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痛!這樣來解決
現在刷屏成為了生活的必須,但也給很多人帶來一個副作用,那就是導致頸部肌肉力量不平衡,久而久之形成肌肉勞損,最後頸椎變形、導致了頸椎病的發生。脖子疼痛,僵硬,噁心嘔吐,頭暈,手麻,低頭抬頭轉頭都難受,晚上睡不好覺。
那麼怎樣才知道自己有了頸椎病了呢?有兩個典型的症狀表現:第一個是眩暈。眩暈是頸椎病的常見症狀之一,這是頸椎增生性改變壓迫了椎動脈,導致暫時性腦供血不足,所以經常出現眩暈,甚至會出現冒汗、噁心等症狀。第二個是血壓不穩定。頸椎病在病情發作的時候,會導致血壓出現不穩定。頸椎病一旦出現苗頭,就不能長期拖著不管,不然不僅頸椎不好,身體可能也受影響。
有了頸椎病怎麼辦呢?我們手上有一個穴位叫後溪穴,只要按摩手上的這個穴位就可以解決頸椎不適的問題。
怎麼找後溪穴呢?
很簡單,握緊拳頭,能看到這裡有一個突出的小尖,這個小尖就是後溪穴。
怎麼按摩呢?
一隻手微握拳,用另一手的大拇指指尖掐按後溪穴,力度以能耐受為度,痠痛感明顯,注意不要掐破皮膚。早晚各一次,每次掐按3分鐘左右,左右手交替操作。只要堅持刺激後溪穴,就能通經活絡,調和氣血,減輕頸椎病引起的各種症狀。
身體溼氣重有這些表現,教你按摩1個穴位,讓溼氣自己“流出來”!
我們身體溼氣重了,經常會有這樣一些表現,會有頭昏發沉,發熱,怕冷怕風,流清鼻涕,胸悶腹痛,不想吃飯,口黏乏味,口渴卻不想喝水,倦怠乏力,長期便溏,大便經常粘在馬桶上很難衝下去,甚至四肢關節痠痛沉重,關節屈伸不利等表現。身體上溼氣的形成,除了外界的環境影響之外,更有脾虛運化不及的影響,溼氣重怎麼辦?如果一個人的脾氣健運,是很難受到溼邪困擾的。按摩陰陵泉穴可以健脾,就是化溼的有效途徑。
怎麼找這個穴位呢?
在我們的小腿內側,膝下脛骨內側凹陷中處,怎麼按摩呢?用大拇指指腹按壓,按下去之後再揉一揉,每個腿上的陰陵泉穴每天各按摩2次,每次3分鐘。
陰陵泉穴是是脾經經氣匯聚的地方,內應脾胃,經常按摩能夠起到很好的祛溼效果。按摩陰陵泉穴不但有很好的健脾祛溼的功效,經常揉按還有增強身體免疫力,祛斑美容,治療小便不利,治療痛經,腰膝痠痛等功效。穴位養生,貴在堅持,經常揉按,長期就可以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