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相信你一定被這條消息刷屏了:在斷交七年後,伊朗和沙特在中國的斡旋下同意恢復外交關係並重新開放大使館。
這場“千年大和解”,中國靜悄悄地就給辦了,可以說,世界都為之振奮。
震驚之餘,世界不禁要問:中國怎麼辦到的?為什麼是中國?
沙特和伊朗分歧和敵視的背後,有著深刻的宗教、歷史和政治根源。
一千多年前,默罕默德創建伊斯蘭教後,統一了阿拉伯半島,將島內的阿拉伯人(沙特為主)和波斯人(伊朗為主)共同信奉伊斯蘭教。
公元632年,先知穆罕默德去世後,兩派對於誰才是其合法繼承人產生巨大分歧。最後,絕大教眾奉有實力的領袖為主被稱之為遜尼派,少部分教眾奉先知的後代為主稱之為什葉派。
到了現代,中東地區絕大多數國家是遜尼派,包括沙特、阿聯酋、土耳其、埃及、敘利亞、科威特、也門等國家,而什葉派國家只有伊朗、伊拉克和巴林。
1979年伊斯蘭革命後,沙特與伊朗關係惡化,此後衝突不斷。
當時,親西方的政府被推翻,伊朗新政府開始支持國外的什葉派武裝和團體,而沙特政府與其他遜尼派執政的國家加強了聯繫,包括成立了海灣合作委員會。
在1987年的“麥加慘案”中,來自伊朗的抗議者同沙特警方發生激烈衝突,數百名抗議者和警察喪生。沙特隨即斷絕與伊朗的外交關係,持續三年。
另一座里程碑事件是2003年美軍入侵伊拉克。隨著薩達姆政權被推翻,美國在沙特的鄰國培植起了一個由什葉派領導的政府。
2011年前後的阿拉伯之春,伊朗在敘利亞支持其盟友阿薩德總統,而沙特則支持該國國內的反對派。最終,大眾抗議活動演變為一場至今仍未結束的內戰。
要問“憑什麼是中國”,讓我們先來看看美西方在幹什麼。
中東地區最大的核心利益問題是什麼?沒錯,石油。
沙特是中東的第一大產油國,而伊朗雖然是老二,但是它擁有全世界最重要的一條石油運輸通道——霍莫斯海峽。
沙特和美國成盟友,有各自的小心思。沙特想利用美國把赫莫索海峽的控制權拿到自己的手裡。而美國人希望沙特變成反伊朗的先鋒,和以色列和解,然後組建反伊朗陣線。
美國人秉持的是讓富有資源地區處於混亂之中“分而治之”,從而漁翁得利的政策,雖然他們自己不承認,認為在美國人的幫助下,中東地區的人民“失去了家園但獲得了自由”。
但民眾也不是好糊弄的,美國的一通操作,迎來了整個阿拉伯世界的反感,民眾激烈反對的也不在少數。最極端的就是本·拉登。
而美國的頻頻制裁和要挾,也逐漸讓沙特和伊朗都覺得,與其繼續相互敵視、相互消耗,不如共同應對美國的外部壓力,於是也在接觸靠攏。
其實,中東地區其他國家也為沙特和伊朗改變關係做出了各種努力,但一直未能取得決定性突破。
國際關係中,要當“話事人”,實力是保障,讓中國擔當“調停者”的角色,說明中國具有足夠的權威性和影響力。
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中國始終堅持公正公平公開原則有目共睹。
一個小細節,連現場談判的桌子都是平等三角形,網友笑稱,“真三邊會談”。
沙特和伊朗最終握手言和,說明中國在地區和世界的持久和平上言行一致,獲得了雙方的信任和認可。
10日,中國沙特伊朗在京發表三方聯合聲明。
三國宣佈,沙特和伊朗達成一份協議,包括同意恢復雙方外交關係,在至多兩個月內重開雙方使館和代表機構,安排互派大使,並探討加強雙邊關係。三國表示願盡一切努力,加強國際地區和平與安全。
沙伊冰雪消融,世界秩序格局的齒輪慢慢轉動。
伊朗和沙特同意恢復外交關係,不僅彰顯了中國的外交能力,更表明美國主導中東政治的時代正式結束了。
舉一個例子,上世紀70年代,美國與沙特達成協議,確定把美元作為石油計價貨幣,“石油美元”幫助美國建立起霸權體系。
而現在,越來越多國家意識到,這樣會受制於美國,損害自己國家利益。
此次“伊朗-中國-沙特”三角關係形成,使“石油-美元”、“美元-人民幣”同時斷裂,進一步形成“石油-人民幣-商品”鐵三角關係。這說明,遊戲規則已經變了。
沙伊恢復外交關係,各方怎麼看?
沙特官員說,中國領導人提出的倡議堅持睦鄰友好原則,促進地區和世界安全與穩定。
伊朗官員說,中國在支持其他國家擴大合作和發展關係方面發揮了建設性作用。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通過發言人,對沙特與伊朗恢復外交關係表示歡迎,並感謝中國促成對話。
伊拉克、阿曼、黎巴嫩、阿聯酋、卡塔爾、土耳其、巴林等多國也對沙特和伊朗恢復外交關係表示歡迎。
可以看出,在世界局勢複雜、世紀疫情交雜的當下,世界渴望一份和平的力量。這是大勢所趨。
近期中國還提出了“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的十二點主張。美國之前的反應幾乎是不屑一顧。
但在中國促使歷史性的沙特與伊朗復交後,美國需要重新審視中國在全球治理中發揮的關鍵作用,並且意識到美國並非不可取代。
或許這場千年大和解,也是一場世界秩序格局大洗牌。但更準確地來說,世界格局的改變早已開始。
橙柿互動·都市快報 記者 邵婷
綜合新華社、環球時報
圖源:中國外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