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談癌色變”,這話一點也不誇張。
多少人身患癌症,飽受病魔的折磨,多少家庭因為癌症,失去了往日的歡笑。
但癌症真的就如死神一般,讓人無能為力嗎?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真實的癌症康復故事,她用10年抗癌經歷總結出的自愈方法,希望看完對你我都有幫助。
01
我於2009年被查出甲狀腺癌,經手術和碘131放療核查,發現遠端縱隔有大塊黑色轉移病灶,說明此病早幾年就得了,只是一直沒有被發現,手術時已經到中晚期。
和大多數癌症患者一樣,我經歷了放射性掃描治療,對身體的摧殘很嚴重。其他身體症狀不說了,白細胞一直達不到正常值,免疫力很差。所以後來開始服用中藥進行調理。
經過放療和中藥調理一段時間後,病情稍有好轉,但是停止放療和服用中藥時間長後,病情又開始逐漸惡化,到2012年已經全身轉移。
整個腹腔、胸腔、肋骨、後背,甚至到頭部,全部疼痛。全身經絡嚴重堵塞,到了一天不按摩疏通就不能活下去的程度。任何東西吃下去都很不容易消化吸收,全身消瘦不到90斤,特別是前胸、後背疼得幾乎抬不起來頭。
我和千千萬萬所有的癌症病人一樣,為了治病,為了保住性命,為了能活下去,曾經投入到了名目繁多,五花八門的治療當中。
耗盡精神、家財,情況並未有什麼實質的好轉,病情仍然快速發展,在2012年,幾次病危差點就走了……
我常常想,為什麼治不好呢?究竟哪裡出錯了?連醫生都不知道,癌症,甚至很多疾病發生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千百年來,中西醫在疾病治療這一問題上,一直有完全不同的思路和方法。
西醫是依照解剖學為基礎,依據“看到的”病症進行治療。
中醫是以經絡學為基礎,依據十二經絡、奇經八脈運動對應五臟六腑的關係進行調整,五行運行正常後,身體自身就可以去解決自己的問題。
西醫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治療看得見的東西,看不到的他們搞不清楚。但是中醫不看錶象,而是通過藥物調整經絡運行,從而影響臟腑的運作。
曾經問過一箇中醫,腫瘤究竟是怎麼生出來的?他說,是氣的鬱結,如果不能及時疏通這個氣節,接下來就會逐漸形成固體的瘤,先是良性的,最後就是惡性的瘤——癌。
在生病期間,我曾經看過一本書,書中對於腫瘤的看法至今讓我記憶猶新。書中說,腫瘤其實就是能量的聚集,病灶處的能量聚集太多,如果疏通這股能量,瘤子就散了。這一說法,跟那個中醫講腫瘤就是氣的鬱結,是差不多的道理。
中醫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每個人體質不一樣,身體各異,有的人經絡較通暢,有的人就不太通暢,或者很不通暢,所以治療效果往往不同。
那麼有沒有人進一步追查,為什麼會不一樣?是什麼導致的不一樣?
我們找不到原因就胡亂給一句,人吃五穀雜糧,哪有不生病的呢?閉眼不談真相,好像生病應該是正常的事。
02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一本書,說我們人體有一條中脈,從下面的會陰穴,到頭頂的百會穴,它就像長江、黃河,而四肢的奇經八脈就像小河、小江。
只有長江、黃河通暢了,遍佈身體的小河、小江才可能通暢,奇經八脈通了,對應的五臟六腑才可能正常運轉。
可是決定中脈通暢的根本因素又是什麼?
我想到自己從小就是個焦慮心很強的人,恐懼幾乎佔據了我每時每刻的行住坐臥。沒事總擔心有什麼事要發生,買什麼東西都要雙份,擔心這份突然沒有了怎麼辦?這種看似細小的問題都反應出我內心深深的恐懼。
難怪身邊朋友常說,跟我相處,感覺我做事很緊張,不鬆弛。現在得癌症後,內心的恐懼與日俱增,已經到了快崩潰的地步。
我們常常聽說,有人患了癌症不知道反而沒事,而錯知癌症病情反而快速死亡的事例,說明恐懼心是病情加重的重要原因。
所以,我感覺就是恐懼等種種不良情緒導致身體中脈堵塞,主要表現是胸口處很沉重,這塊地方長期得不到疏通後,導致經絡運行失常,從而一步步影響五臟六腑的正常工作,給臟腑帶來後患,這就是腫瘤,或者各種疾病、怪病層出不窮的根本原因。
這幾年,我就是用釋放恐懼的方法,實證了這一身體真相。
我想,恐懼並不是什麼實有的東西,它只是一種感覺而已,如果停止這種莫名其妙的情緒影響,是不是就可以緩解病情呢?
我開始向內關注自己內心,發現胸口處非常緊,有一大塊鬱堵嚴重。每當我害怕即將死亡時,這塊地方就瞬間堵的更重,而且一陣陣恐慌不停返上來,渾身冒虛汗。
這種恐懼感如此折磨人,我必須清理、釋放掉,不能讓它們控制我的心情。
它們既然就是一股股氣,那麼氣是怎麼形成的呢?是心對事物的認識而產生的情緒。當你不喜歡某事、某人時,內心的反應就是不高興,於是氣就不順了。
如果是這樣的話,一個方式是讓這股氣從身體釋放出去,另一個方式就是不讓氣形成,也就是不再生氣,不要對人和事不開心。
當我理智地思考這個過程後,決定開始清理自己內在那一股股不良情緒能量。
我發現,從小到大發生各種不愉快的事,導致我內心逐漸形成越來越多的堵塞,如果重新認識這些事,不再記住它們,那麼這些能量就會宣洩掉。
我回憶那些曾經發生的事,調出那些場景,突然發現,它們仍然會再次引起我的情緒波動,甚至很強烈的憤怒、傷心、不安、焦慮和深深的恐懼,從而又使我胸口發緊。
我終於找到它們的來處了,原來就是那些發生的故事導致的!
