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吃麵食,與長期吃米飯的人,有什麼不同?醫生給出了答案

米飯和麵食是常見的主食之一,一日三餐最不可缺少的食物就是主食,北方人喜歡吃麵食,南方人則喜歡吃米飯。

雖然兩種主食的營養成分幾乎相同,但網上總是有人對於米飯和麵食喋喋不休,非要分出個誰勝誰負,常吃米飯的人與常吃麵食的人,身體又會有哪些不同之處呢?

長期吃米飯和長期麵食的人,有什麼區別?

【營養成分不同】

從營養成分判斷的,米飯和麵食中都含有大量的澱粉,澱粉這種物質進入身體後會被分解為葡萄糖,暫時儲存在體內,其餘澱粉還會被分解為能量,為內臟器官提供熱能,維持生理循環和各項生命體徵。

在總熱量上,100克米飯和100克麵食所提供的熱量值幾乎相等,米飯為343千卡,麵食為344千卡,其中均包括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礦物質至5大基礎營養物質,只不過米飯中含有的蛋白質含量更高一些。

熱量不同

像饅頭和米飯都是含有一定熱量的,但是它們所產生的熱量是有所不同的,100克熟米飯的熱量是117千卡,脂肪含量0.3克,碳水化合物含量25.6克。

100克熟饅頭的熱量是233千卡,脂肪含量1克,碳水化合物含量48.3克,所以米飯的熱量相對低一些,比較適合減肥的人食用。

【消化速度不同】

米飯和麵食的消化速度差不多,由於麵食比米飯更堅硬的原因,消化速度比米飯更慢一些,吃同等質量米飯的人比吃同等質量麵食的人更容易飢餓,米飯的消化速度快,適合腸胃,不好的人吃。


【升糖指數】

對糖尿病患者來說,最關心的莫過於食物的升糖指數,米飯和麵食的升糖指數都偏高,由於其中含有大量澱粉的原因,進入身體後都會被分解為大量葡萄糖儲存在體內,大量攝入會使體內血糖數值升高,誘發高血糖難以穩定病情。

哪類人比較健康?

正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南方雨水多,適合種植水稻,北方相對乾燥,比較適合種小麥,若是單論哪個更有營養,其實二者是不分上下的,只是某些營養物質略微有差異。

麵條和米飯都是我們不可或缺的主食,它們的營養差距並不大,二者都是以碳水化合物為主,其次是蛋白質、脂肪以及一些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等,對於正常人來說,大家在食用的時候,根據自身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就行。

比如說血糖高,應少吃精米白麵,多吃粗糙的食物,可以用藜麥、黑米、玉米做成雜糧飯,或者用玉米麵做饅頭吃,這樣的食物營養更豐富,對身體好處更多。

如果你喜歡吃麵條,應少油、少鹽,增加蔬菜、雞蛋、蝦米、芝麻碎,讓麵條更豐富點,身體也可以攝入更多的營養元素。


延伸閱讀——前一天沒吃完的米飯,第二天可以繼續吃嗎?

現在天氣越來越炎熱了,米飯放在室溫中很容易變質,有人不是飯做好後就放進冰箱,而是在室內放置一段時間才會放進冰箱。

如果米飯被細菌汙染之後放進冰箱裡,細菌就會繼續增值,吃了之後容易拉肚子,另外也和腸胃免疫力下降有關係。

如果最近一段時間經常熬夜,勞累,腸胃對細菌失去抵抗能力,鬧肚子的風險就會更大一些。

雖說不是吃了一次隔夜的米飯就一定會生病,但長期這樣吃難免會增加生病的概率夏季氣溫很高,如果飯菜總是吃不完,那麼就儘量少做一點,根據情況採取冷凍的措施。

如何飲食更科學?

營養平衡

攝取的各種營養素比例要恰當,攝入量與機體需要量應保持平衡,即所需熱能與熱能來源配比平衡,氨基酸平衡,脂肪酸平衡,酸鹼平衡,維生素平衡及無機鹽(常量元素及微量元素)平衡。

品種要多樣

任何一種天然食物都不可能提供人體所需的全部營養,因此不可偏食,常規膳食每天須包括谷、薯類、動物性食物、大豆及其製品、蔬菜、水果等,同一類食物也要經常變換不同的品種,還要結合多種副食及零食進行食用。

食物搭配應科學

主食、副食和零食應合理搭配,粗細糧應結合食用,糖類、脂肪和蛋白質的比例一般為58%、30%和12%,同時,應充分重視對微量元素和膳食纖維的攝取。

科學的飲食方法概括起來為16個字:講究營養,重視保健,力求科學,保證衛生。


結語:

主食是一日三餐中不可缺少的,是人體補充能量的主要來源,當然,每日三餐光主食也是不夠的,還需要其他的營養元素,身體補充到充足的營養元素,才能健康的運行下去。

麵條和米飯都是我們不可缺少的主食,
無論是吃麵食還是吃米飯,在本質上都不會有太大的差別,都有利弊,具體情況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口味選擇。

而對於一些特殊的人群,肥胖者、三高人群以及糖尿病人群,在食用的時候,就要注意選擇適合自己的主食,除了這兩種,建議可以選擇一些粗糧,對於身體的調節也是有所幫助的。

《精彩看點》

喜歡的,轉走!

– END –

你若喜歡,別忘了點個哦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