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常用方“三仁湯”加減,治胸痺、膽囊炎、呃逆、紫癜醫案四則

夏季常用方“三仁湯”加減,治胸痺、膽囊炎、呃逆、紫癜醫案四則

中醫書友會
第3541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醫人成長

I導讀:三仁湯是治療溼溫初起,邪在氣分的主方,具有宣上暢中滲下之效,通過適當的加減,本方可用於溼熱阻滯所致的諸多病證。


點擊文章底部右下角【點贊】【在看】
建立深度閱讀(友誼)關係

三仁湯應用舉隅
作者/彭桂冬
一、治療胸痺

患者郭某,女,42歲。自覺心前區悶痛半月餘,喜嘆息,但又氣短難續。因經常用力深呼吸,致胸背脅扯痛,苦不堪言,鬱鬱寡歡。

頭暈重,身睏倦,飲食乏味,口中粘膩,大便不暢,小便色黃,舌苔白膩略有浮黃,脈弦緩,心電圖顯示“慢性供血不足”。

生薏仁20g,杏仁15g,白蔻仁(打)10g,厚朴6g,半夏10g,滑石8g,通草6g,竹葉6g,鬱金10g,香附10g,全瓜蔞10g,薤白6g,桂枝4g,太子參10g,丹參10g。

4劑藥後症狀完全消失。
  • 按:
胸悶氣短,胸背扯痛,為“胸痺”證。脈證合參,證屬溼熱阻滯、胸陽不振所為。心與肺同居上焦,溼與肺合,肺病則氣不得化,溼盛水反克火,發為“胸痺”。
筆者選用三仁湯,重用杏仁配桂枝以宣通肺氣,肺氣一開,溼熱宣化,則心陽得救。再佐通心陽、益氣活血之品,胸痺自可解除。
二、治療膽囊炎
患者張某,男,41歲。右脅下疼痛扯及右肩背,進油膩或冷食後症狀加重,口中粘膩,晨起口苦,胸悶納呆,肢體睏倦,大便不暢,小便色黃,苔白膩,脈弦細。“B超”顯示“慢性膽囊炎”。

生薏仁30g,杏仁10g,白蔻仁(打)10g,厚朴10g,枳殼12g,半夏10g,滑石10g,通草6g,香附10g,鬱金10g,柴胡6g,黃芩6g,神曲10g。

10劑藥症狀消失。輔以耳針療法鞏固療效。
  • 按:
兩脅屬肝,溼阻氣機,肝膽疏洩不利,不通則痛。用三仁湯健脾利溼、調暢氣機,佐以疏利肝膽之品,溼化氣調,通則不痛。此又為健脾祛溼、疏利肝膽的常用之法。
三、治療呃逆不止證
患者閻某,男,47歲。因節日飲酒過量,爾後呃逆不止,胸悶腹脹,大便不調,痛苦異常,患者體胖,苔白膩根腐厚,脈弦細。

生薏仁30g,杏仁10g ,白蔻仁(打)10g,半夏12g,厚朴10g ,枳殼15g,滑石10g,通草6g,神曲10g,萊服子10g,旋復花(包)10g, 代赭石6g,生薑2片。

5劑藥呃逆止,腑氣暢通
  • 按:
飲酒過量,溼熱困脾,脾氣不升則大便不調,胃氣不降則呃逆不止。以三仁湯祛溼健脾調暢氣機,合旋復花、代赭石降逆和胃。佐神曲、萊菔子消酒食積滯。氣機調順,升降有序,呃逆自止。
四、治療過敏性紫癜
患者梁某,男,10歲。雙下肢出現出血性紫斑,以踝關節周圍最為密集。西醫診為“過敏性紫癜”。無疼痛,但覺雙下肢沉重發脹,小便黃,舌苔膩略浮黃,脈濡。

生薏仁20g,杏仁6g,白蔻仁(打)6g,半夏6g,滑石10g,通草6g,鹽黃柏8g,蒼朮8g,牛膝6g,炒蒲黃8g,五靈脂8g,赤白芍各6g,蟬衣6g ,烏梅6g。

4劑藥症狀減輕,12劑藥紫斑消失。
  • 按:
溼熱下注,阻礙氣機,氣滯血瘀,致下肢出現紫斑。治以三仁湯合四妙散,清利溼熱,調暢氣機,佐失笑散及赤白芍活血化瘀、涼血止血,瘀祛新生,復以蟬衣、烏梅脫敏之法,藥僅10餘劑而瘥。

推薦閱讀

平淡而神奇的三仁湯

歷驗不爽,唯識者鑑之:江爾遜運用三仁湯心法


版權聲明
•文章來源/《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1994年丨作者/彭桂冬丨薦稿/王雅倩編輯/千誠丨校對/孫昱。
本文版權歸權利人所有。僅供學習交流,請勿隨意試藥。

下載【靈蘭中醫app】免費學習

近200本中醫古籍

近7000篇中醫好文

戳此下載靈蘭中醫app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