癆瘵(9) | 盡情恣食,以至食不能化,胸中飽悶

《辨證錄》

 原文 

人有過於貪饕燔熬烹炙之物,馨香甘肥之品,盡情恣食,以至食不能化,胸中飽悶,久則結成痞滿,似塊非塊,似瘕非瘕,見食則憎,每飯不飽,面色黃瘦,肢體日削,人以為因食成癆,誰知是脾衰而不能化乎。

夫食未至而思餐者,胃氣之強也。食已下而難受者,脾氣之弱也。過於貪饕,正胃氣之強耳。人恃胃氣,不論精粗、生冷,盡皆食之,未免損傷胃氣。胃與脾為表裡,未有胃傷而脾不傷者。然人有腎氣旺者,雖胃傷而脾不能傷,以腎中之火能生脾氣。故脾氣不足,往往補其腎火而愈。今食不能消,至於見食則憎,是脾傷而胃亦傷,單補腎中之火,恐僅能生脾土,而不能生胃土耳。蓋脾土非腎火不生,而胃火非心包之火不能長也。

治法必須補心包以生胃土,補命門以生脾土也。

方用助火生土湯

人參(三錢) 白朮(五錢) 黃芪(五錢) 茯苓(三錢) 甘草(一錢) 肉桂(一錢) 巴戟天(五錢) 菖蒲(五分) 山楂(十粒) 神曲(五分) 遠志(八分)

水煎服。

二劑脾氣健,又二劑胃氣開,十劑脾胃之氣大旺矣,又十劑全愈。

此方上補心包,下補命門,中補脾胃,火生而土健,土健而食消,不易之理也。世人不知補火之道,更不知補火而有心包、命門之異,所以日健脾而脾不健,日開胃而胃不開,必成癆而始止也,豈不可嘆息哉。

此證用溫化湯亦佳。

人參 茯苓 巴戟天 鱉甲(各三錢) 白朮 黃芪 (各一兩) 肉桂 神曲(各一錢) 枳殼(五分) 白豆蔻(一粒) 山楂(十粒)

水煎服。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