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今天是父親節,你是否給父親準備了禮物,還是計劃給父親一個驚喜回家看看,或者是來一次和父親的視頻通話呢?
今年的父親節,杭州有15位父親收到了一份具有特殊意義的禮物——一幅自己的孩子給他們畫的畫像。
不過這份禮物可不是輕易就能拿到的,他們得從15張沒有署名的畫像裡,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一幅。
孩子畫筆下的老爸們千奇百怪,有的老爸一下子就循著蛛絲馬跡找到了自己的畫像,有的老爸卻找了半天都摸不著頭腦……
這15位父親參加的是一場名為《畫個爸爸給爸爸》的社會實驗活動。
活動由快手聯合創作者“藝術家甲板”共同發起,邀請15組父子/父女參與。15位父親中有全職爸爸、物理檢驗員、廣告公司總經理、機械工程師、自由職業者、電力職員、公司職員、企業培訓師、公司經紀人、公司主管,他們多為八零後,孩子最小的4歲,最大的9歲。
據介紹,這次的社會實驗首先讓被邀請的15位小朋友在畫板上畫出心中爸爸的形象,15位父親再從沒有署名的畫中尋找自己的畫像,整個社會實驗快手用視頻記錄下爸爸們尋找自己的畫像,以及與孩子溝通交流的過程,最終形成了一部紀錄片。
“這次畫爸爸的社會實驗,既是送給爸爸的一幅畫,也是父子/父女之間的一次對話。” 快手創作者“藝術家甲板”介紹說,他希望通過這個社會實驗向父親們傳達:要多和孩子們溝通交流,其實你在孩子心中,遠比自己想象的更重要。
說起創作者“藝術家甲板”,其實去年橙柿互動就報道過這位以“抄襲”女兒塗鴉而走紅的爸爸。
“藝術家甲板”本名金河濱,87年生人,老家衢州,來杭州快十年了,從事設計工作。他的女兒小美今年5歲,還在讀幼兒園。
去年,甲板受小美的一幅塗鴉作品啟發,參照女兒的畫風對這張畫進行了再創作,然後發到了社交平臺上。沒想到,他因這幅畫一夜走紅,收穫全網粉絲超百萬,在快手目前也有46萬粉絲。隨後甲板持續二創打造出原創IP“囡兔兔“,多家畫廊邀請其辦展,又與多個品牌打造聯名產品,目前已辭職在家專心畫畫。
甲板說自己對女兒的教育主張“只誇不教”,這也是為什麼小美能持續創作並被甲板持續“抄襲”的重要原因,“不要打壓和否定,珍視孩子主動的內驅力,不要鎖住孩子天賦的窗口。”
最近,女兒小美又畫了一幅畫送給甲板。畫上的人頂著雞窩頭,戴著酷墨鏡,還穿著彩虹色的衣服,“很明顯,小美這次畫的是我。”平時喜歡戴墨鏡的酷爸甲板知道,在畫裡,小美把自己最喜歡的彩虹“送”給了他。
受這份禮物啟發,甲板於是想到與快手共同發起了這場《畫個爸爸給爸爸》的線下社會實驗活動。
快手活動負責人介紹,在策劃這次活動中,他們洞察到,在傳統認知中,爸爸在家庭中經常是相對沉默和交流比較少的角色,相對媽媽來說,被關注的也會比較少,因此想在父親節讓大家關注到父親這個群體,聯動創作者一起“搞點事情”。
活動中每個爸爸在觀察孩子的作品和傾聽孩子講述畫畫的想法時,都特別專注認真。這其中,當有個小男孩說起自己的爸爸,“爸爸會接送我上學、工作掙錢,還輔導我學習,特別厲害、特別辛苦。”他的爸爸聽了,紅了眼眶……
在實驗紀錄片的結尾,每個孩子都對自己的爸爸說了一句話:“爸爸,我愛你。”
甲板說,今年5月他在寧波開了囡兔兔主題茶咖店和囡兔兔主題個展,辦展的場地空間的租期是12年,“12年後,我想把這次拍的紀錄片再放給這15組父子/父女看。”他相信到那時,這段記錄會變得厚重且彌足珍貴,“前後對比,形成更完整的作品。”
“最終我們發現,不管這些爸爸們平時和孩子的相處如何、有何不同,都會有共性,那就是爸爸在孩子們心裡的分量,遠比他們想象的更重。”快手活動負責人表示,希望以甲板的親子方式為例,通過讓父親看到孩子心裡比你想象的重的實驗結果,呼籲父親們陪孩子更多一點,愛可以表達得更直接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