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王室南渡,為什麼一個叫東晉,一個叫南宋?

同樣是王室南渡,為什麼一個叫東晉,一個叫南宋?

這些叫法,多是後人為區分一個王朝的兩個階段而起,生活在東周的孔子只會稱自己為周人,不會自稱“東周人”,生活在西漢的司馬遷只會稱自己是漢人,也不會自稱“西漢人”。所以,我們需要理解的是,為什麼東晉、南宋之後的人要這麼稱呼這兩個朝代。

永嘉元年(307)八王之亂後,原屬於東海王越一黨的司馬睿聽從王導建議,遷到建康(今江蘇南京)。南遷後,王導籠絡江東大族名士擁戴司馬睿。隨著衣冠南渡的北方世族及皇族日益增多,王導將這批人召集到一起,共同支持司馬睿,江南諸州陸續歸附。建興五年(317)西晉滅亡,司馬睿在建康重建晉廷,為晉元帝,史稱“東晉”。


南朝梁沈約編著的《宋書》(此宋是指宋齊梁陳的宋),首次提到了”東晉”。書中在論述自古以來的禮樂變遷時,引用宋建平王劉宏的話:“爰及東晉,太祝唯送神而不迎神。”但此篇中正式稱呼司馬睿政權,是“江左”——“至江左初立宗廟”“魏晉訖江左江左初”“江左彌重”“明江左不迎”……


沈約編著的《宋書》

此篇除了以“東晉”“江左”來稱呼司馬睿政權,還以“後晉”來稱呼:“自後晉東遷,日不暇給,雖大典略備,遺闕尚多。”不過,“東晉”和“後晉”都是沈約引用別人的話,而“江左”卻多是沈約自己說的


沈約在另一篇文章中提道:“滿奮身殞西朝,胤嗣殄沒,武秋之後,無聞東晉。”這裡的“西朝”是指西晉,而東晉則指司馬睿政權。


時人對司馬睿政權約定俗成的叫法,幾乎都是“江左”。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中,只要提到東晉,一般都稱“江左”。宋齊梁陳這四個南方政權也都繼承了東晉的衣缽,所以也自稱為“江左”。


小說《琅琊榜》中的主角梅長蘇人稱“江左梅郎”,也是因為書中所處的架空朝代“南梁”,取材於南朝政權之一。來源/電視劇《琅琊榜》劇照


唐宋時期,人們仍習慣以“江左”稱呼南朝。唐代學者李善在《文選注》中,對沈約文中的“西朝”“東晉”做出解釋:“晉初都洛陽,故曰西朝;後在江東,故曰東晉。意思是,政權的前綴是西還是東,要看它定都在什麼方位。當時的人們還沒有“江南”的概念,一般都說“江東”。長江在中下游段呈現為西南-東北流向,處於長江東南的地方被統稱為“江東”。“江東”一詞最早出現在《戰國策·楚策》:“且王嘗用滑于越而納句章,昧之難,越亂,故楚南察瀨胡而野江東。計王之功,所以能如此者,越亂而楚治也。”又例如,三國時期的吳國,後人一般都稱其為東吳,而不叫南吳。所以,“東晉”是繼承了“江東”這個概念。


長江中下游地區的走向,南京位於長江東南岸。底圖/百度地圖


結合“東周”和“東漢”來看,以國都的相對方位來稱呼,還是有一定道理的。西周、東周最早是鎬京(今西安市長安區)和洛陽這兩個國都及其附近地區的代稱,後來在《戰國策》《史記》中,又專指周朝時期出現的兩個小諸侯國。第一次將西周、東周作為兩週代稱的,是西晉杜預注的《左傳》:“洛邑為東周,鎬京為西周。平王始居東周,故云東周之始王也。”也就是說,東西的分界線主要在函谷關:東周定都在函谷關以東的洛陽地區,所以叫東周;而西周定都在長安,位於函谷關以西,所以叫西周。


“西漢”“東漢”的稱呼也是最早見於沈約所編的《宋書》。不過,東漢末年以來,人們還是習慣稱兩漢為“前漢”和“後漢”。例如二十四史中,《漢書》又叫《前漢書》,記述的西漢歷史;記述東漢歷史的則叫《後漢書》。之所以稱兩漢為“西漢”“東漢”,其理由也跟國都方位有關,西漢以長安為首都。光武帝劉秀建立東漢後,因長安屢遭戰亂破壞等原因,定都於洛陽。但為了彰顯自己西漢宗室後裔的身份,便重新將以西漢都城的名稱改回長安,以其為西京,而洛陽則是東京。就這樣,東漢有兩個都城。不過,東漢的政治中心一直在東京洛陽,所以後漢也就叫東漢了。


沈約在編著《宋書》時,沿用了杜預以國都方位給政權名稱加前綴的模式。西晉都城洛陽,雖然一直以為來被稱為“東京”“東都”,但司馬睿政權的首都建康卻位於洛陽以東。更何況,西晉在滅亡前的三年,曾定都長安。公元313年,晉懷帝在平陽被劉淵之子劉聰毒殺,晉愍帝在長安匆匆繼位,長安就此成為西晉國都。所以,沈約才會首次將司馬睿政權稱為“東晉”。但因長期以來,人們都習慣稱南方政權為“江左”,所以沈約在《宋書》中不由自主地繼續多次稱呼司馬睿政權為“江左”。


明人所繪的晉元帝司馬睿畫像


後來,“東晉”之所以代替“江左”成為主流說法,是因為“江左”不但被用來稱呼司馬睿政權,還用來稱呼了宋齊梁陳這幾個南朝政權,容易給後人造成混亂。所以,為了區分方便,後人逐漸用“東晉”來作為司馬睿政權的專稱。


