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對端午的印象停留艾草上。家在南陽,仲景故里,艾草很普通。在田頭割一大把艾草掛門口, 就是端午了。有時候端午母親煮幾個雞蛋,也有時候因為農忙錯過後才想起來——哎呀,端午過去了。
(掛在門上的艾草和香囊)
記得到縣城讀初中時候,才親眼見到用竹葉包的大粽子——五毛錢一個!那個時候一個燒餅才兩毛錢。 需要從一個星期的伙食費中慢慢摳,最後才能去品嚐一次粽子——不記得滋味,更多是心裡的滿足吧。至於說,一個端午節能吃上好幾個粽子,是想都不敢想的。
讀大學到了武漢,端午前後時節,粽子已比較普遍。雖不是想買就買,但沒了兒時的渴望,慢慢的,就只是一個普通食品了。
(謙益最早的粽子長這樣)
“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端午的重點在驅毒避疫,所以才有 “端午安康”之祝福。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步明白了在農曆五月不妄作勞、注意飲食起居的重要性。
今年的端午快要到了,也剛好馬上是父親節。謙益農場用自種的白糯米,在汨羅加工了粽子,六種口味,輔料裡的豆沙、花生、紫糯皆是自種,同時用麥芽糖代替白砂糖。
(汨羅牛角粽)
在端午來臨之際,為自己和家人準備一份安心的粽子,三七養生的朋友還可獲贈艾草香囊一個。另外,現在買兩份粽子,還會送大家山楂棒一袋。
(蘄艾香囊 納福闢疫)
#戳一下,給家人一份安心的粽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