當我深深地潛入這一股股恐懼能量的深處,發現它們在不斷往外滲出,震得我身體都在發抖,但是一會以後,我胸口卻感覺鬆了一些。
於是我繼續深深地和它們在一起,又有一些能量釋放出來了。不斷地做,胸口處越來越輕鬆。
最後突然發現,胸口好像空了一大塊!多麼輕鬆的感覺!同時一股股新生能量直衝頭頂百會穴,精神振奮,心曠神怡,真的很奇妙,很久沒有這種興奮了。
最不可思議的是,我身體疼痛在減輕!
要知道我吃那麼多中藥,聽那麼多去痛儀都很難去除的疼痛,竟然在釋放恐懼過程中得以消減,這是一個多麼令人驚奇的新發現!
原來,心中不良情緒疏通了,中脈就可以改善,這樣人體其他經絡就能通暢,能量順暢,鬱堵就減輕。
不通則痛,就是這麼簡單的道理啊!
03
我決定對有生以來,所有不開心的事情開始清理。
在回憶那些場景中,我寬恕、接納了那些人、那些事,不再抓住這些事情不放手了,那些負面能量的釋放有時幾乎讓我暈厥,後背督脈陣陣抽動。
原來是它們一直堵塞著身體氣血通道,難怪生了這麼重的病。也就是說,人體本來沒病,都是心的纏縛。
中醫學上有一條心包經,它對人體很重要,並對其他經脈有重要的協調作用。如果內心安寧、平和,心包經也會暢通無阻。以前吃中藥調理心包經,現在從道理上梳理內心的煩惱情緒就是最快、最直接的方法,而且不會發生停藥後又有反覆的情況。
我發現所有情緒煩惱背後其實都是恐懼在作怪,我們擔心這,擔心那,總是慣性地對發生的事進行控制。
這種狀況幾乎無時無刻不存在於我們言談舉止中,看似美好的人生其實活在恐懼中,如履薄冰。
我們擔心沒有錢,沒有房,沒有工作,擔心孩子,擔心身體等等。
隨著全身各部位疼痛的不斷減輕,清理、釋放內心恐懼的做法欲罷不能。在釋放恐懼的過程中,我的身體開始好轉,全身轉移部位的疼痛逐步消失,各項檢查指標恢復正常!
而且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了另一個重要的、不可思議的改變,就是身邊人的情況也在發生明顯的改變。
我兒子從小學4年級開始就患有眼睛抽動症(西醫給出的病名),醫生也給不出原因。經檢查,眼睛器官沒有問題。
在我清理內心恐懼時,發現自己對兒子眼睛問題的緊張程度很厲害,於是開始清理、釋放。
很快,僅僅用了一個月時間,當我內心對兒子的擔心覺受慢慢減少時,我驚奇地發現,他的眼睛也逐漸恢復了正常,並且很少有笑容的他,也開始綻放笑容。最不可思議的是學習成績也開始明顯提升。
原來我不僅發現了身體的真相,人生的真相也呼之欲出——那就是,一切都是心!
我把這種對內心情緒的清理和釋放的方法,姑且稱之為“心療”。心療不僅可以使疾病緩解或康復,也有助於消減工作生活的煩惱。
我發現了疾病的根本病因是人們內心的煩惱情緒,也就是說,所有病都可以通過釋放內心煩惱情緒而得以緩解,甚至治癒!
04
影響健康的因素有八大方面:環境、飲食、起居、情緒、潛意識、祖宗、信念、愛與希望。
其中,情緒與健康有著極其密切的關係,在眾多的隱形健康殺手中,它佔第一。
情緒就是一種能量。
如果我們長期處於情緒中,它會形成一種物質留在我們的身體裡,阻礙我們吸收正常的身體養分,造成身體器官功能失衡,破壞身體內部平衡系統,造成疾病。
在中醫中,心臟是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主神明。當心包受到傷害,被萎弊的時候,人就失去了理智,失去了認知。
各樣的情緒堵塞在經絡和臟腑裡,久而久之,就變成疾病。
但是大部分人都忽略了日常的情緒和壓力對我們疾病的影響,卻把時間精力都投入到工作生活中,花大量金錢、精力在飲食,甚至健身上,卻不知道,只要調整我們的情緒,不花費任何金錢和時間,就能讓我們處於健康狀態中。
05
下面就是幾種具體操作方法(可以收藏起來):
1、對於過去發生的事,找到最令你煩惱、擔心的人和事,讓它們像放電影一樣重新演一遍。
你會發現內心立刻會緊縮,抓住正在上浮的恐懼能量,輕輕地觀著它,什麼都不要做,只是靜靜地觀著。這股能量會逐漸散開。
再一次的恐懼襲來,就再一次反覆地觀它。一次又一次,就是這麼簡單地做就可以了。
直到有一天,你發現,再想起這件事、這個人時已經沒有什麼感覺了,這個問題就徹底被你化解了。
2、對於正在發生的事,當下就直接觀察自己的心,對發生事情的波動。
任何情緒升起,立即看著它,慢慢地,這種情緒就被化解,中脈就會通暢。
對於癌症病人,恐懼死亡是時時侵擾的煩惱,要時刻關注內心,只要它出現,就立即靜靜地和恐懼在一起。
當心跟情緒在一起時,頭腦是不會胡思亂想的。長時間這樣訓練,內心痛苦就會越來越緩解。
我自己的實踐證明,情緒釋放對癌症的疼痛有特效!
