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上班過敏的人,可以去做自媒體嗎?

對上班過敏的人,可以去做自媒體嗎?


2023 年,全國應屆畢業生人數高達 1185 萬,再創新高!就業也成了近年來大家最關注的話題之一,越來越多的職業開始湧入大家的視野,數字遊民開始興起,擺攤、自媒體等靈活就業方式也成為了不少人的選擇。

 

相比朝九晚五的上班生活,自媒體貌似門檻不高,收入不低,時間還自由,各種維度上看起來似乎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宅家工作狀態中的宅蔥

©宅蔥

據相關數據顯示,從 2014 年起,我國自媒體行業從業者人數增長迅速,到 2015 年已突破 200 萬大關,每年的自媒體從業者人數不斷增長,在 2019 年達到 301 萬人,到 2021 年時已超過 370 萬的自媒體創作者。

 

做自媒體真的有大家想象的這麼容易嗎?日常會像上班一樣感到焦慮嗎?對心理健康有哪些影響?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今天,我們採訪了幾位博主,與他們聊一聊做自媒體各個階段的心理狀態是怎麼樣的,有哪些開心與焦慮的時刻,以及如何看待自媒體這份職業。

 

Let’s 開聊!

順其自然,以前在職場業餘寫,寫了大概半年然後開始有一定的商業回報,於是辭職專職做。

寫公眾號的古早自媒體從業者

@楊不壞 

 

本身自己也是在互聯網公司就職,公司的平臺就有很多自媒體賬號,平時工作也會對接自媒體,也會給自媒體下單。


有的時候在坐班的時候就好羨慕他們啊,時間自由,工作也很開心,都是自己喜歡做的事~

小紅書兼職家居博主

@宅蔥

 

自從學習服裝之後就一直給女朋友做衣服,但是沒怎麼記錄,藉著這個契機把做衣服的一些過程和女朋友穿上新衣服的樣子拍下來,記錄這份美好。


希望以後可以將主題延伸到給家人、朋友、路人做衣服,做一些有意義的內容,記錄每一份感動。

起步階段的兼職穿搭博主

@德順Dressmaker

危機感和焦慮一直都有,感受就是如履薄冰,如臨深淵。


與能否接到廣告無關,主要是擔心自己是否還能創作出有價值的內容來。

@楊不壞

 

有危機感,我們博主群沒有人不為數據焦慮,即使是很大的博主也是會為數據焦慮。


粉絲是一方面,主要還是看品牌合作內容的傳播情況。我個人因為是兼職,所以還有自己的工作收入,並不算特別焦慮!

@宅蔥

 

暫時沒有,我目前是兼職做自媒體,而且剛剛起步,還停留在摸索怎麼把視頻拍得更好的階段。

@德順Dressmaker

作為一個職業創作者,我會說不能靠靈感過日子。完成比完美更重要,可以先寫個 60 分的東西,然後再慢慢優化它。實在想不出來,也可以停下做點別的,然後繼續想。

@楊不壞

 

每一天的筆記都在思考標題怎麼起標題,做什麼選題。當你做了一年自媒體之後真的很難維持那種初心和新鮮感,我自己就是看同類型的博主如何做內容,看看不同平臺大家都在發什麼,借鑑成功博主的經驗,不斷學習如何成為一個好博主。

@宅蔥

 

多去和家人朋友聊天,從生活中尋找一些有趣的事情和點子,或者到大自然裡走一走。

@德順Dressmaker

太多崩潰時刻了,沒有選題的時候、客戶內容沒有想法的時候、連續好幾篇流量不好的時候、觀點被人罵的時候……


但最主要還是創作壓力,當有一個明確的deadline,而你又寫不出來的時候,就會很崩潰。

@楊不壞

 

最崩潰的時候就是電商節點之前,這時會有很多合作項目都積壓在一起,每一個項目時間都很緊張。


自己既要創作,還要寫腳本、找自然光、剪輯輸出,以及後續和品牌 battle……項目積壓在一起的時候最崩潰,忙到心累。想做好自媒體一定要成為時間管理大師。

@宅蔥

 

因為從來沒有從事過拍攝和剪輯工作,導致第一條視頻邊拍邊學習邊製作用了半個月的時間,結果發出來卻沒什麼流量,真的崩潰到想放棄!

@德順Dressmaker

身體上沒什麼負擔,就是對可持續創作的焦慮感。

@楊不壞

 

主要是心理負擔,擔心數據不好,擔心品牌不滿意,擔心內容傳播度不夠,總之無論是日常運營內容還是品牌合作,都會有心理負擔!

