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也是人體健康的晴雨表,身體的一些異常狀況都可以從皮膚上發現端倪。
很多人的皮膚會長一些小斑點、小疙瘩,這些斑點、疙瘩不痛不癢,往往被我們忽視。
但事實上,不痛不癢並不意味著沒事,如果身上長了這些“小疙瘩”,就要尤其小心了——
身上4部位長“小疙瘩”,不是大病就是癌!
頭上
淋巴結腫大往往是病毒或細菌感染,引起口腔炎症、上呼吸道炎症所致,比如扁桃體發炎、咽炎等,有時候感冒也會導致。此外,淋巴結結核也會引起頸淋巴結腫大。
那該怎麼處理呢?
急性炎症引起的淋巴結腫大一般會伴有疼痛,通常需要做抗炎治療。一般炎症消退後,淋巴結腫大會自行消退。
因此,不建議病人自行購買消炎藥,最好待醫生診治後,遵醫囑服藥。
腿上
有的人小腿內側也會長黃豆大小的肉疙瘩,這又是咋回事呢?
其實,這種肉疙瘩一般是“皮膚纖維瘤”。它是一種良性的皮膚病變,惡變概率很低。
常規的皮膚纖維瘤,醫生一般通過體格檢查即可判斷,少數情況需行相關檢查以明確診斷,比如皮膚鏡、病理檢查等。
目前尚無明確病因,可能與外傷、昆蟲叮咬、局部炎症(比如毛囊炎)、搔抓刺激等有關。該病中青年人群高發,多見於四肢,也可見於顏面部、頸部,大多突出皮膚表面。
皮膚纖維瘤一般不痛不癢,惡變可能性很小,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可與人體“和諧相處”。所以,通常無須治療。
不過,雖說皮膚纖維瘤是良性的皮膚病變,可不治療,但還是建議,當發現皮膚上長了肉疙瘩時,應到醫院就診。
一些需要及時治療的皮膚病變,如纖維肉瘤、隆突性皮膚纖維肉瘤、皮膚癌,以及病毒疣(與HPV感染有關)等,外觀上可能與皮膚纖維瘤的症狀有相似之處,普通人很難分辨。
腳底
有些朋友的腳底也會長一些黑色的小疙瘩,這種黑色疙瘩一般是指黑色素痣,它來自皮膚中的黑素細胞。
黑痣長在身上,不痛不癢的,一般不容易引起重視。但有一種黑痣,卻可能是早期癌症的症狀——惡性黑色素瘤。
惡性黑色素瘤是一種皮膚黏膜和色素膜(如眼球)惡性腫瘤,惡性度高。但是有兩類痣變成惡性黑色素瘤的概率大,要特別重視——
長期被陽光暴曬的痣:如長在頭面部、頸部的痣。
經常被摩擦的痣:如位於鼻腔、口腔黏膜、手掌、足底、腳跟、肛門、生殖器等特殊部位的痣。
本文配圖均來源於壹圖網。
-《中國家庭醫生》雜誌社新媒體中心原創出品 –
#考考你的眼力#