3、對於很深的恐懼和其他情緒,需要深深地潛入其內在,和它們合一,成為它,你有時會感到身體都在顫抖,這是非常好的釋放效果。
4、學會放鬆,如果剛開始做起來很困難時,可以對胸口情緒聚集的地方說:“我愛你,我愛你……”當你說這句話時,其實是自己內在的放鬆,愛是最柔軟、最容易融化恐懼能量的一種情感。
5、寬恕、接納不喜歡的人和事。
人生順利有四大法寶:懺悔、寬恕、感恩、祈禱。在這其中,寬恕的作用就是讓你放過自己。
只有當你寬恕時,你的內心才會鬆弛,各種抵抗的情緒才能釋放。
6、忘記也是釋放情緒一種方法。我們頭腦有記憶功能,也有忘記功能,這個是最簡單的。我們只要忘記一切,就沒有任何事物能夠傷害了你。
因為所謂傷害就是你對事物的認識,你的心認可它們的存在,傷害只發生在你的內心中。
究竟是事物的發生讓我們害怕,還是我們內心對這一事物的想法讓我們害怕呢?只要我們忘記這些恐懼情緒,它們怎麼還可能打擾到你呢?所以問題的關鍵是你敢不敢忘記,而不是不能忘記。
7、無論什麼煩惱情緒,需要重複地密集疏通和釋放,特別是恐懼的能量釋放是非常困難的。
情緒不是什麼實有的東西,說扔掉就沒有了,它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一種物質,所以就需要無數次地跟它們交流。
和情緒在一起,是轉化它們的最快辦法,因為它們就是我們自己的一部分,情緒其實是自己和自己做鬥爭。你越密集地疏通,它們被轉化的越快,接納,融化,最後它們成為了你。
8、忘記疾病,只需要好好關注自己的心。這種方法和醫院的任何治療都不相違背,沒有任何衝突,只會使醫生的治療更加快速、有效。中醫學上常講經絡不通,吃補藥沒用就是這個道理。所以,請把你身體交給醫生,把心交給自己。
9、關注內在恐懼,持續釋放恐懼。隨著情緒的不斷釋放,身體病灶部位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反應,痠麻脹痛癢,以及排出紅疹等等,均是好轉反應,是在疏通堵塞。
有時候還會出現病情好像加重的現象,都不要擔心,擔心恰恰是需要釋放的情緒,只關注內心對這些反應的恐懼,然後再不斷地釋放恐懼就可以了,重複多次地做。
10、靜坐,冥想。每天最好早晚各一次靜坐。跟隨冥想聲音引導,調整呼吸……
06
我們瞭解了大量的癌症自愈案例,發現治癒疾病,最重要的一點,是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
當我們長期處於一種壓抑、低落的情緒狀態,免疫系統自然會很弱,其次會產生酸性的物質,你的身體就利於腫瘤細胞的生長。而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身體的免疫系統就會提升,自然癌細胞的勢頭就會減弱。
在醫學裡,有一個詞語叫做「病變」,病是變出來的。我們本來健健康康的,由於我們行為變了,思想變了,語言變了,看的變了,聽了變了,吃的變了,所以病就變出來了。
而這些所有變化中,最重要的是因為我們的心變了。
當我們的心變化了,外在的一切就會發生改變。當我們心生美好,我們的生命就會變得美好;當我們心懷善念,我們的生命就會充滿善意。
這個原理可以用在生命的一切處:
我們健康的心生了,健康就生;
疾病的心生了,疾病就生;
疾病的心滅了,疾病就滅。
因為當我們的心發生了變化,我們的身體就會自然發生改變。
一定要記住,生命的神醫從來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
跟著老苗學中醫
中醫老苗開設的6門中醫基礎入門課,包括中醫基礎理論(陰陽、五行、藏象、氣血精津液)、經絡腧穴、病因病機、診法和斷法、中藥、方劑,共計190講。大熊的中醫學習筆記可以作為紙質的參考學習資料。
每門課的詳細內容見下:
陰陽·五行·藏象·氣血·精·津液(第一篇,共49講)

向上滑動查看全部內容。
第1講 沒有檢驗儀器,中醫是怎麼看病的?
第2講 中醫裡講的陰陽到底是什麼?
第3講 從立竿測影繪製太極圖看陰陽之間的關係
第4講 中醫是如何利用陰陽學說看病的(上)
第5講 中醫是如何利用陰陽學說看病的(下)
第6講 何為五行?
第7講 為什麼冬天和腎都屬水?
第8講 木生火,水克火,肝和心是“母子”關係?
第9講 五行的相乘和相侮
第10講 五行學說在中醫中的應用
第11講 藏象概述:人體上的皮影戲
第12講 “心”可是五臟當中的首領
第13講 看臉色就知道心是否健康
第14講 腦只是工具,心才是神明
第15講 養好心才有好神采
第16講 出汗也是門學問
第17講 肺主宣發:不是所有的咳嗽都應該喝冰糖雪梨湯
第18講 肺通調水道:提壺揭蓋法治療小便不利
第19講 肺朝百脈“朝”在哪兒?
第20講 人體溼氣重不重,與脾的關係最密切
第21講 脾主運化:為啥有人喝涼水也長胖
第22講 脾主升舉:胃下垂的根源在這裡
第23講 脾主統血:長時間出血為啥先要補脾
第24講 肝是大將軍,性格很剛烈
第25講 肝主疏洩:經常生氣,可能是肝出了問題
第26講 肝促消化:口苦、黃疸是肝開小差了
第27講 肝調水道:身體的水液代謝也離不開它
第28講 肝調理生殖:肝不好,生殖系統會亮紅燈
第29講 肝主藏血:養好肝血就是養命
第30講 腎的概述:人體的發動機
第31講 腎的生理功能:我命由我也由天!
第32講 腎藏精,怎樣才能使腎精虧虛的過程來得慢一些?
第33講 腎陽:一身陽氣之本!
第34講 腎陰虛了,小弟弟為啥特別容易勃起?
第35講 腎氣:腎氣虛和腎陽虛不要傻傻分不清
第36講 腎主水:一張人體水液精密代謝圖
第37講 腎主納氣:喘證病位在肺,其根在腎
第38講 腎主骨生髓,其華在發
第39講 六腑之“七衝門”——消化道的七要塞
第40講 六腑:膽、胃、小腸和大腸都是什麼“官職”
第41講 六腑:膀胱是州都之官,三焦是孤府
第42講 何為奇恆之腑?
第43講 氣:“人活一口氣”的氣到底源自哪裡
第44講 人體的“氣”究竟有哪些作用?
第45講 人體的元氣、宗氣、營氣和衛氣必須分清楚
第46講 血:人體的血從哪裡來?
