁不得志的賭鬼。他嗜賭如命,沒有收入,不管孩子。
瓊瑤一邊寫書賺錢養活全家,一邊還要承擔越滾越大的賭債。
1963年,為了貼補家用,瓊瑤寫下人生第一部長篇小說《窗外》,並將這部作品投給《皇冠》雜誌社。
因為這部作品,平鑫濤將瓊瑤視為“知己”。
對瓊瑤來說,平鑫濤則是懂得欣賞她文字的“伯樂”,兩人開始以書信往來。
直到那一年冬天,瓊瑤隻身前往臺北,見到了平鑫濤。
在那之前,兩人從未相見,也沒見過彼此照片。
但是當瓊瑤下了火車,看到對方的第一眼,他們就認出了彼此。
瓊瑤在自傳裡面說:“我們素昧平生,雜在一堆旅客中走下火車,很驚奇地發現鑫濤站在那兒,很肯定地注視著我說‘你一定就是瓊瑤’!”
從負債累累的家庭主婦,到收穫無數書迷的暢銷書作家,瓊瑤的身份地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為了方便寫作,瓊瑤搬到平鑫濤對面。
丈夫看了《窗外》,從字裡行間發現瓊瑤的心並不在他身上。
兩人頻繁爭吵,最終離婚。
孩子由瓊瑤獨自撫養,為了賺取生活費,她更加賣力地寫作。
她很幸運。幾乎每部作品都能暢銷,《還珠格格》、《煙雨濛濛》等小說,更是捧紅了趙薇、陳紅等巨星。
以往面對平鑫濤,瓊瑤是有分寸的。
自從離婚後,在交往間,她對平鑫濤的愛意越來越明顯。
她買了新衣服,會專門跑到對門,問平鑫濤:“我穿得好不好看?”
他們經常煲電話粥。
有一次,林婉珍當面聽到瓊瑤在向自己的丈夫撒嬌:“我在吃牛肉乾,要不要從電話裡送一點給你吃?”
家裡裝修,瓊瑤會刻意迎合平鑫濤的喜好。
兩人的婚外情持續了好些年。直到1976年,林婉珍自知這段感情已經沒有復原的可能,這才點頭同意離婚。
三年後,瓊瑤與平鑫濤領證結婚。
雖然,因為“小三”的身份,讓瓊瑤揹負了太多謾罵。
前幾年,平鑫濤病魔纏身,生不如死。
為了讓老伴解脫,瓊瑤想要放棄治療,讓他安心地走,不受折磨地走。
可是這個決定,遭到了平鑫濤兒女的激烈反對。
雙方陷入惡戰,輿論譁然,瓊瑤再一次,遭到謾罵與攻擊。
年邁的她,因為這次打擊,甚至把社交平臺都給關閉了。
心灰意冷之下,瓊瑤寫下長文訴苦。
只是這一次,網友卻站在了她的對立面。
林婉珍老年曾寫下自己的故事,描述了瓊瑤對她家庭的傷害。
如今,平家子女對瓊瑤的抗拒,在外人看來,更像是為當年委屈痛苦的母親,討回一個公道。
瓊瑤幾次強調,自己從不後悔與平鑫濤的一段情。
就像她在《一簾幽夢》中,藉著角色的嘴說出來的那句:“你失去的只是一條腿,可是她失去的是她的愛情啊。”
從小缺愛,不被重視的瓊瑤,她內心一直有個渴望愛情,未曾被療愈的內在小孩。
所以,她一直以來,都在渴望愛情,追求愛情。
哪怕,她所追求的愛情,會傷害到他人。哪怕,她所追求的愛情,有違道德。
她仍舊如飛蛾撲火,義無反顧。
她的選擇,外人無所謂對或錯。只是生而為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有些事,總不能隨心而行。
否則,你的幸福,就是刺在別人心上的刀。
這種施加在別人身上的傷害,總有一天,也會反擊在自己身上。
就像老年的瓊瑤,受千夫所指一樣。
愛而有寸,方為正道。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