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 奮力書寫新時代中國史學新篇章

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 奮力書寫新時代中國史學新篇章

2023年6月2日下午,中國歷史研究院七層會議室,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正在這裡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座談會前,總書記考察了中國歷史研究院,對中國歷史研究院成立四年多來的工作給予充分肯定,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總書記對中國歷史研究院的高度重視、巨大信任、深切關懷、特殊關愛和殷切希望,讓我們每一位同志都深感振奮、倍受鼓舞。

擘畫藍圖:歷史科學迎來春天

(圖源:新華社)


2019年1月3日,中國歷史研究院正式成立,習近平總書記致信祝賀。賀信立意高遠、語重心長,對廣大歷史研究工作者寄予殷切期望,發出“加快構建中國特色歷史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的時代最強音,歷史科學迎來了繁榮發展的春天。

過去的四年是不平凡的四年。在中國歷史研究院組建發展過程中,中央領導同志親切關懷、悉心指導,社科院黨組靠前指揮,高翔院長親自帶隊,廣大幹部職工同心戮力、奮戰一線。從大樓裝修改造、各單位入駐到建章立制、規範化運行,博物館圖書檔案館漸具規模、新媒體雜誌社平臺日趨成熟、科研成果日益豐碩、人才隊伍逐步健全,一切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如今我們看到坐落在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文化綜合區的這座典雅壯美、古意盎然的樓宇,凝結著每一位建設者的心血和汗水,承載了一個個難忘的日日夜夜,也歷練出一支主動作為、敢於擔當的幹部隊伍,煥發著忠誠、敬業、奉獻的歷史院精神!
過去的四年是奮發有為的四年。中國歷史研究院以習近平總書記的賀信精神為行動指南,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歷史科學的重要論述為根本遵循,團結凝聚全國廣大歷史研究工作者,在全局上謀劃,在機制上創新,在整合力量提高研究水平上著力,加快構建中國特色歷史學“三大體系”,奮力書寫中國史學繁榮發展新篇章,為新時代新徵程貢獻史學智慧和力量!
建設中國歷史研究院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總書記一直惦念著中國歷史研究院。“這兩個館,兩年來我一直都想去看看,但都沒有找到機會。這次下定決心,用兩個半天的時間,走一走、看一看。”這殷切的話語,是對歷史院的關愛、期望和重託,更體現出大國領袖厚重的文化情懷和深邃的歷史眼光。

賡續文脈:講好中國歷史故事

(圖源:新華社)


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前,習近平總書記走進中國歷史研究院中國考古博物館,先後參觀文明起源和宅茲中國專題展,瞭解新石器時代和夏商周時期重大考古發現,並不時詢問相關研究工作進展。總書記強調,認識中華文明的悠久歷史、感知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離不開考古學。要實施好“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綜合研究”、“考古中國”等重大項目,做好中華文明起源的研究和闡釋。這為我們進一步做好考古和歷史研究工作、不斷深化中華文明起源研究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時代賦予我們“講好中國故事,延續歷史文脈”的使命與擔當。中國考古博物館的展覽就是要通過一件件鮮活的文物文獻,盡力呈現一幅中華文明五千多年來連續發展的壯美畫卷,努力詮釋文化自信的歷史根源,回答好“我們從哪兒來、往哪兒去”的“歷史之問”。
回顧四年來,中國歷史研究院籌備中國考古博物館,從一頁頁、一稿稿展陳大綱,到設計施工、文物布展、開放籌備,從展廳內展櫃調整、設備調試、安裝施工,到講解詞修改、錘鍊、打磨,無不傾注著高翔院長和歷史院班子成員的大量心血。為更快更高效推進博物館建設,高翔院長親自督辦,在百忙之中帶領班子成員和中層幹部反反覆覆走參觀路線、聽導覽講解,多次召開博物館專題工作會議,聽取對展陳的意見建議,逐字逐句修改講解詞,集各方之智,舉眾人之力,確保了博物館建設落實落地。

(圖源:新華社


能看到多遠的過去,就能看到多遠的未來。中國考古博物館內展出6000多件珍貴文物,每件文物背後都有一段非凡的歷史,每件文物都離不開幾代考古人篳路藍縷、不懈努力。我們對歷史深處一次次地回望與探尋,正是把中華文明歷史研究不斷引向深入。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所指出的,“如果不從源遠流長的歷史連續性來認識中國,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國,也不可能理解現代中國,更不可能理解未來中國。”堅定歷史自信、文化自信,並將其發揚光大,是新時代每一位歷史工作者和考古工作者的共同使命。
中國考古博物館的未來任重而道遠。

