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絕大部分的癌症病人不會死於原發腫瘤,除非腫瘤過大,壓迫到重要臟器,例如腦瘤,不管是惡性還是良性都是那麼兇險。否則也就是身體裡多了個難看的傢伙,活得不舒服。
然而,癌細胞的轉移則讓事情變得不簡單,它會讓腫瘤出現在一些重要器官,比如腦、肝、肺、骨等,這個時候就不是活得不舒服的事了。所以研究癌細胞的轉移,對控制和治療腫瘤是至關重要的。本文基於目前科學家對於癌症轉移的研究,通過淺顯易懂的方式做個科普,以期幫助病友增加此方面的瞭解。
▶ 癌細胞是如何產生的?
原癌基因通常是幫助細胞生長的基因。當一個原癌基因發生突變(改變)或它有太多份拷貝,使得其毫無必要的永久打開或永久激活時,它就變成了一個“壞”的基因。當這種情況發生時,細胞生長就會失去控制,從而導致癌症發生。這個壞基因被稱為致癌基因。抑癌基因是延緩細胞分裂、修復DNA錯誤或告訴細胞何時死亡(即細胞凋亡或程序性死亡)的正常基因。當抑癌基因不能正常工作時,細胞就會失去控制,從而導致癌症。
如果把細胞想象成汽車,原癌基因的作用就像油門,它幫助細胞生長和分裂。致癌基因就好像被卡住的油門踏板,導致細胞分裂失控。抑癌基因就像汽車上的剎車踏板。它通常防止細胞分裂太快,就像剎車阻止汽車開得太快一樣。當基因出了問題,比如基因突變,細胞分裂就會失控。
一般情況下,身體的正常機制和免疫系統會力保身體的正常運行,將想要癌變的叛亂分子清除出去,因此正常細胞發展成癌細胞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如果持續的受到外界不良的刺激,例如吸菸、輻射、飲酒和年齡老化,正常細胞的基因會發生突變,多次突變可能會導致細胞的癌變。
▶ 癌細胞有什麼特性?
癌細胞之所以能夠轉移和擴散,與其自身特性有關,相比於正常細胞,它具有如下特徵:
1. 無限增殖
在適宜條件下,癌細胞能無限增殖,成為“不死”的永生細胞。正常細胞都具有一定的最高分裂次數,如人的細胞一生只能分裂50~60次。然而癌細胞的分裂次數卻沒有上限(腦補一下,是不是很可怕)。如在1951年由一位黑人婦女(名叫Henrietta Lacks)的宮頸癌細胞分離建立的HeLa細胞系,至今仍在世界許多實驗室中廣泛傳代使用。
2. 接觸抑制現象喪失
正常細胞生長相互接觸後,其運動和分裂活動都要停頓下來。在體外培養條件下則表現為細胞貼壁生長匯合成單層後即停止生長。癌細胞則不同,其分裂和增殖並不因細胞相互接觸而終止,在體外培養時細胞可堆累成立體細胞群,故癌細胞接觸對癌細胞的增殖無抑制作用。
3. 癌細胞間粘著性減弱
癌細胞與其同源正常組織相比,細胞間的粘著性降低,故癌細胞在體內容易分散和轉移。在正常細胞外被中的纖粘連蛋白是一種細胞外粘著糖蛋白,它增強了細胞與細胞外基質間的粘著。癌細胞的纖連粘蛋白顯著減少或缺失,鈣粘蛋白合成發生障礙,從而破壞了細胞與基質之間和細胞與細胞之間的粘著,因此癌細胞具有易於侵潤組織和轉移的屬性。
▶ 癌細胞是如何轉移的?
▶ 癌細胞喜歡轉移向哪個部位?
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北京協和醫學院基礎學院基礎醫學研究員章靜波發現,癌細胞的轉移一般都會轉移到特定的目的地,而不會影響到其他的器官,也被稱為“器官親和性”。比如乳腺癌會容易轉移到所屬的淋巴結或肺和肝,前列腺癌會轉移到骨、脊柱等;胃癌會轉移到所屬淋巴結,對胃壁造成侵犯,肺癌細胞還會轉移到腦部。
常見的癌症轉移主要有骨轉移、肝轉移、腦轉移、肺轉移、淋巴結轉移、惡性胸水、惡性腹水等,不少癌症患者是因為轉移行為才發現原發灶的,而且還有一部分檢查也無法確認原發灶。
腫瘤容易轉移的部位通常來源於這些原發灶:
1. 頸部淋巴結轉移主要見於頭頸部腫瘤、甲狀腺腫瘤、頸段食管癌、支氣管肺癌等。
2. 鎖骨上淋巴結轉移多源於乳腺癌、肺癌、胃腸道癌、食道癌和宮頸癌。
3. 腋窩淋巴結轉移排除淋巴瘤的情況下,主要是乳腺癌轉移,其次是肺癌、胃腸道癌轉移。
4. 腹股溝淋巴結轉移源自肛門癌、直腸癌、前列腺癌、女性外陰部癌和男性睪丸癌。
5. 腦轉移源自肺癌、乳腺癌、腎癌以及少見的甲狀腺和頭部腫瘤。
6. 肺轉移源自乳腺癌、卵巢癌、腎癌、胃腸道癌、骨癌及肺癌。
7. 肝轉移源自胃腸道癌、胰腺癌、乳腺癌以及肺癌等。
8. 皮膚轉移源自乳腺癌、肺癌(尤其是小細胞肺癌)及胃腸道癌。
9. 骨轉移源自乳腺癌、肺癌、腎癌、前列腺癌、甲狀腺癌多見。
10. 惡性腹腔積液源自卵巢癌、胰腺癌、胃癌及結腸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