第47講 精:先天之精和後天之精都很重要
第48講 津液:就像潤滑油,幫助臟腑和氣血運動
第49講 氣、血、精、津液之間有剪不斷,且必須捋清楚的關係
經絡·腧穴(第二篇,共29講)

向上滑動查看全部內容。
第1講 經絡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第2講 經絡相關的基本概念
第3講 十二經脈是怎麼命名的
第4講 十二經脈循行方向和交接的規律
第5講 十二經脈的分佈規律
第6講 十二經脈的表裡關係和絡屬關係
第7講 學習十二經脈的流注次序,就懂得十二時辰養生法
第8講 帶你係統瞭解穴位
第9講 特定穴1:原穴與絡穴
第10講 特定穴2:五腧穴
第11講 特定穴3:郄穴
第12講 手太陰肺經
第13講 手陽明大腸經——皮膚和肺的保護神
第14講 足陽明胃經——人體氣血最易匯聚的地方
第15講 足太陰脾經,調理後天之本的經絡
第16講 手少陰心經——治療心臟原發和情志引發的疾病
第17講 手太陽小腸經——分別清濁、化生氣血
第18講 足太陽膀胱經——病從此入,也從此出
第19講 足少陰腎經——激活先天之本
第20講 手厥陰心包經——“包”治心腦血管疾病
第21講 手少陽三焦經——人體健康總指揮
第22講 足少陽膽經——緩解你的壓力,提高決斷能力
第23講 足厥陰肝經——疏肝理氣不生氣
第24講 任脈,陰脈之海
第25講 督脈,陽脈之海
第26講 衝脈:調十二經脈氣血;帶脈:諸脈皆屬於帶
第27講 十二經筋與經筋病
第28講 皮部與梅花針
第29講 學會按診 診療合一
病因病機(第三篇,共23講)

向上滑動查看全部內容。
第1講 不生病的秘密:正氣與邪氣的較量!
第2講 風邪就是自然界的“風”嗎?
第3講 寒邪:寒邪最易傷人陽氣
第4講 暑邪:暑邪是這樣入侵人體的!
第5講 溼邪:不是想祛就能祛除的
第6講 燥邪:溫燥和涼燥需要有針對性調理
第7講 火(熱)邪:可不僅僅是引起“上火”這麼簡單
第8講 疫癧邪氣:非六淫之邪的致病外因
第9講 七情內傷——中醫認識的心理學
第10講 飲食失宜——飲食方式和健康狀況關係密不可分
第11講 勞逸失度——生活太舒服也是致病因素
第12講 病理產物1:水溼痰飲——百病皆由痰作祟
第13講 病理產物2:瘀血——血在身體裡為啥流著就不暢了呢?
第14講 病機——人為什麼會生病
第15講 基本病機1——邪正盛衰
第16講 基本病機2——陰陽失調
第17講 基本病機3——氣血失常
第18講 基本病機4——津液代謝失常
第19講 內生“五邪”病機1——風氣內動
第20講 內生“五邪”病機2——寒從中生
第21講 內生“五邪”病機3——溼濁內生
第22講 內生“五邪”病機4——津傷化燥
第23講 內生“五邪”病機5——火熱內生
診法和斷法(第四篇,共24講)

向上滑動查看全部內容。
第1講 中醫是怎麼看病的——中醫診斷課開篇
第2講 望診——望神、望色、望形態
第3講 聞診——聽聲音的意義
第4講 十問歌——一問寒熱二問汗
第5講 十問歌:三問頭身四問便,五問飲食六問胸
第5講 問診最應該問什麼?
第6講 舌診——學會看舌質和舌苔
第7講 氣虛體質的人舌象是什麼樣子?
第8講 血虛體質的人舌象是什麼樣子?
第9講 血瘀體質的人舌象是什麼樣子?
第10講 陰虛體質的人舌象是什麼樣子?
第11講 陽虛體質的人舌象是什麼樣子?
第13講 氣鬱體質的人舌象是什麼樣子?
第14講 脈診——不切脈就不算是真正的中醫
第15講 診脈方法
第16講 正常脈象與病理脈象
第17講 八綱辨證的八綱是什麼?
第18講 八綱辨證之表裡辨證
第19講 八綱辨證之寒熱辨證
第20講 八綱辨證之虛實辨證
第21講 八綱辨證之陰陽辨證
第22講 外感病辨證之六經辨證
第23講 外感病辨證之衛氣營血辨證
第24講 外感病辨證之三焦辨證
中藥入門(第五篇,共33講)

向上滑動查看全部內容。
第1講 中藥為什麼能治病?
第2講 配伍——中藥間的愛恨情仇
第3講 解表藥:彪悍的麻黃與柔和的桂枝
第4講 解表藥:生薑的傳奇
第5講 柴胡——萬能的感冒藥
第6講 清熱藥:黃連的清熱瀉火、清熱燥溼、清熱解毒功效必須分清楚
第7講 清虛熱藥:青蒿——因為治療瘧疾而出名
第8講 瀉下藥大黃只能在便秘時用嗎?
第9講 祛風溼藥:桑寄生——寄生在喬木樹上的小灌木
第10講 化溼藥:蒼朮的芳香化溼、苦溫燥溼與健脾祛溼
第11講 利溼藥:溼為水之漸,水為溼之積
第12講 溫裡藥:附子——回陽的第一品藥
第13講 溫裡藥:肉桂——引火歸元
第14講 行氣藥:陳皮橘核橘絡橘葉橘紅都是藥
第15講 消食藥:雞內金——小時候媽媽常用來給我們消食健脾
第16講 山楂——既可以串冰糖葫蘆還能用來消食
第17講 驅蟲藥:南瓜子——產後下乳也很有用
第18講 止血藥:三七——傷科第一聖藥
第19講 止血藥:艾葉——主治下焦虛寒出血
第20講 活血化瘀藥:川芎——活血行氣,祛風止痛
第21講 化痰藥:必須炮製的半夏和名貴的川貝
第22講 止咳平喘藥:吃杏仁,會像《甄嬛傳》中安陵容那樣中毒嗎?