@宅蔥

 

因為還有一份工作,所以只能用休息時間學習經營自媒體賬號,熟悉視頻拍攝與剪輯的流程。

對於身體最大的負擔就是缺乏休息、缺乏運動。

@德順Dressmaker

在生活習慣上我成為了非常健康且自律的人。


今天我是 4 點半起床的,8 點之前寫了 1000 多字的內容。


最近這 5 年多一直保持健康的作息,通常 5 點左右起床,晚上 8-10 點之間睡,很少超過 10 點睡覺。飲食也比較健康,唯一的缺點就是不怎麼運動,久坐導致腰疼。

@楊不壞

 

因為我是家居博主,家裡時刻要保持整潔的場景,所以經常會打掃和整理收納。也更愛學習和整理收納,會經常看很多家居好物,學到了很多關於這個行業的新知識。

@宅蔥

 

最新一期的視頻是我們把衣服帶到大自然裡進行拍攝。


因為長期居住在城市,生活節奏很快,也很少走進大自然,但是這次拍攝的過程中,我們一直被沿途大自然的美所震撼,也會被一些細微的事情治癒到,比如當地居民、一棵植物、甚至是一塊石頭。這次回來以後,我們決定,留出一部分時間加強鍛鍊,多走到戶外去看看。

@德順Dressmaker

第一單應該就是 1 萬了,我的前同事投的。心情也就還好吧,剛開始的第一年一直處於亢奮狀態,每天都在增長,感覺未來充滿希望。

@楊不壞

 

第一單是一個置換合作,一個花盆的品牌!我當時太興奮了,品牌說 200 塊讓我去店鋪隨便選,我真的好開心,覺得自己只是發發筆記,沒想到真的有收穫!

@宅蔥

 

起步階段,為愛發電,但是得到了大家的喜歡和建議還是很開心的。

@德順Dressmaker

前陣子出現了很多停更潮的討論,自媒體相比上班就是會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而且很難自己主導,是比較被動的一方,所以很多人心理普遍比較焦慮,或者說不怎麼健康。


我現在應該處於比較健康的階段,畢竟已經五六年了,而且該焦慮的也都焦慮過了。

@楊不壞

 

目前看可以 7 分,有焦慮並不太多,全職可能會焦慮更大!總之當博主一定要有一個好心態,凡事不要強求和較真!

@宅蔥

 

互聯網上雖然內容很豐富,什麼信息都可以獲取,但是我們的感官是麻木的。當我們對周圍的一切開始感到麻木、無聊,那麼自媒體創作也會陷入瓶頸,因此進入一個惡性的循環。


自媒體從業者可以多出門走一走,接觸一些鮮活的生命,看到不同人的生活理念和態度,減少心理壓力和一些慾望。如果按照滿分十分,我給自己的心理健康打九分吧,一分留給那些偶爾且短暫的焦慮和慾望。

@德順Dressmaker

正嘗試用自媒體來記錄自己的服裝設計作品

©德順

不知道大家看完上面的採訪有沒有打破你們對自媒體行業的濾鏡?

 

也許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來看,自媒體是一個光鮮亮麗、輕鬆賺快錢的行業,但對於每一個真正的自媒體從業者來說,這都絕對不是一份輕鬆容易的工作。

 

自媒體其實和大多數工作一樣甚至更辛苦,它需要天賦興趣、需要持之以恆的努力,需要過硬的專業能力,需要風口運氣的加成,以及它還格外需要你有一顆強大的心臟。

 

焦慮、內卷對於自媒體行業來說是種常態,面對流量的新舊更替、變現難、收入不穩定、沒有休息時間…….如何在平衡這些問題的同時,還能持續產出優質內容,這可能是每一個自媒體從業者都會面臨的心理困境。

 

對於想要從事自媒體行業的朋友,這篇文章也並非想給大家潑冷水,我們也請幾位博主給了大家一些建議:

 

Tips1、可以從自己感興趣的領域積極嘗試開始。 

 

Tips2、不要一開始就抱著 all in 必須成功的心態去做。

 

Tips3、尋找風口與機會,同時也要有抓住機會的能力。

 

Tips4、持之以恆地努力,不斷練就自己的職業技能以及強大的心態。

自媒體成功與否與太多因素相關了,並非靠單純的努力,也需要極大的運氣。也許你“沒紅”,但你在做自媒體這條路上練就的技能、累積的經驗與作品也許會成為你進入某個領域的機會與敲門磚,永遠不不要小看行動的力量!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有想法就行動起來吧!




採訪 / kkc

文字 / 朝陽區熬夜冠軍

圖片提供 / 楊不壞、宅蔥、德順


【點擊圖片查看更多內容】

過敏體,還有救嗎?15歲少女為愛減肥致死,“白幼瘦”真的就是美嗎?正在讓人上癮的“榴蓮盲盒”,你真的會吃嗎?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