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這一點,“藥中將軍”有奇效

掌握這一點,“藥中將軍”有奇效

小編導讀

大黃這味藥,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因其瀉下力強,攻堅力量峻猛,故又稱“藥中之將軍”。但其功效諸多,適應症範圍廣,不免會在學習、使用中增添一絲煩亂。陳建國教授擅化繁為簡,巧記大黃應用技巧。接下來就請跟隨小編,向陳教授學習他的巧妙思維。

01
經典解析

大黃——藥用部位:根;質地:重。

《神農本草經》:味苦,寒。主下瘀血,血閉,寒熱,破癥瘕積聚,留飲宿食,盪滌腸胃,推陳致新,通利水谷,調中化食,安和五臟,生山谷。

《傷寒雜病論》:應用大黃的代表方下瘀血湯、大承氣湯。

升降(陰陽盛衰):降(陽盛)“大黃,味苦,寒”,苦寒屬於“降類”,用於治療“陽盛”的實熱證、瘀血證、食積證、水飲證、氣滯證。大黃的味道非常濃烈,口嘗味苦而聞之芳香,且質地堅硬,這些均提示大黃氣味俱厚,動氣的能量很強。觀察大黃植株的葉子寬大,吸收了足夠的動氣的能量,而其苦寒的性味決定其作用的方向為降氣。

大黃的藥用部位是根部,且質重,兼以苦寒斂降的治療方向,所以作用的部位非常廣泛,涉及上焦、中焦和下焦。

向下、向內斂降盪滌邪氣是大黃的功效。

由於大黃攻下的力量很強,所以被後世名為“將軍”,其擅長攻堅克難之性可見一斑。大黃經合理配伍後可以針對多種病機進行治療。

病機(病性病位):大黃擅長攻下,配伍治血的相關藥物後,可以“下瘀血”,治療下焦血瘀證的“血閉”。由於多種邪氣凝聚導致的“癥瘕積聚”,可以用大黃攻下盪滌之。利用大黃的斂降攻下之力,可以促進食物在胃腸道的下行,從而“盪滌腸胃,推陳致新,通利水谷”,輕用大黃自然就可以“調中化食”,從而“安和五臟”。

從《神農本草經》的記錄看,大黃擅長治療瘀血證、食積證,而合理配伍後,對於水飲證、實熱證、氣滯證均有良好的治療效果,都是應用大黃斂降攻下的功效來發揮治療作用。

由於大黃的治症和適用病機較多,這裡需要強調,一定是屬於實證並且適合用攻下的方法來治療時,才有應用大黃的機會。

02
相關經方
01
下瘀血湯

下瘀血湯方由大黃、桃仁、䗪蟲三味藥組成。全方屬於苦寒降法,用於治療“陽盛”的瘀血證。

下瘀血湯的病機是下焦血瘀證,仲景謂其“腹中有幹血著臍下”,正邪交爭,正氣難以祛除瘀血,並出現“腹痛”或“經水不利”的症狀,這時用下瘀血湯攻下瘀血,則邪去正安而症已。下瘀血湯方中䗪蟲鹹寒擅長下血,桃仁苦平亦為擅治瘀血的下法藥物,大黃苦寒盪滌攻下,三藥合用可以將下焦的瘀血攻下。

此方今日應用的機會很多,把握其脈證以右手尺部太過脈為特徵。

02
大承氣湯

大承氣湯方由大黃、芒硝、厚朴、枳實四味藥組成。方中大黃、枳實、芒硝均為苦寒,厚朴苦溫,全方屬於苦寒降法,病機屬於“陽盛”的實熱證、食積證。

大承氣湯是攻下力量很強的一張經方,可用於攻下“燥屎”,從而治療食積證,從而治療“腹脹滿”等;也可用於對實熱證的攻下,從而治療“脈滑”“發熱,汗多”等症。

大承氣湯是仲景書中被反覆強調應用的一張方,臨床治症也很多,臨床通過方證與脈證合參,可以把握病機應用。大承氣湯的脈證以右手關部或尺部出現太過脈為特徵。仲景書中提示,大承氣湯的脈證會出現脈“虛”或脈“弱”,臨床以右手關尺沉取至骨方可觸及脈動為特徵。

迴歸經典學中藥


  

《神農升降藥法》
點擊封面進入悅醫家·中醫書院購書
掃碼免費試讀

本書迴歸傳統中醫的思維原則,基於陰陽理論,從氣、味、質、部、特五個方面重新認識中藥,創造性地提出“神農升降藥法”,化繁為簡、執簡馭繁,表明了“一味藥只有一個功效”的觀點。書中對經方中常用的50味中藥,以“升法”和“降法”之不同分為兩大類,分別進行了詳細解讀,並結合《神農本草經》中的相關記載,闡述了單味藥的升降功效與經方中多味藥協同的升降治法。

本文僅作知識分享,不構成對任何藥物或治療的推薦和推廣,不能代替專業醫生的醫療建議。如有診療需要,請諮詢和聯繫正規醫療機構。

版權聲明

本文部分內容選自《神農升降藥法》(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陳建國著),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由悅讀中醫(微信號ydzhongyi)推薦發表,封面及文中圖片來源於攝圖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編輯:李文博 雷暢   

✦審核:劉喆

✦排版:胡佳琳  郭東山

✦轉載、投稿、合作和團購書:17701086692(微信號)

       
點擊“閱讀原文”,購買本文推薦好書
求分享
求收藏
求點擊
求在看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