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
一、 腿肚轉筋
賈某,男,53歲。左腨經常轉筋,多在夜晚發作,發時腿肚聚起一包,則腿不能伸直,患側拇趾也向足心抽攣,疼痛難忍。切其脈弦細直,視其舌則紅絳少苔。此為肝血不足,血不養筋,筋脈絀急所致。
方用:白芍24g,炙甘草12g。
共服4劑而愈。
二、 鼠溪溝筋疝
李某,男,25歲。右鼠溪溝腫起如雞蛋大,不紅,用針管抽之無膿液。自發現腫包後,右腿隨之拘緊難伸,一用力則劇痛難忍,腳跟不能落地,須扶杖行動。脈弦細數,舌紅少苔。
此為陰血不足,不能滋養筋脈,筋失血養,燥而拘攣;今筋聚成疝,結於厥陰之經,雖高起似腫,而非膿血水液。脈弦主病合於肝,細數又為血虛陰傷之象。
投:白芍24g,炙甘草12g。
4劑後腫包消退,大腿能伸,足跟落地,乃棄杖而愈。
三、 化膿性髖關節炎
周某,女,12歲。右臀被踢後數天,局部紅腫、疼痛,右腿難伸,某院診為“化膿性髖關節炎”,久治無效。患女面色蒼白,形體消瘦,右臀紅腫灼手,針管可抽出少量膿液,右腿蜷曲不伸。脈弦細而數,舌質絳而苔薄白。
此係足少陽膽經之氣血瘀滯,化熱傷陰,結毒於“環跳”所致。治宜平肝理血,和陰解痛,以緩解筋之拘攣;然後清熱消腫,以疏散少陽毒氣。
藥用:白芍24g,炙甘草18g。
2劑後,小便排出白色黏液甚多,右臀腫痛隨之減輕;效不改方,又續服2劑,右腿逐漸伸開。最後轉用:
當歸、赤芍、天花粉、甘草節、浙貝母、牡丹皮各10g,金銀花12g,川芎、陳皮、白芷、防風、乳香、沒藥、穿山甲、皂角刺各6g。
3劑後,紅腫基本消失。又服芍藥甘草湯3劑而愈。
四、 雙髖股頭缺血性壞死
楊某,男,33歲。始由右腿髖關節疼痛,行動困難;兩個月後,左腿亦痛,不能步行,隨之肌肉萎縮。某院診為“雙髖股頭缺血性壞死”後,就治於我科。脈弦細,舌紅絳苔薄。
此乃肝陰虛而血不榮,筋脈拘緊是以作痛。治當和血柔筋,止痛緩急,疏利血脈。
投白芍24g,炙甘草12g。3劑後,痛減安睡,兩腿輕鬆。
轉方用:當歸、赤芍、天花粉、甘草節、牡丹皮各10g,乳香、沒藥、川芎、浙貝母、陳皮、穿山甲珠、皂角刺各6g,金銀花12g。
3劑後,再以《金匱要略》赤小豆當歸散與芍藥甘草湯交替服用。兩個月後可棄杖步行,X光復查:兩腿髖股頭血運通暢。
· 購買方式 ·
saomagoumai
掃碼購買
END
我為您點亮健康,您為我點亮【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