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從黑龍江黑河到雲南騰衝劃一條直線,中國九成以上的人口集中在這條線以東,這條線就是“胡煥庸”線。1935年,胡煥庸將東北與西南兩座平平無奇的城市連在一起,無意間揭示了中國人口分佈的規律。
“胡煥庸”線始終如一堵無形的牆,挺立在中華大地之上。這條線同樣與中國的地貌、降水和生產方式的分割線高度重合。
約6500萬年前,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發生碰撞,青藏高原聳出地表,也就是中國地貌的第一階梯;稍低一點的雲貴高原、蒙古高原和黃土高原構成第二階梯;東部廣闊的平原和丘陵則成為第三階梯。黑河至騰衝之間這條傾斜約45度的線,剛好介於青藏高原與雲貴高原、蒙古高原與東部平原之間,也就是第一階梯與第二階梯,第二階梯與第三階梯之間的分割線。階梯式的地形塑造階梯式的氣候, “胡煥庸”線成為中國400毫米降雨量的分界線。
中國東部面向海洋,來自大洋的暖溼氣流受到重重山脈的阻攔,形成豐沛的降雨,西部卻不能享受到降雨帶來的恩澤,400毫米等降水線由此形成。地形和雨量的不同,導致兩側演化出不同的生產方式和地域文化,在古代東部以農耕為主,主張宗法,信仰儒教,實行科舉,而西部則以遊牧為主,崇尚血緣,信仰多元,多為部族。不過“胡煥庸”線並非一開始就形成的,它的演變與中國人口的遷徙密不可分。
西晉衣冠南渡之前,中國的政治經濟中心長期停留在黃河流域,隨著北方政權的崩潰,大量人口遷往江南。與衣冠南渡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比如安史之亂和宋朝南遷,期間也有短暫的太平時期,南方人口也曾部分回遷北方,但終究杯水車薪,中國經濟中心南移的格局並未改變。與此同時,外來農作物的普及,進一步加劇了這種狀況,明朝時期玉米和番薯隨著大航海時代的來臨湧入中國,東部地區的人口爆發由此開始。
福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耕地不足是制約人口增長的主要因素,而單位產量更高的玉米則為人口繁衍提供了動力。此後玉米經福建傳入江西、湖廣,甚至翻山越嶺進入雲貴高原和四川盆地,不過生命力頑強如玉米也很難在西部的高原和荒漠中紮下根來。
而東北的人口充實要相對晚得多,由於早期清王朝的封禁,東北長時間人煙稀少,這反倒為日本和俄國的侵略提供了便利。為改變這種現狀,清朝在後期放開管控,隨著關內人口的大量湧入,東北的人口密度開始大幅增加,至此“胡煥庸”線初步形成。
今天我們東部帶動西部,大量優厚政策向西部傾斜,比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知識青年上山下鄉、西部地區“三線建設”以及西部大開發等,但“胡煥庸”線也在發揮作用,人口數量依然是東多西少,差距並未縮小。
在民間,很多南方人受不了北方的寒冷,東北也有不少人到南方過冬。以淮河為界劃分南北,沃土集中在東南半壁,而剛好是歷史上南宋的版圖範圍。
“胡煥庸”線是一條重要的地理分界線,稱為“中國百年地理大發現”,它彷彿一條無形的生命線牽動著中華民族的命運,你在線東還是線西呢?
文:閆老師,北京大學 碩士 博士,專業 外國語言與外國曆史,某高校教師,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