其實,唐朝中間也曾有斷裂,那就是武則天建立的周。但為什麼後世沒有稱呼周之前的唐為西唐,周之後的唐朝為東唐?其中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唐朝首都在周之前是長安,武則天時期雖然將都城遷到洛陽,但李顯復位後,又把首都遷回長安。既然一直在長安,就沒有所謂國都方位變更的問題了,自然也就沒有把唐朝分為兩大階段的必要。

 

南宋為何不被稱為“東宋”

靖康二年(1127),金軍南下,攻陷汴梁(今河南開封),擄走宋代徽欽二帝,北宋滅亡,史稱“靖康之變”。宋徽宗的兒子康王趙構擁兵在外,逃過了被擄走的命運。同年五月初一,趙構在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正式即位,重建宋朝,是為宋高宗,即年改元建炎。但金人步步緊逼的南侵讓趙構不斷南逃至臨安府才終於安定下來。此後,臨安也成了南宋的都城。


汴梁地處東經113°北緯34°,臨安地處東經118°北緯29°,無論是經度還是緯度,相差都是5°。因此,兩都的相對方位,既可以說是東西,也可以說是南北。後人之所以認為汴梁和臨安的相對方位是南北,而不是東西,跟中國古代空間以東西為分野轉向以南北為分野的歷史大變局有關


商周時代的人們就認為自己位於天下中心。春秋戰國時期,古人形成了“南方為蠻、北方為狄、東方為夷、西方為戎”以及與之對應的“中國”的概念。到西漢,關於中央與四方的政治觀念日益完善:據有中央位置,象徵著正統地位,如《呂氏春秋·慎勢》雲:“古之王者,擇天下之中而立國,擇國之中而立宮,擇宮之中而立廟。”


而在四夷中央的“中國”,則主要以函谷關為界,分為兩大地域,即“關西”和“關東”或“山東”和“山西”。西周時期,由於關西的渭水流域是周人興起之地,所以由周王室直接統治;關東的廣袤地域則交給各個諸侯國管理。春秋戰國時期,周王室衰落,關西成為秦國的核心統治區;關東則是其他諸侯國的地盤。關西和關東,不僅自然地理條件不同,文化也不同。引用復旦大學歷史學教授姜鵬的一段話:“漢有諺語‘關西出將,關東出相’:關西地區民風勇健,有秦國遺風,盛產優秀的將領;關東地區文化發達,崇尚禮儀,以文治國的知識分子就比較多。”關西、關東的地域觀念,使得秦漢時代人們的思維,更習慣於東西的地理觀念,而對南北的地理觀念尚未建立起來。

東晉建立後,北方長期被鮮卑貴族統治。雖然鮮卑族在漢化上非常賣力,但跟南方政權(東晉、宋、齊、梁、陳)相比,其遊牧民族的文化風格依然鮮明。南北文化差異日益凸顯,關東關西的文化差異則被逐漸削弱。許紀霖教授就認為:“自魏晉南北朝之後,東西對峙深刻地鑲嵌到南北關係之中,北方文化之中既有漢化的胡文化,也有胡化的漢文化。胡漢文化經過魏晉南北朝、兩宋遼金和元清三次大融合,在北方中原文化之中已經難分彼此。”

到了宋朝,江東的概念逐漸被“江南”代替。江南”的稱呼早在《史記》《三國志》中就已出現,主要指長江中游的南部,即今湖南、江西一帶。而現在的蘇南、浙江一帶被時人習慣性稱為“江東”。唐貞觀元年(627)二月,唐太宗按照天下山川形勢,分為十個“道”,其中就有“江南道”。江南道範圍極廣,治所在蘇州,轄境包含今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及江蘇、安徽、湖北、貴州長江以南之地。此後,江東、江左等詞彙也逐漸不再為人所用,取而代之的是“江南”


《唐十道圖》來源/《歷代地理執掌圖》國家圖書館藏清抄本


中唐之後,北方歷經戰亂,中原殘破,中國的經濟重心逐漸向南方轉移。北宋柳永雲:“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南宋陸游說:“朝廷在故都(開封)時,實仰東南財賦。”從南宋時期,“蘇湖熟,天下足”的說法已經流傳天下。


總結起來,秦漢以來,南方逐漸被納入漢人的統治區,不再是化外之地。隨著漢人生存空間的擴大,南北問題不再是“中國”之外的問題,而是“中國”之內的問題,東西的地理觀念被南北所超越。到了宋朝,“東南”“江南”的概念已經代替“江東”,深入人心,併成為繁華的代名詞。南宋定都臨安,代表宋朝不僅經濟重心在南方,政治重心也轉移到了南方。所以,後人將趙構建立的政權稱為“南宋”,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其實,“南宋”這個名詞早已有之。遼就稱呼宋為“南宋”,這是因為遼在北,宋在南。遼之後,金和元也這麼稱呼宋為南宋。不過,遼金元稱呼的“南宋”也包括當時的北宋,不是專指偏安一隅的趙構政權。後人稱趙構政權為“南宋”,跟此無關。

表面上看,東晉不叫南晉,南宋不叫東宋,只是一個名稱問題,但它的背後是中國的千年歷史大變局。上千年的歲月中,黃河與長江滋養下的中華民族逐漸交流融合,隨著經濟重心的南移,“東西”地理分野逐漸轉為“南北”地理分野,南方也成為中華文明煦煦生輝之地,這裡誕生了南朝的四百八十寺、十里秦淮的槳聲燈影、蘇州的園林、王羲之的書法、顧愷之的仕女圖……共同構成了中華民族綿延至今的歷史記憶。


參考資料:

1、沈約《宋書》

2、陳壽《三國志》

3、邢義田《秦漢史論稿》,(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7

4、羅志田《民族主義與中國近代思想》,(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8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