第23講 安神藥:酸棗仁——養心安神方劑中最常用的一味藥
第24講 平肝潛陽藥:用做首飾的珍珠也可入藥
第25講 息風止痙藥:牛黃就是牛的膽結石
第26講 開竅藥:麝香——雄性麝香囊裡的分泌物
第27講 補虛藥:雖說人參殺人無過,但也不能想補就補
第28講 補陽藥:鹿茸——“血肉有情之品”,既補腎陽,又益精血
第29講 補血藥:阿膠——就只是水煮驢皮嗎?
第30講 可作觀賞植物的石斛和血肉有情之品的龜甲都是補陰藥
第31講 收澀藥:烏梅——望梅止渴的“梅”就是烏梅
第32講 攻毒殺蟲止癢藥:硫磺的是與非
第33講 拔毒化腐生肌藥:升藥——中藥裡排膿祛腐的專藥
方劑(第六篇,共32講)

向上滑動查看全部內容。
第1講 一張中藥方子是怎麼組成的?——方劑中的君臣佐使
第2講 同為外感風寒表證,為啥有人用麻黃湯,有的人用桂枝湯
第3講 辛涼解表劑:銀翹散治療風熱感冒、溫病初起
第4講 敗毒散扶正解表,“逆流挽舟”治療痢疾初起有表證
第5講 瀉下劑:大承氣湯治療陽明腑實證,大便通了,相關問題都順勢解決了
第6講 和解劑:和解少陽的小柴胡湯與調和腸胃的半夏瀉心湯
第7講 清熱劑白虎湯:醫聖張仲景創方、張錫純力薦"清熱第一方"
第8講 清熱劑:實熱瘡癰症狀,用仙方活命飲,這個方子很實用!
第9講 祛暑劑:暑天貪涼中寒邪用香薷散;暑熱氣津兩傷了就要選擇清暑益氣湯
第10講 溫裡劑:四逆湯——回陽救逆第一方!
第11講 陽和湯,治療陰疽名方;當歸四逆湯,手腳冰涼救星
第12講 補益劑:四君子湯,健脾補氣第一方
第13講 補血劑:婦科聖藥四物湯!
第14講 補陰劑:補陰聖藥六味地黃丸
第15講 補陽劑:補腎鼻祖腎氣丸
第16講 固澀劑:專治五更腹瀉的四神丸
第17講 固衝湯,張錫純的固崩止帶名方
第18講 安神劑:甘麥大棗湯,緩解你的焦慮、失眠、還有點愛哭
第19講 開竅劑:安宮牛黃丸 ——清熱解毒,開竅醒神
第20講 理氣劑:打開鬱結的越鞠丸
第21講 理氣劑:瓜蔞薤白白酒湯——一個鮮有人知的速效救心丸!
第22講 理血劑:血府逐瘀湯,能治療血瘀氣滯引起的好多病
第23講 理血劑:補陽還五湯——王清任創立的益氣活血法之代表方
第24講 治風劑:川芎茶調散疏散外風;鎮肝熄風湯平息內風
第25講 治燥劑:清燥救肺湯輕宣外燥;增液湯滋陰潤燥
第26講 祛溼劑:家庭常備的燥溼和胃良藥——藿香正氣散
第27講 清熱祛溼劑:茵陳蒿湯,只有3味藥的退黃疸秘方
第28講 利水滲溼劑:五苓散治療膀胱氣化不利之蓄水證
第29講 祛溼劑:真武湯——功效卓著的溫陽利水劑
第30講 祛痰劑:溫膽湯理氣化痰;半夏白朮天麻湯化痰息風
第31講 消食劑:消食和胃名方保和丸
第32講 驅蟲劑:烏梅丸功效多了,可別只記得安蛔止痛
以上6門中醫基礎課,把初學中醫最重要的知識點串連起來,結合生活中常見的現象或者病案,形成中醫入門共計約190講的精彩內容,用半年的時間,幫你建立中醫理論架構,概覽中醫世界。
參加中醫基礎入門課程學習的學員,還將獲贈《八綱調形中醫特色技術學習進度手冊》一本。

這本《八綱調形學習進度手冊》不僅為八綱調形特色技術學員學習《中醫基礎入門》、《中醫外治基礎入門》和《八綱調形中醫外治特色技術與實踐》三門課程的學習配套工具,也可供中醫基礎入門的學員學習《中醫基礎入門》課程使用。
學員學習完每講的語音(視頻)課和相應的書面教材內容後,掃描手冊中對應章節的二維碼,即可在線完成作業題,檢驗學習效果。學員可以把作業題的得分記錄在手冊中(每題答對得1分),與每章節的作業題數量相比較,即可瞭解自己該章節作業題完成的正確率。
學員還可在每章節學習完成後,在手冊對應章節的“學習筆記”部分記錄本章節的學習疑問、重點知識、學習感悟等內容,並將碰到的各種疑問向助教反饋,中醫老苗和大熊將通過每週的直播答疑課與大家互動,為大家答疑解惑。
中醫基礎入門學員註冊課程後,每日將收到一節課程推送,學員如果能堅持將每日推送內容按要求完成學習,堅持190天,你就能系統掌握中醫四大基礎(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和方劑學)的知識,真正入門中醫。
課程亮點
1 通俗易懂好接受
中醫理論看似深奧,讓好多想學中醫的朋友還沒入門,就望而卻步。中醫老苗憑藉豐富的臨床和中醫啟蒙教學經驗,還原中醫的真實起源,並用天文曆法的知識,揭示“天人合一”的真實內涵,在此基礎上來解釋中醫的原理、人體的規律、疾病的特點,讓陰陽、五行不再生僻難懂、臟腑氣血也變得真切可知。
2 系統學習強築基
大熊將跟著中醫老苗學中醫的讀書筆記整理成冊,一共有六冊,覆蓋了中醫專業大學本科需要學習的四大基礎(包括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和方劑學)的絕大部分知識點。每一講都為準備入門中醫的學員量身定製了學習要求,並配套了相應的作業習題檢查學習效果。

3 學以致用是目標
我們的中醫基礎入門系列課程,其學習目標是:身體健康時,用中醫告訴我們的生活智慧預防疾病;若自己和親朋好友遇到一些小毛病,自己可以應對。
4 社群直播解疑惑
我們會建立專屬的學習群,學員在學習過程中碰到的任何疑問,都可以通過留言板留下問題,中醫老苗和大熊會通過每週一次的直播和大家互動,答疑解惑。大家在學習過程中提出的有代表性的問題,我們還將整理出來,用推文的方式回覆。
以上6門中醫基礎課,你只需要花399元購買,就能成為享泰極會員,會員的福利包括有:
1
