乏力、腹脹、沒胃口,“夏季病”來臨,原因竟出在這…

乏力、腹脹、沒胃口,“夏季病”來臨,原因竟出在這...

俗話說,“夏日無病三分虛”

隨著天氣越來越熱,許多人感覺乏力沒精神,腸胃也時有不適:不想吃飯、腹脹,或者稍微吃得不對就腹瀉,對此大家常感到奇怪,入夏後腸胃怎麼就變“脆弱”了?

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出現這種“夏季病”,脾胃不和是重要原因。那麼脾胃不和究竟是怎麼回事?應該如何調理呢?

01

什麼是“脾胃不和”

主受納,脾主運化;胃氣主降,脾氣主升,二者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過程。脾胃不和,是指脾胃不能很好地相處合作了,也就是脾胃的運化與受納,以及升清與降濁發生了故障。

夏季脾胃不和常見的表現有:腹脹、食慾不振、噯氣、頭腦昏沉、腹瀉、身體沒力氣等。這些症狀的出現,意味著脾胃的一些功能出了問題。

02

夏季脾胃不和的原因

夏季是脾胃不和的高發期。這一時期,氣候溫潤潮溼,喜溼惡燥的胃在此時表現得激進亢奮,可以容納更多的食物。

而脾卻恰恰相反,外部環境中的水溼讓脾的運化功能減弱,大量湧入的食物加劇了脾的負擔,因此就容易出現“脾胃不和”的情況。

夏天人們多吃冷食、喝冷飲,使得胃腸道內溫度下降,局部血液循環減慢,影響吸收,時間長了,就會造成脾胃虛寒,運化能力下降

中醫認為“飲食勞倦,脾胃乃傷”勞累是影響脾胃功能的重要因素。夏季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消耗增大,如果生活中又常常勞碌疲乏,則損傷脾胃

來源:人民網科普

點擊下方預約 直播開始前將提醒你↓↓↓


分享

點收藏

點點贊

點在看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