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隻饅頭賣到5元以上,甚至十幾二十多元,還有人光顧嗎?
最近,一家在杭州的饅頭小店開始試營業就引發了全網熱議,核心焦點在於:用做西式麵包的思路做饅頭,能不能賣出和麵包一樣的身價?
被面包店包圍的饅頭店
開賣五六塊錢的饅頭
囤囤饅頭商店開在城西的豐登街上,淺綠外牆的“小木屋”格外亮眼。與它距離不遠處,聚集了爆裂貝果、marufuwa、海綿客廳、人生無限公司等高人氣麵包店,每個週末都有成群結隊的年輕人來探店打卡。
囤囤饅頭商店的店面很小,上午10點到店,貨架上在售的只有傳統的牛奶饅頭和四五種口味的饅頭,單獨包裝、整齊擺放在貨籃裡,饅頭的名字和用料也越看越有面包的影子:糯嘰嘰的巧克力花生卷,吃著像鮮花餅的“大理的玫瑰”,甜點店裡的常客“鹹蛋超芋卷”……
但很多人看到價格,就會稍微愣一下神。這裡的饅頭普遍售價在五六塊錢以上——即使裡面像麵包一樣加了各種餡料,但它終歸是個饅頭。當然,相比前些年,饅頭因為配料簡單、熱量低,也被大量追求“減脂控糖”的年輕人當成主食吃,但粉絲群體今非昔比。
一週前,囤囤饅頭商店開始試營業,據說每天下午2點不到,店門口就排起了長隊,有網友特地開車40分鐘來吃,誰知不到4點鐘店裡就賣空了,連豆漿都被搶完。
開店的是個00後女生
一條饅頭視頻收穫了300多萬播放量
這家店背後的老闆是一個00後的女生,原先在杭州某頭部MCN機構做運營。1月份,她在抖音上發佈了一條“00後辭職學饅頭”的記錄視頻,收穫了300多萬播放量,很多網友發私信支持她的想法,於是她開始在網上連載自己的創業經歷。
開一家饅頭店是她在大學做畢業設計時產生的想法,當時她做了一部早餐中國式的米饅頭紀錄片,瞭解到有很多好的國產麵粉。“但饅頭為什麼不受年輕人的歡迎呢?如果我們把低卡、健康等時下追求融合進去,讓饅頭變得趕潮流一點,會不會創出一番新的天地呢?”在一次次自問自答中,饅頭店的概念越來越清晰。
用麵包的思路做饅頭
能不能賣和麵包一樣的高價?
然而,囤囤饅頭商店在網上“預熱”了小半年,開業幾天後,社交平臺上的評價出現了從“全網期待”到“失望”“勸退”的兩極反轉。其中網友們吵得最兇的一個問題就是:把饅頭做成麵包的樣子,能不能賣和麵包一樣的高價?
把饅頭做成麵包的生意,不是首創。此前在北京、重慶等地,就有過類似品牌。比如,重慶的“饅頭超人”先後推出了30多款口味,草莓乳酪、綿雲鮮奶、班蘭芒果糯米飯……只需10元,萬物都可以包進饅頭裡。
囤囤饅頭商店裡單價最高的是8塊的蔬菜饅頭,“番茄”裡包了海苔肉鬆和牛肉丸,“香菇”是牛肉比薩味。
很多網友接受不了作為傳統主食的饅頭走網紅路線,“這是把饅頭的價格抬起來了,現在2塊錢的饅頭我已經覺得很貴了。”“這個價格我不如去買麵包。”但也有人反問,“單從配料成本和工藝來看,麵包價格確實比饅頭高,但也明顯沒有兩者的身價差距大。憑什麼外面來的麵包就能賣那麼貴?”
橙柿互動·都市快報記者 儲帆
看完了新聞,
我們一起來聽一下
今天的佩琦說新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