以上6門190節中醫基礎理論課不限時反覆學習,助教帶領大家190天完成學習,系統入門中醫。
2
獲贈全套六冊大熊《中醫基礎入門學習筆記》,以及《八綱調形中醫特色技術學習進度手冊》。
3
語音課可不限時反覆學習。
4
享泰極商城的養生好物享受會員價。
399元購6門190節中醫入門基礎課
早期中醫基礎入門課程會員僅需花99元
獲贈全套紙質《中醫基礎入門學習筆記》
系列中醫入門課
+超值贈品
享泰極社群

訂閱須知
1 中醫基礎入門課是中醫老苗講授的190節,內容涵蓋《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和《方劑學》四大中醫基礎課的知識要點,大熊的《中醫基礎入門學習筆記》作為輔助學校材料。為了方便學員掌握要點,還附加了每次課程的知識要點和作業題。
2 六門中醫基礎入門課程由助教帶領大家在會員群裡學習,助教彙總大家問題,由中醫老苗針對學習內容親自答疑解惑。
3 本課程購買後長期有效。
4 適合誰聽
* 喜歡中醫養生,卻難以分辨乾貨和廣告的你;
* 平日健康小毛病想自己搞定,為家人健康當好參謀的你;
* 事情特別多,情緒煩躁,對健康焦慮的你;
* 喜歡中醫,想系統學習又想輕鬆學習的你;
* 想在中醫養生行業創業,施展拳腳的你。
5 本課程屬於虛擬服務內容,一經訂閱成功,不支持退款或轉讓,請您理解。
6 如果有任何問題,可添加"丸子|享泰極助教"客服微信諮詢:hulutcm7
399元購6門190節中醫入門基礎課
早期中醫基礎入門課程會員僅需花99元
獲贈全套紙質《中醫基礎入門學習筆記》
系列中醫入門課
+超值贈品
享泰極社群

點擊下方“閱讀全文”即可購買。
跟著老苗學中醫
向上滑動查看全部內容。
第1講 沒有檢驗儀器,中醫是怎麼看病的?
第2講 中醫裡講的陰陽到底是什麼?
第3講 從立竿測影繪製太極圖看陰陽之間的關係
第4講 中醫是如何利用陰陽學說看病的(上)
第5講 中醫是如何利用陰陽學說看病的(下)
第6講 何為五行?
第7講 為什麼冬天和腎都屬水?
第8講 木生火,水克火,肝和心是“母子”關係?
第9講 五行的相乘和相侮
第10講 五行學說在中醫中的應用
第11講 藏象概述:人體上的皮影戲
第12講 “心”可是五臟當中的首領
第13講 看臉色就知道心是否健康
第14講 腦只是工具,心才是神明
第15講 養好心才有好神采
第16講 出汗也是門學問
第17講 肺主宣發:不是所有的咳嗽都應該喝冰糖雪梨湯
第18講 肺通調水道:提壺揭蓋法治療小便不利
第19講 肺朝百脈“朝”在哪兒?
第20講 人體溼氣重不重,與脾的關係最密切
第21講 脾主運化:為啥有人喝涼水也長胖
第22講 脾主升舉:胃下垂的根源在這裡
第23講 脾主統血:長時間出血為啥先要補脾
第24講 肝是大將軍,性格很剛烈
第25講 肝主疏洩:經常生氣,可能是肝出了問題
第26講 肝促消化:口苦、黃疸是肝開小差了
第27講 肝調水道:身體的水液代謝也離不開它
第28講 肝調理生殖:肝不好,生殖系統會亮紅燈
第29講 肝主藏血:養好肝血就是養命
第30講 腎的概述:人體的發動機
第31講 腎的生理功能:我命由我也由天!
第32講 腎藏精,怎樣才能使腎精虧虛的過程來得慢一些?
第33講 腎陽:一身陽氣之本!
第34講 腎陰虛了,小弟弟為啥特別容易勃起?
第35講 腎氣:腎氣虛和腎陽虛不要傻傻分不清
第36講 腎主水:一張人體水液精密代謝圖
第37講 腎主納氣:喘證病位在肺,其根在腎
第38講 腎主骨生髓,其華在發
第39講 六腑之“七衝門”——消化道的七要塞
第40講 六腑:膽、胃、小腸和大腸都是什麼“官職”
第41講 六腑:膀胱是州都之官,三焦是孤府
第42講 何為奇恆之腑?
第43講 氣:“人活一口氣”的氣到底源自哪裡
第44講 人體的“氣”究竟有哪些作用?
第45講 人體的元氣、宗氣、營氣和衛氣必須分清楚
第46講 血:人體的血從哪裡來?
第47講 精:先天之精和後天之精都很重要
第48講 津液:就像潤滑油,幫助臟腑和氣血運動
第49講 氣、血、精、津液之間有剪不斷,且必須捋清楚的關係
向上滑動查看全部內容。
第1講 經絡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第2講 經絡相關的基本概念
第3講 十二經脈是怎麼命名的
第4講 十二經脈循行方向和交接的規律
第5講 十二經脈的分佈規律
第6講 十二經脈的表裡關係和絡屬關係
第7講 學習十二經脈的流注次序,就懂得十二時辰養生法
第8講 帶你係統瞭解穴位
第9講 特定穴1:原穴與絡穴
第10講 特定穴2:五腧穴
第11講 特定穴3:郄穴
第12講 手太陰肺經
第13講 手陽明大腸經——皮膚和肺的保護神
第14講 足陽明胃經——人體氣血最易匯聚的地方
第15講 足太陰脾經,調理後天之本的經絡
第16講 手少陰心經——治療心臟原發和情志引發的疾病
第17講 手太陽小腸經——分別清濁、化生氣血
第18講 足太陽膀胱經——病從此入,也從此出
第19講 足少陰腎經——激活先天之本
第20講 手厥陰心包經——“包”治心腦血管疾病
第21講 手少陽三焦經——人體健康總指揮
第22講 足少陽膽經——緩解你的壓力,提高決斷能力
第23講 足厥陰肝經——疏肝理氣不生氣
第24講 任脈,陰脈之海
第25講 督脈,陽脈之海
第26講 衝脈:調十二經脈氣血;帶脈:諸脈皆屬於帶
第27講 十二經筋與經筋病
第28講 皮部與梅花針
第29講 學會按診 診療合一
向上滑動查看全部內容。
第1講 不生病的秘密:正氣與邪氣的較量!
