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7成的疾病都是這個原因引起的!預防疾病,從它入手準沒錯!

超7成的疾病都是這個原因引起的!預防疾病,從它入手準沒錯!

壓力在現代生活中幾乎無處不在,工作、家庭、孩子、房子、車子……像一張無形的大網將我們緊緊包圍,使身心極度疲憊。

適當的壓力可以讓我們的生活工作更有動力,但如果壓力過大,就得不償失了。

NO.1
八成疾病來源於壓力

這是美國心理學家霍曼2005年對近20年發表的研究成果進行追溯後得出的結論。

此外,美國壓力管理協會同樣也指出,75%~90%的初期內科疾病是由壓力引起的。

也就是說,內科的病人當中,七成到九成主要是由壓力而引發的各種各樣的軀體症狀。

以下這些疾病
多與壓力過大有關
  • 消化系統疾病:胃痛、胃脹,甚至出現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
  • 心腦血管疾病;
  • 乳腺疾病;
  • 糖尿病;
  • 甲狀腺疾病;
  • 不孕不育;
  • 惡性腫瘤;
  • 抑鬱症;
  • 骨質流失;
  • 睡眠障礙等。

NO.2
注意身體的“壓力信號”

☑頭痛:壓力是導致緊張性頭痛的頭號因素。

☑皮疹:研究表明,壓力會導致腹部、背上、手臂和臉部等部位長紅點或蕁麻疹。

☑肌肉關節不適壓力會影響人的骨骼肌肉系統,導致肌肉緊繃或痙攣。

此外,長期壓力會導致慢性炎症,使得炎性因子游走在全身各處,導致關節疼痛等症狀。

☑眼皮跳:壓力應對方面的專家表示,壓力可能會導致部分人眼皮跳,這一症狀學名為眼瞼痙攣。

☑齲齒:除了不注意口腔衛生外,壓力也會導致齲齒的發生。

☑噁心:壓力會令腸胃不適,而噁心可成為憂慮的副產品。

☑瞌睡:壓力荷爾蒙會導致身體內腎上腺素水平飆升,使人常常陷入睏乏狀態。

☑易忘事:研究顯示,慢性壓力會使海馬體體積縮小,而海馬體負責一些記憶功能。

☑走神:壓力會導致分心走神或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猶豫不決、選擇困難等。可選擇用散步的方式重新集中注意力。

☑性慾改變:長時間的工作壓力會導致性趣減弱,且這一現象較為普遍。

☑體重暴漲:壓力大使人產生飢餓感、胃口食慾大增,容易誘發肥胖。

☑血壓過高:當人在面臨困境時,壓力會激發交感神經系統,讓血壓升高。

☑長痘:壓力激素皮質醇會增加皮膚油脂分泌,導致長痘、面部潮紅等皮膚反應。

NO.3
最好的減壓方式

發呆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曾聯合發起“中國健康知識傳播激勵計劃”項目,其中一條建議就是每天給自己留5分鐘發呆時間。

發呆是人正常的心理調節,是大腦對複雜的外界事物進行處理時產生的一種應激反應,是不經意間出現的一種自發的安靜狀態,有自我保護、緩解壓力、調節情緒等作用。

人在高壓的狀態下,情緒和認知都容易“出錯”,如控制不好脾氣、不能高效工作等,而短暫的發呆可以有效改善這種情況。

運動

壓力過大的人還需進行適當運動。

運動能夠促進人體與壓力做鬥爭的內啡肽分泌。生活中,不少人發現在堅持運動一段時間後,心情好了,壓力感也少了。

建議每週堅持150分鐘有氧運動,每天可30分鐘以上。

聽聽音樂

音樂自古就是調節情緒的良藥。它能幫助人緩解焦慮、集中注意力、驅散負面情緒。

感到壓力大時,可以聽聽喜歡的音樂,比如舒緩的曲調,給身體“做場按摩”。

轉移注意力

當壓力來襲時,下面這些話或許能夠幫助您擺脫困境:

  • 到哪座山,唱哪座山的山歌:著眼當下,拒絕杞人憂天。

  • 迴歸現實,有一想一,走一步說一步:積極面對現實,不要提前做悲觀推測。

  • 少想多做,保持忙碌:最好的精神休息就是多做些有價值的事。

  • 現實永遠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麼壞:不要被“放大鏡”所困惑。

  • 讓我們心理上痛苦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們對事情的想法,和圍繞著這個事情所編造出的故事:看待生活的眼光不一樣,處理問題的方式就會不一樣。

  • 主動出擊和被動應對有天壤之別:凡事多問一句:我為什麼就不能呢?我去試試又怎麼樣?

  • 行動形成習慣,習慣塑造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忍受痛苦並戰勝挫折是新的行為模式養成的重要路徑。

  • 靈感會在不斷的實踐中自然湧現:想而不做永遠沒有結果,做了再想反而會越來越好。

  • 在順境中修行,永遠不能成佛。

  • 適當權衡,果斷決定,不後悔:任何決定都有兩面性,學會向完美開炮!

  • 隨時否定自己,隨時肯定自己:當有消極的念頭冒出來的時候,就要隨時否定自己。當你感覺到自己應該去衝一衝,去拼一拼的時候,就要隨時肯定、鼓勵自己。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