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為什麼偷襲珍珠港?

日本為什麼偷襲珍珠港?

授權自
zhihu.com/question/284203566/answer/532811563

01

二戰日本為什麼偷襲珍珠港?

原本縱容日本侵華的美國為什麼轉而對日本搞“禁運”?
其實原因很明顯:
日本侵華虧慘了老本,經濟瀕臨崩潰,購買石油、糧食等戰略物資的能力已近於枯竭。
到1941年,按美國駐日大使的說法,日本可用於支付的外匯只相當於2萬德國馬克。(約瑟夫。C。格魯《使日十年》)
這樣的絕境下,日本當然會打資源豐富的東南亞的主意,特別是法國與荷蘭,都在歐洲亡了國,而它們在亞洲卻還有廣闊的殖民地,眾多的被統治人口,有食之不盡的大米,採之不竭的石油、銅,錫、鐵、鎳,割不完的橡膠,這些都是戰爭機器必須的物資。
日本開始威脅法、荷,1940年乾脆出兵強佔了法屬越南北部。
而西方陣營在東南亞的共主美國,自然有唇亡齒寒之感,苗頭不妙!
美英原本把中國當成東方版的埃塞俄比亞,根本不是日本對手,一心犧牲中國,以此換取日本北上攻擊蘇聯。
一如英法在歐洲犧牲捷克、波蘭,以禍水東引一樣。
然而事與願違,日本深陷泥潭,哪還去有餘力去招惹蘇聯?

“日本忍辱屈服於蘇聯,以對華用兵故。”
——石原莞爾

眼看日本轉而對西方的奶酪動歪主意,美國這才只得轉變態度,開始警告日本。
日本呢?像是紅了眼的賭徒,哪吃這一套?跟老美互別苗頭。
美國只好拿禁運來威脅。
日本乾脆孤注一擲,兵發東南亞,搶錢搶糧搶娘們!!
這才有了珍珠港事件。


02

說到底,日本打珍珠港是中國軍民的殊死抵抗給逼的!
美國人比某些人誠實:

1941年5月29日,美國國務院戰爭經濟局(Bureau of Economic Warfare)提出了一份報告,這份報告對美國政府提出警告,指出日本經濟由於在中國大陸進行的戰爭已經幾乎接近破產,他們已經沒有了能夠用來支付的外匯儲蓄,日本會把目光轉向南洋,用他們的陸海軍來搶奪資源。

再對比一下日本人自己的看法:

日本與美國開戰是日中戰爭所不可避免的結果。日本侵略中國的戰爭是近代日本從未經歷過的長期的大規模的戰爭,而且是看不到終點的使日本陷入泥潭的戰爭。因為這場戰爭,兵力與軍需品消耗嚴重,國內經濟衰退,國民生活日益貧困。在這種情況下,日本試圖通過侵略東南亞掠奪資源,以打破這場戰爭的僵局,因此日美戰爭是日中戰爭的擴大。
——藤原彰

為擺脫這一困境,主動縮小和結束戰爭,軍部在1940年度陸軍預算中,決定將駐華兵力從85萬縮減到50萬,以此擴充軍備。這期間,英、法、荷等國在歐洲戰場失利,日本國內立時沸騰起來,認為這是南進的大好時機。1940年9月,日軍進駐法屬北部印度,締結日德意三國同盟條約。日本公開與美、英、荷為敵,成為太平洋戰爭的導火線。
——桑田悅、前原透《簡明日本戰》1982版

侵華戰爭事實上的失敗,是導致對英美戰爭的主要原因。換句話說就是,在對中國之戰的勝利期望消失的時候,日本尋求利用所有的戰機,以圖延遲戰敗的到來。
——《何謂中日戰爭?》日本 纐纈厚 第199頁


03

日本國內百姓過著什麼樣的日子?
由廣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日本著作《活著回來的男人——一個普通日本兵的二戰及戰後生命史》。
作者小熊英以見證者身份講述了日本侵華戰爭期間,因為中國軍民的抵抗,使日本國力大損,社會迅速衰敗的狀況,以及他們一家生活境遇的絕境。
作者寫道:
37年之前,他們一家雖說和日本其它平民一樣,吃不上什麼肉,洗澡用水都困難。但生活總還算太平,一家還是過得其樂融融,充滿生機。
當時日本經濟繁榮,東京大街上開滿了各類食品店、生活服務店。
作者父親家雖是貧民,開個小店(炸“天婦羅”)維生,卻因為經濟景氣帶來的好處,加上日本社會升學率大大提升,也能讓孩子上得起中學,交昂貴的學費。
(美國保羅·肯尼迪在其名著《大國興衰》中也談到這個生氣勃勃的時代:1919–1938年日本工業增速比美國還大,在世界上僅次於蘇聯。而且“到1938年,日本在經濟方面不僅遠遠超過了意大利,而且製造業和工業產品的全部指數都趕上了法國“)

但是,好日子隨著1937年日本對中國的野蠻侵略而中止了。
從1938年(昭和13年)開始,東京等城市的街頭就漸漸看看不到出租車的影子了。
他們家很快就難買到汽油生火了,只好改用嗆人的焦炭。到1939年,連炸天婦羅的食用油與魚都很難買到了。
街上的商店,連紅豆湯也買不到(在日本傳統文化中,紅豆是日本人最普遍的喜好,甚至是節慶之日不可少的一種食物,比如紅豆飯、紅豆年糕等)
1939年(昭和十四)年10月,日本政府公佈了《價格等統制令》。
除了政府規定的約十萬種商品的公定價格外,只能由“業者組合”商議並通過官方許可設定協定價格,販賣者不得自行設定價格,經濟已完全統制化。
11月,全國開始強制配給制,連衣服、稻米、木炭都配給。
(日本人自己的《大東亞補給戰》哀嘆:“基礎國力還在不斷下降,國家計劃沒到日中戰爭第三年(1939年)就開始破產”。)