第2講 風邪就是自然界的“風”嗎?
第3講 寒邪:寒邪最易傷人陽氣
第4講 暑邪:暑邪是這樣入侵人體的!
第5講 溼邪:不是想祛就能祛除的
第6講 燥邪:溫燥和涼燥需要有針對性調理
第7講 火(熱)邪:可不僅僅是引起“上火”這麼簡單
第8講 疫癧邪氣:非六淫之邪的致病外因
第9講 七情內傷——中醫認識的心理學
第10講 飲食失宜——飲食方式和健康狀況關係密不可分
第11講 勞逸失度——生活太舒服也是致病因素
第12講 病理產物1:水溼痰飲——百病皆由痰作祟
第13講 病理產物2:瘀血——血在身體裡為啥流著就不暢了呢?
第14講 病機——人為什麼會生病
第15講 基本病機1——邪正盛衰
第16講 基本病機2——陰陽失調
第17講 基本病機3——氣血失常
第18講 基本病機4——津液代謝失常
第19講 內生“五邪”病機1——風氣內動
第20講 內生“五邪”病機2——寒從中生
第21講 內生“五邪”病機3——溼濁內生
第22講 內生“五邪”病機4——津傷化燥
第23講 內生“五邪”病機5——火熱內生
向上滑動查看全部內容。
第1講 中醫是怎麼看病的——中醫診斷課開篇
第2講 望診——望神、望色、望形態
第3講 聞診——聽聲音的意義
第4講 十問歌——一問寒熱二問汗
第5講 十問歌:三問頭身四問便,五問飲食六問胸
第5講 問診最應該問什麼?
第6講 舌診——學會看舌質和舌苔
第7講 氣虛體質的人舌象是什麼樣子?
第8講 血虛體質的人舌象是什麼樣子?
第9講 血瘀體質的人舌象是什麼樣子?
第10講 陰虛體質的人舌象是什麼樣子?
第11講 陽虛體質的人舌象是什麼樣子?
第13講 氣鬱體質的人舌象是什麼樣子?
第14講 脈診——不切脈就不算是真正的中醫
第15講 診脈方法
第16講 正常脈象與病理脈象
第17講 八綱辨證的八綱是什麼?
第18講 八綱辨證之表裡辨證
第19講 八綱辨證之寒熱辨證
第20講 八綱辨證之虛實辨證
第21講 八綱辨證之陰陽辨證
第22講 外感病辨證之六經辨證
第23講 外感病辨證之衛氣營血辨證
第24講 外感病辨證之三焦辨證
向上滑動查看全部內容。
第1講 中藥為什麼能治病?
第2講 配伍——中藥間的愛恨情仇
第3講 解表藥:彪悍的麻黃與柔和的桂枝
第4講 解表藥:生薑的傳奇
第5講 柴胡——萬能的感冒藥
第6講 清熱藥:黃連的清熱瀉火、清熱燥溼、清熱解毒功效必須分清楚
第7講 清虛熱藥:青蒿——因為治療瘧疾而出名
第8講 瀉下藥大黃只能在便秘時用嗎?
第9講 祛風溼藥:桑寄生——寄生在喬木樹上的小灌木
第10講 化溼藥:蒼朮的芳香化溼、苦溫燥溼與健脾祛溼
第11講 利溼藥:溼為水之漸,水為溼之積
第12講 溫裡藥:附子——回陽的第一品藥
第13講 溫裡藥:肉桂——引火歸元
第14講 行氣藥:陳皮橘核橘絡橘葉橘紅都是藥
第15講 消食藥:雞內金——小時候媽媽常用來給我們消食健脾
第16講 山楂——既可以串冰糖葫蘆還能用來消食
第17講 驅蟲藥:南瓜子——產後下乳也很有用
第18講 止血藥:三七——傷科第一聖藥
第19講 止血藥:艾葉——主治下焦虛寒出血
第20講 活血化瘀藥:川芎——活血行氣,祛風止痛
第21講 化痰藥:必須炮製的半夏和名貴的川貝
第22講 止咳平喘藥:吃杏仁,會像《甄嬛傳》中安陵容那樣中毒嗎?
第23講 安神藥:酸棗仁——養心安神方劑中最常用的一味藥
第24講 平肝潛陽藥:用做首飾的珍珠也可入藥
第25講 息風止痙藥:牛黃就是牛的膽結石
第26講 開竅藥:麝香——雄性麝香囊裡的分泌物
第27講 補虛藥:雖說人參殺人無過,但也不能想補就補
第28講 補陽藥:鹿茸——“血肉有情之品”,既補腎陽,又益精血
第29講 補血藥:阿膠——就只是水煮驢皮嗎?
第30講 可作觀賞植物的石斛和血肉有情之品的龜甲都是補陰藥
第31講 收澀藥:烏梅——望梅止渴的“梅”就是烏梅
第32講 攻毒殺蟲止癢藥:硫磺的是與非
第33講 拔毒化腐生肌藥:升藥——中藥裡排膿祛腐的專藥
向上滑動查看全部內容。
第1講 一張中藥方子是怎麼組成的?——方劑中的君臣佐使
第2講 同為外感風寒表證,為啥有人用麻黃湯,有的人用桂枝湯
第3講 辛涼解表劑:銀翹散治療風熱感冒、溫病初起
第4講 敗毒散扶正解表,“逆流挽舟”治療痢疾初起有表證
第5講 瀉下劑:大承氣湯治療陽明腑實證,大便通了,相關問題都順勢解決了
第6講 和解劑:和解少陽的小柴胡湯與調和腸胃的半夏瀉心湯
第7講 清熱劑白虎湯:醫聖張仲景創方、張錫純力薦"清熱第一方"
第8講 清熱劑:實熱瘡癰症狀,用仙方活命飲,這個方子很實用!