統籌史林:開創中國史學新局面


“中國歷史研究院成立四年多來,組織開展一系列國家級重大科研項目和學術工程,取得了一批高質量成果,值得肯定。希望你們繼承優良傳統,團結凝聚全國廣大歷史研究工作者,不斷提高研究水平,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更多中國史學的智慧和力量。”習近平總書記駐足中國歷史研究院科研工作成果展前聽取有關情況彙報,對科研工作給予充分肯定。
四年多來,中國歷史研究院肩負統籌指導全國史學研究的職能,不斷整合史學資源和研究力量,發揮國家隊“領頭雁”作用,全國史學研究潛能極大激發出來。


整合資源,創新機制。2019年5月,中國歷史研究院組建由全國58位著名史學家組成的學術委員會和學術諮詢委員會,我國曆史學科權威的學術指導、學術評價、學術鑑定和學術諮詢機構應運而生。2019年6月,中國歷史研究院牽頭組建“全國主要史學研究與教學機構聯席會議”,首批32個成員單位凝聚力量、相互協作,全國史學研究形成“一盤棋”的濃厚氛圍。2021年11月,中國歷史研究院首創以專家學者個人名義組建的“學者工作室”正式簽約,經過精心遴選的首批5位知名史學專家入駐中國歷史研究院,這一創新之舉贏得史學界同行的讚譽。“蘭臺青年學者計劃”也引起全國青年史學研究者的極大關注。
項目牽引,成果豐碩。2020年6月,中國歷史研究院組織實施的國家級重大學術工程《(新編)中國通史》(《中華民族史》)纂修工程正式啟動,成為新時代中國史學迎來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標誌;組織開展《中華民族復興史》《清代國家統一史》《中國曆代治理體系研究》《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現代元素》等一批重大項目;組織實施的國家社科基金中國歷史研究院重大歷史問題研究專項,研究內容涵蓋中華文明起源、中國文化基因、中華文化生命力、國家治理體系、文明形態等重大理論和前沿理論問題。在重大項目牽引下,一項項重磅成果迭出,新時代歷史研究走向新的發展階段。

創辦新刊,引領學術。2020年《中國歷史研究院集刊》創刊伊始,即以學術性、思想性和厚重感躍居史學期刊前沿。2020年創刊的《歷史評論》以思想性、時代性和爭鳴性,回應重大時代關切,錨定重大歷史問題,旗幟鮮明地發出歷史正聲,立場堅定地批駁歷史虛無主義。中國歷史研究院牢牢把握正確政治方向、學術導向和價值取向,學術引領作用日益彰顯。
典雅大氣的科研成果展臺,集中展示了中國歷史研究院成立以來形成的“一批成果、一個平臺、一套機制、一支隊伍”。總書記在這裡邊看邊問,不時翻閱展出的成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確要求,飽含著領袖對他親自創辦的中國歷史研究院的殷切期望。
歷史研究是一切社會科學的基礎,承擔著“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的使命。加快構建中國特色歷史學學術體系、學科體系、話語體系,為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更多史學智慧和力量,是新時代每一位史學工作者義不容辭的神聖職責。

不負重託:新徵程展現新作為

(圖源:新華社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中國歷史研究院,出席在中國歷史研究院召開的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這是中國歷史研究院院史上最為濃墨重彩的華章。
座談會結束後,中國歷史研究院迅速掀起學習宣傳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熱潮。按照高翔同志指示和中國歷史研究院黨委要求,各黨支部、各處室組織全體同志深入學習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和考察我院時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家一致表示,要感恩領袖、銘記教誨、不負重託,更加深入地學習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決不辜負總書記的信任和期望,要把總書記的關懷厚愛轉化為幹事創業的巨大熱情和強大動力,把個人理想追求融入黨和國家事業之中,只爭朝夕、不負韶華,努力為新時代中國史學繁榮發展貢獻力量。
大家還結合參加籌備工作的親身經歷談認識、談體會、談感受,紛紛表示要提高政治站位,汲取奮進力量,總結工作經驗,彌補短板不足,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投入到新的工作之中。
目前,中國歷史研究院全體同志正堅定不移地按照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在社科院黨組和歷史研究院黨委領導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旗幟和靈魂,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歷史科學重要論述為根本遵循,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中國歷史研究院考察為新起點,把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貫穿到各項工作的全過程各方面,認真研究、精準闡釋總書記提出的重要思想、重要觀點、重大判斷、重大結論,努力推出一批高質量研究成果,精心組織《(新編)中國通史》(《中華民族史》)纂修工程,全面實施國家社科基金中國歷史研究院重大歷史問題研究專項,認真籌備郭沫若中國歷史學獎的評獎和全國史學高層論壇,儘快準備中國考古博物館對外開放……以實實在在的業績交出一份不負總書記厚望、不負人民期待、不負時代使命的合格答卷。
我們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託:繼承優良傳統,團結凝聚全國廣大歷史研究工作者,不斷提高研究水平,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更多中國史學的智慧和力量。

(執筆:趙遠)


編輯:水 壽
校審:子 玪

中國歷史研究院官方訂閱號
歷史中國微信訂閱號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