從這年秋天起,日本越來越依賴外來進口米,甚至進口日本人吃不慣的東南亞的長米。即使這樣,米也不夠吃,只好吃小米和小麥。
(日本官修《中國事變陸軍作戰史》寫到這個時期,也沮喪的提到,各大城市米荒嚴重,市民每次只許買二升以下的米,造成民心不安,內閣倒臺,每次開會,政客們都不關心打仗了,“總是議論米的問題”)

1940年,從日本首都開始,連火柴都要配給!
對於開店維生的民眾,則是雙重煎熬。
先要與同行業的冤家一起,被政府強制加入區域性的“行業組合”,比如他們家開天婦羅店,就要加入“天婦羅組合”。
日常生活上呢?做為居民,在家庭生活的消費方面,還必須與鄰居們一起被強制加入“町內會”或“鄰組”,否則“就無法獲得配給”。
可是,有限的汽油大量消耗在中國戰場,日本國內的物流基本已垮:“都會區除了糧食不足,也缺乏運輸能力,各地方的物產往往只能留在產地,無法流通”。
這就導致配給政策,即使有政府來保障也難以維持:“與實際家庭戶數相比,配給量往往不足,而且也發生許多需要的物資無法取得、卻配給了不需要的物資的供需失衡狀況”。
物資一旦少到威脅到大眾生存,必然帶來社會的全面腐敗,日本國內什麼都得靠“關係”。
沒有陸軍、海軍等軍方關係的平民,在配給所往往遇到這種情況“我不認識你,所以不能賣米給你“。
而有關係的人,特別是軍方關係的人,與鄰組長或組合長勾結,將有限物資中的相當大一部分拉到黑市賣高價牟利。
……

到後來,就算過了人情關也沒用,乾脆無物可配。
該年,作者家的店子也徹底關門歇業,因為啥都買不到。
而日本社會原本大量的活躍的私人企業,也幾乎全軍覆沒:“非軍需企業不是轉業就是倒閉,而財閥系統的軍需企業,則朝著整並與統合邁進”。
除了吃飯困難,因戰況僵持不下,日本兵力奇缺,所以勞力越發緊張,國內勞力被強制重新配置,最後搞到因沒有勞力,日本的咖啡館與洗衣店也倒閉了,一切為大城市中產階級服務的商店全部消失了。
因為這樣的變遷,作者一家成員紛紛病亡,從佐呂鄉下送來東京的兄妹四人,有三人病死。
死因?作者認為除了工作緊張,"戰爭體制下的營養不足與生活不安定(破產、失業)等等,都可能是造成他們死亡的原因"。


04

而美英對日本真正有意義的禁運,1941年7月28日才開始,距離珍珠港事變還剩5個月!
所以,日本國內的上述情況,與所謂美國禁運無關,是中國抵抗所致。

“到了1940年,中國事件每天大約要日本耗資400萬美元,送到中國戰場的日本人在一百五十萬以上。部隊中傷亡很多,而國內對主要商品配也已開始,這個事件就變得嚴重起來,在政治和宣傳中越來越聽到絕望的呼聲要求結束戰爭”
——美國 約翰·惠特尼·霍爾
世界歷史叢書《日本史》第234頁

美國學者保羅·肯尼在《大國興衰》一書中,對日本一直有極高的評價,在論述日本製造業、工業產品指數早在1938年就趕上了法國之後,他不無惋惜的評價道:
“如果其軍事領導人不發動1937年在中國的戰爭和1941年的太平洋戰爭,則它也可能早就趕上了英國的產量,而不至於拖到60年代中期”。

日本絕大多數國力消耗在中國戰場:
以昭和14年度(1939年4月1日~1940年3月31)預算案為例,既要維持在華戰爭、準備與中蘇同時作戰,又要對抗英美造艦競賽的日本,全年總預算卻不過89. 6億日元。其中對華戰費46億日元,而所謂陸對蘇聯、海對英美的兩大國防計劃則僅有區區6. 7億日元。雖然日本侵略者在中國戰場陷入絕境,而在後方,日本社會也瀕於災難性衰退,日本民眾嘗受著自作自受的慘劇。
中華民族的軍人們,揹負著近代沉淪落後的巨大國力差距,揹負著同胞蒙受巨大的苦難與空前絕後、無以復加的恥辱,但仍然沒有放棄浴血奮戰,以貧弱國力將日本逼到絕境。在國力巨大的差距下,將日本明治維新以來的成果與日本上升趨勢完全埋葬。

最後,由東條英出來做總結性陳詞:
太平洋戰爭爆發前日軍已在中國陣亡數十萬人,一億國民過著苦逼生活:
その主張がよく分かるのが、10月14日の閣議。東條英機(とうじょう・ひでき)陸相の発言だ。
 「撤兵問題は心臓だ。米國の主張にそのまま服したら支那事変の成果を壊滅するものだ。満州國をも危うくする。さらに朝鮮統治も危うくなる。支那事変は數十萬人の戦死者、これに數倍する遺家族、數十萬の負傷者、數百萬の軍隊と一億國民が戦場や內地で苦しんでいる」

 

喜歡這篇,點我關注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