第9講 祛暑劑:暑天貪涼中寒邪用香薷散;暑熱氣津兩傷了就要選擇清暑益氣湯
第10講 溫裡劑:四逆湯——回陽救逆第一方!
第11講 陽和湯,治療陰疽名方;當歸四逆湯,手腳冰涼救星
第12講 補益劑:四君子湯,健脾補氣第一方
第13講 補血劑:婦科聖藥四物湯!
第14講 補陰劑:補陰聖藥六味地黃丸
第15講 補陽劑:補腎鼻祖腎氣丸
第16講 固澀劑:專治五更腹瀉的四神丸
第17講 固衝湯,張錫純的固崩止帶名方
第18講 安神劑:甘麥大棗湯,緩解你的焦慮、失眠、還有點愛哭
第19講 開竅劑:安宮牛黃丸 ——清熱解毒,開竅醒神
第20講 理氣劑:打開鬱結的越鞠丸
第21講 理氣劑:瓜蔞薤白白酒湯——一個鮮有人知的速效救心丸!
第22講 理血劑:血府逐瘀湯,能治療血瘀氣滯引起的好多病
第23講 理血劑:補陽還五湯——王清任創立的益氣活血法之代表方
第24講 治風劑:川芎茶調散疏散外風;鎮肝熄風湯平息內風
第25講 治燥劑:清燥救肺湯輕宣外燥;增液湯滋陰潤燥
第26講 祛溼劑:家庭常備的燥溼和胃良藥——藿香正氣散
第27講 清熱祛溼劑:茵陳蒿湯,只有3味藥的退黃疸秘方
第28講 利水滲溼劑:五苓散治療膀胱氣化不利之蓄水證
第29講 祛溼劑:真武湯——功效卓著的溫陽利水劑
第30講 祛痰劑:溫膽湯理氣化痰;半夏白朮天麻湯化痰息風
第31講 消食劑:消食和胃名方保和丸
第32講 驅蟲劑:烏梅丸功效多了,可別只記得安蛔止痛
以上6門中醫基礎課,把初學中醫最重要的知識點串連起來,結合生活中常見的現象或者病案,形成中醫入門共計約190講的精彩內容,用半年的時間,幫你建立中醫理論架構,概覽中醫世界。
這本《八綱調形學習進度手冊》不僅為八綱調形特色技術學員學習《中醫基礎入門》、《中醫外治基礎入門》和《八綱調形中醫外治特色技術與實踐》三門課程的學習配套工具,也可供中醫基礎入門的學員學習《中醫基礎入門》課程使用。
學員學習完每講的語音(視頻)課和相應的書面教材內容後,掃描手冊中對應章節的二維碼,即可在線完成作業題,檢驗學習效果。學員可以把作業題的得分記錄在手冊中(每題答對得1分),與每章節的作業題數量相比較,即可瞭解自己該章節作業題完成的正確率。
學員還可在每章節學習完成後,在手冊對應章節的“學習筆記”部分記錄本章節的學習疑問、重點知識、學習感悟等內容,並將碰到的各種疑問向助教反饋,中醫老苗和大熊將通過每週的直播答疑課與大家互動,為大家答疑解惑。
中醫基礎入門學員註冊課程後,每日將收到一節課程推送,學員如果能堅持將每日推送內容按要求完成學習,堅持190天,你就能系統掌握中醫四大基礎(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和方劑學)的知識,真正入門中醫。
課程亮點
中醫理論看似深奧,讓好多想學中醫的朋友還沒入門,就望而卻步。中醫老苗憑藉豐富的臨床和中醫啟蒙教學經驗,還原中醫的真實起源,並用天文曆法的知識,揭示“天人合一”的真實內涵,在此基礎上來解釋中醫的原理、人體的規律、疾病的特點,讓陰陽、五行不再生僻難懂、臟腑氣血也變得真切可知。
2 系統學習強築基
大熊將跟著中醫老苗學中醫的讀書筆記整理成冊,一共有六冊,覆蓋了中醫專業大學本科需要學習的四大基礎(包括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和方劑學)的絕大部分知識點。每一講都為準備入門中醫的學員量身定製了學習要求,並配套了相應的作業習題檢查學習效果。
3 學以致用是目標
我們的中醫基礎入門系列課程,其學習目標是:身體健康時,用中醫告訴我們的生活智慧預防疾病;若自己和親朋好友遇到一些小毛病,自己可以應對。
4 社群直播解疑惑
我們會建立專屬的學習群,學員在學習過程中碰到的任何疑問,都可以通過留言板留下問題,中醫老苗和大熊會通過每週一次的直播和大家互動,答疑解惑。大家在學習過程中提出的有代表性的問題,我們還將整理出來,用推文的方式回覆。
以上6門中醫基礎課,你只需要花399元購買,就能成為享泰極會員,會員的福利包括有:
1
以上6門190節中醫基礎理論課不限時反覆學習,助教帶領大家190天完成學習,系統入門中醫。
2
獲贈全套六冊大熊《中醫基礎入門學習筆記》,以及《八綱調形中醫特色技術學習進度手冊》。
3
語音課可不限時反覆學習。
4
享泰極商城的養生好物享受會員價。
系列中醫入門課
+超值贈品
享泰極社群
1 中醫基礎入門課是中醫老苗講授的190節,內容涵蓋《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和《方劑學》四大中醫基礎課的知識要點,大熊的《中醫基礎入門學習筆記》作為輔助學校材料。為了方便學員掌握要點,還附加了每次課程的知識要點和作業題。
系列中醫入門課
+超值贈品
享泰極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